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九百一十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一十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1 / 2)

萧镃在之前翰林学士钱溥出事的时候,不是皇帝一阵推拉,把萧镃保了下来,萧镃决计不会在户部右侍郎的位置上继续待下去,眼下都察院的火力,连朱祁钰有时候都要避其锋芒。</p>

萧镃这在奉天殿的大朝会上,这第一句话,质询皇帝的军令,这到底是内鬼在挑起话头,还是蠢?爬到萧镃这个位置上的,有一个是蠢货?朱祁钰把贺章奏疏里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拿了出来,讲了近一刻钟才停下。</p>

贺章虽然用左手写奏疏,可是这条理分明,循序渐进,朱祁钰这一番言论,好像真的为这般是的。</p>

大明京营真的缺少冬季作战经验吗?兵部尚书江渊,再清楚不过了,缺什么都不缺作战经验,厉兵秣马十多年,大明京营甚至在大冬天跑到了斡难河去剿匪,这叫没有作战经验?</p>

江渊很清楚,但他完全没理由这个时候,跳出来说:陛下,你说的不对,不是那样的。</p>

这论功过,大明军决计不能拉着黑龙炮问朝臣们到底是功是过,这是哗营,这是谋逆,这是犯上作乱,可是陛下拿着冬训如此说事,就是告诉所有臣子,是皇帝在问,到底是功是过。</p>

江渊总觉得这不是陛下的手段,陛下做事向来讲究个光明正大,有话直说,这手段,更像是文人那点弯弯绕绕,江渊完全没有怀疑到贺章的头上,而是认为是胡濙在后面出主意。</p>

监察御史马谨出列俯首说道:</p>

朱祁钰对这个马谨很有印象,这就涉及到了当年李宾言弹劾驸马都尉赵辉的旧账,赵辉不法、诬告本来是这个马瑾弄到的线索,可是马瑾没那个胆子弹劾皇亲国戚,就把案子推给了李宾言。李宾言这个憨直货,一看如此胆大妄为的驸马都尉,哪怕是过年前最后一次朝会,李宾言压着退朝的声音站了出来,弹劾赵辉不法,这赵辉,可是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女婿!李宾言为这事,差点把命留在山东。</p>

朱祁钰看这个马瑾是哪里哪里都不顺眼,这都十几年了,李宾言都混到松江巡抚领户部左侍郎正三品的官衔儿了,马瑾还是个七品监察御史,十余年风风雨,马瑾愣是一步也没往前挪动。朱祁钰从来没针对过马瑾,也没拦着马瑾平步青云,这马瑾就是卡在冗员边上的那种官吏,做事了,但没做更多,也做不到更多,能力就那么一点儿,再多的事儿也做不来了,就这弹劾驸马都尉赵辉,最后再到山东兖州孔府案,李宾言换成了马瑾,马瑾决计不敢办,也办不来。</p>

那万年老七品的监察御史蔡愈济,都熬资历混了个佥都御史。</p>

英国公张懋一听这个话,立刻就跟点了炮仗一样站了出来,俯首说道:</p>

被一句话干破防,有的时候是揭了老底恼羞成怒,有的时候,那是真的被踩到了底线上。这论功过,在张懋看来本就很离谱了,这马御史这一句话,就压根没把京营将士,乃至文安侯、武清侯、昌平侯当人看,张懋这都算是客气的了,没问候马瑾全家,都是张懋九岁入讲武堂,一直跟随陛下左右,是他教养好。</p>

读书人读书,不是白读的,可有的读书人读书就是白读了,满脑子的主意,没一个用到正途</p>

上。</p>

马瑾也不恼怒,立刻发动了文人技,倒打一耙,而且直奔要害而去。</p>

张懋瞪大了眼睛,怒气冲冲的指着马瑾,气的面红耳赤,张懋发觉了到底是他自己年轻了,怪不得当年自己的父亲张辅,能被逼到不能上朝的地步,就文人这巧舌如簧劲儿,不善言辞,还真的难对付。</p>

襄王对着罗炳忠使了个眼色,意思很明确,看孤脸色行事。</p>

朱瞻墡得了皇命,腰板一挺,振声说道。</p>

罗炳忠摇头说道:</p>

罗炳忠大惊失色,连连摆手说道:朱祁钰直接就乐出了声,这罗炳忠好好的一个大明进士,跟在襄王身边久了,这指桑骂槐的本事,不愧是读书人。奉天殿是国家神器所在之地,是个严肃的场合,不能笑,除非忍不住。朱瞻墡颇为疑惑的问道:</p>

罗炳忠和朱瞻墡这贯口都说了多少年了,什么话接不住,这不,话说着说着便拐了回来。</p>

朱瞻墡直勾勾的盯着马瑾说道:</p>

罗炳忠稍微思忖了一下说道:</p>

朱瞻墡厉声说道。</p>

罗炳忠恍然大悟,赶忙说道:</p>

马瑾被这一番指桑骂槐,给骂的有些找不到北,俯首说道:</p>

罗炳忠看着马瑾,退了两步,惊慌失措的说道:</p>

马瑾怎么倒打一耙的恶心英国公张懋,罗炳忠就用相同的话,恶心了一遍马瑾。</p>

马瑾面红耳赤,哆哆嗦嗦的指着罗炳忠,那是气不打一出来,越是争辩,就是越描越黑,这论功过还没结束,他就真的成了乱臣贼子了。</p>

户部尚书沈翼开口说道:</p>

沈翼作为户部尚书,大军北伐有多辛苦,他就有多辛苦,陛下还是个料敌从宽的性子,沈翼就更加辛苦了,沈翼负责这后勤二字,这大军北伐,哪里是京营自己的事儿?六部哪个不是忙的昏天暗地?</p>

就以刑部为例,为了保证粮道畅通,从去年提起北伐的时候,刑部就带着各按察司,对大明官道驿路、漕运两岸进行了一番梳理,保证粮草军备的顺畅入京。</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