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海上升明帝> 第667章 透露天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7章 透露天机(2 / 2)

把这些吃公家饭的都请过来。</p>

“这是我在东京带回来的茶叶,圣人龙兴之地台州天台山的云雾茶,味道挺不错的,大家尝尝。”</p>

也没什么茶具,直接就用刚才吃席的黑陶碗倒了烧开的井水,然后往里面抓了把茶叶。</p>

陈十二还是那身武官常服,胸口的大熊有几分张牙舞爪的感觉。</p>

一群人都很小心。</p>

他们其实基本上都是河南人,也基本上都是原分巡赵洪升赵老夫子委派的,甚至有些直接就是归德知府委派的。</p>

乱世之时,没那么多规矩讲究。</p>

有人是地方士绅出身,也有人原是胥吏,还有人是地方大族,也有以前是盗匪流贼,甚至有原红枪会员受伤兵转到地方的。</p>

总的来说,除了那位张县丞和刘巡检以及马镇长、陈副镇长外,其余人其实都是没有品级的流外或杂职,甚至直接就是胥吏了。</p>

在如今河南,尤其是在归德,永城的这一亩三分地上,不管是当官还是做吏,其实都是仰红枪会鼻息。</p>

没有几个真正是朝廷派来的官吏。</p>

陈十二不仅是五品武职,他还是朱忠义的中军官,这可是绝对心腹啊,而朱忠义虽然以前也做过许定国义子,可人家本就是红枪会大师兄,后来更被天子赐国姓,收为天子义儿,所以归德团练,早就不断有御营兵将加入。</p>

这早就成了一支天子嫡系。</p>

陈十二自然就不同于一般的五品官了。</p>

大家甚至还觉得有几分荣幸,自己治下有这样的大人物,前来吃席不仅是捧场,更要借机送礼,加强关系。</p>

“大人”</p>

众人里地位最高的刘县丞刚开口,陈十二笑着摆手打断他,“我这次二进京,在讲武堂受训三个月,还有幸听到圣人亲自授课,在京三月,时间不长,但感受很深,学到很多东西啊。</p>

就说这称呼吧,这些年大家习惯为了恭维讨好,往往用超过对方身份的尊称相称,这种风气在我们河南尤为盛行。</p>

以前,对朝廷部院长官,如尚书、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以及地方各省的长官如巡抚、布按等,尊称老爷。</p>

可后来,又有人把督抚称为大老爷。我们河南连布按都尊称大老师,甚至现在还有人对道台、知县,都称为太老爷。</p>

举人、贡生等尚未得官者都称大爷,连秀才也称老爷。</p>

甚至觉得这老爷大老爷太老爷都不够表示恭维,还开始喊大人。</p>

我在京时也去国子监旁听过,国子监的老夫子们说,大人这个词以前在唐代时,那是对父亲的称呼,父亲,也可直接叫大人。</p>

现在我们许多人却对官员称大人,不仅如此,甚至这大人跟老爷一样,已经越来越泛滥,最开始只是称尚书侍郎、总督巡抚大人,后来称知府道台也叫大人,如今只要是官,都叫大人,凡有功名,不论举人秀才,都叫老爷。</p>

我们河南尤为盛啊。</p>

可东京现在这种情况却很少了,风气清正许多,圣人都亲自在京报上写过文章,说喊官员大人,叫士人老爷,实在大错特错,应当予以纠正。”</p>

刘县丞也没料到自己刚开口,结果引来陈将军这么大一通驳斥,赶紧低头认错。</p>

“大家以后直接职务相称,你们可以叫我陈中军,也可以叫我陈守备,或是叫我陈十二也行,刘县丞,我就直接称你刘县丞,或是刘赞府、刘左堂、刘二尹这些,就不称你刘大人了。”</p>

“陈将军教训的是,是小的唐突失礼。”</p>

陈十二喝着黑陶碗泡出来的茶,觉得味道也一样清香。</p>

“我这次在京感受极深的还有个事,就是这个礼啊,本来人情往来,也是正常,可现在许多官吏却借红白之事,打着礼的旗号,行官场馈赠。</p>

这官场馈赠可是很敏感的,稍一过界可就是贿赂。</p>

所以送礼、贿赂只是一念之差一线之隔。</p>

以前官场上陋规多,各种礼都有讲究,皇帝已经数次痛斥这些行为,什么炭敬冰敬什么别敬、程仪,什么年敬、节敬,什么喜敬、妆敬,还有什么门敬、跟敬、赔敬、菲敬等等,多不胜数。</p>

甚至送银三百两,叫毛诗一部。</p>

这送礼居然还成了规礼,都有定数,什么官什么数,什么名目。这种行为,我朝圣天子那是严厉禁止,要尽革这些陋习的,陛下给官吏们提高俸禄,增加福利,还给养廉银、饭银等补贴,为的就是让大家别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p>

东京现在就搞的很好,这次我随国姓爷入京,也带了些咱们河南的特产去,但各衙门和京城各部院的官员们,可都没收,连送给衙门而不是个人的土产,他们都不收。</p>

因为一旦开这个口子,就会收不住的。</p>

最后我们带去的土特产,大都卖了,最后仅留下一些,送给朋友,还都价值不超过一块银元。</p>

各位,咱们河南落后了啊。</p>

大家还跟过去一样,对着官员喊大人,对着士人喊老爷,见官就送礼,四时不敢忘,仍守着那套旧陋规。</p>

咱们现在不一样了,得紧随朝廷,跟上形势啊!”</p>

“今天我请客摆席,不是想借机广邀宾客,拉拢关系,更不要是借机捞取钱财的,所以今天大家也别出什么份子钱,更别说什么送礼。”</p>

“以前那一套,现在不能用了。</p>

咱们红枪会的老夫子赵老爷子,现在升河南按察使了,归陈许汝道改豫东道,辖开归陈许郑五府,uu看书新来的分巡是浙东从龙元勋,规矩可是很多的,甚至归德府的知府也很快要换人,也是朝廷派来的,大家要早点习惯啊。”</p>

“我呢也知道大家平时对我家很关照,也很感激,咱们也都是河南乡亲,所以就给大家提个醒吧,以前的陋规坏习赶紧改了,还有就是,新总督巡按布按分巡知府等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清查田地的,山东那边就是这样做的,所以大家要想坐稳位子,甚至想更进一步的,最好是能够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若是能够办好这个差事,到时必然能够在新上官面前露脸,甚至仕途再进一步。”</p>

这番话有点泄露天机之意,但却并不违规,相当于是指点迷津,陈十二这样做,也是因为这些人都是本地官吏,给他们指点一下,既是个人情,也是讲武堂时天子给他们交待过的任务。</p>

陈十二把山东那边的做法也详细的跟县丞他们说了,惊的他们有些目瞪口呆。</p>

“话尽于此,路也给大家指明了,愿不愿意去做,就看大家的了。</p>

感激诸位今天光临,以后若有事,也可随时来找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尽力!”陈十二开始端茶送客。</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