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仙侠武侠>借剑> 借剑 第11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借剑 第115节(1 / 2)

若非如此,那便是盛宗之中,有人和他们暗通款曲、传递消息,而玄魄门身上的嫌疑,也就因此越来越重了。

王真人淡然道,“那必是魔门无疑,又或者是宝芝行的人。”

他最后一句话干系实在重大,宝芝行乃是周天第一商行,甚至可以说是第一势力——中央洲擎天三柱再怎么煊赫,势力也只是局限于一洲之内,唯一能够在每个洲陆上开设商行,沟通有无的,只有宝芝行这么一间商行。倘若其也和大玉周天有所勾结,那整个琅嬛周天几乎可以说是毫不设防!倘若之后真有征战,那么,那么——

阮慈瞪圆了眼望着王真人,王真人却并不解释,只道,“此种手段,只能蒙骗一些无知小儿,凡是能参透此地禁制本质的修士,又或者对道韵有粗浅认识,都会明白,此时只需顺其自然而已,重回凡人之身,也难以剥夺寿元,这种极其特殊的处境,正好磨练道心,只需等候百年,中央洲自有援兵到来。”

又是微微一笑,说道,“还好,你那族姐心性坚韧,也算聪颖,她应当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方才那灵炁爆发之处,此时便要承受禁制最强力的压制反噬,那人的法力定然在不断衰退,而且此人动用法力,会惹来周围居民敌视,固然他没了法力之后,还有强横法体,但此地的住民有不少本身也是修士,只是因本能遵循凡人方式生活,若是说到打斗,法体强度可未必逊色于他。只怕此时已是凶多吉少,难有生理了。

至于其余落入此地的中央洲修士,凡是被不断衰弱的法力惊吓到,想要运法相抗的,反而会遭到众人敌视,之后也难以存活,就要看众人对此地的认识如何,定力是否足够了。若是悟性不强,又或者定力不足,只怕也很难蛰伏百年之久。

除了阮容以外,阮慈也就略微牵挂种十六,那还是爱屋及乌,对其余人的生死毕竟较为淡漠,她道,“若有变故,也就是这几个月了。”

几个月之后,众人都会失去所有修为,沦为凡人,想要抵抗也来不及,甚至可以说如果决心破解禁制,那便最好是在这几日,若这几日没有出手,等法力衰退到一定程度再行事,那便可见此人心性犹豫反复,难以坚持,在道途上只怕也走不了多远了。

阮慈虽然心念阮容,但此时也无法找寻,便是想顺着那刚才灵炁爆发的方向去寻找,看看能否和同伴相遇,但在无法动用灵炁和神念的情况下,知道方位可未必能找到地头——此时一切思维方式,又要慢慢往凡人转变,对她来说又是新鲜又是陌生,随着法力神念被逐渐遮掩,她亦难免有一丝不安,好似自己变得极为软弱,这种感觉令人颇为不适,本能地便想要避免。

王真人不过一介化身,对此倒颇为淡然,道,“幻阵之中,身化凡人再寻常不过,有些幻境还能令你感觉自己变成了妖兽、灵植,千变万变,本心不变,你若可执住本我,便也算是度了这一劫。”

此时两人已无法闭门不出,要在法力被完全压制之前开辟出一片田地,毕竟此时还能辟谷,一旦完全变成凡人,那就不好说了。王真人观察此地城池,商业活动十分原始,都是以物易物、自给自足,大部分人都种了不同种类的谷物蔬果,还有些住民喂猪喂羊,至于盐铁矿物,乃至医药百工,城内各有人执业,却没有跨城贸易,大抵是因为这些住民在此生活的时间并不固定,只是被虚数偶然映入其中,也只能有这种程度的交互,不论是跟随商队也好,雇工也罢,只要是相处久了,都会平添许多因果,令实数更不稳定。

在这样的城池之中,想要生存那就只有自己开辟田地了,不过好在阮慈法体强度极高,王真人怎么也是金丹修士,两人做些农活还是颇为轻松,王真人又传授给阮慈一套体修秘法,道,“法体也须灵炁滋养,否则难以补足消耗,因此体修到了至高境界,消耗也是极大,倘若放开了吃喝,没什么宗门能供养得起,这秘法便是将法体层层封印,减少消耗,也无需动用灵炁,不会惊动禁制,你乘神念还在,尽快参悟,待到修为入凡之后,将法体维持在开脉强度也就足够了。”

他言之有理,阮慈也怕修为化凡之后,自己会活活饿死,每日里忙着闭关参悟修行,将法体随着修为衰减逐层封印,如此两个月后,当两人开辟的十余亩稻田挂穗时,阮慈修为终是完全失去,法体也彻底回到开脉初期强度,只相当于武林中的三流高手,也是久违地重新体会到了饥饿的感觉。

她身世特殊,几乎从未食用过凡间稻米,离开宋国后有王盼盼照料,也从未自己垒灶做饭,对厨事可说是一窍不通,王真人只得亲身上阵,先抱了些许柴禾来堆在灶边,又掏出两人用稻米换来的火折子,晃了几晃,点燃秸秆,待火烧得之后,这才缓缓地往里续着柴火,阮慈看得眼花缭乱,奇道,“你这都是从哪里学的?”

王真人瞟她一眼,淡然道,“紫虚天中的宝库,是否有诡奇禁制封锁?”

他对王真人在金丹时期之后的识忆,并非是全然纳入,或许是因为终究并非己有,不好消化的缘故,以往都是谈到某事时凝神思索,翻检答案,但现在修为化凡,如此庞大的记忆也是沉重负担,王真人在有修为时已将其封禁,因此并不知晓阮慈去西荒宝库取宝的事,不过从他话语看来,王真人在金丹时期已构思好了紫虚天内的宝库设计……

阮慈笑着说了说自己和秦凤羽相识一事,王真人道,“这宝库和金枰玉真天的库房是一个样儿,你要取出什么,便要证明自己有相应的能力。我筑基时所用宝药,便是在宝库中求取而来,其中一样禁制便是一个险恶幻境,我在其中是个丝毫修为都没有的凡人,生活在一个小村里,要在三十天内捕杀一头猛虎,若是失败了,便会被虎咬死。”

“那凡人之身,每日都会饥饿困倦,家中没有丝毫积蓄,必须垒灶烧饭、劳作换米,这顿吃了,不过两三个时辰又会饥饿,劳作半日,所得的不过是一顿饱腹,第二顿所余粮食便只能吃得半饱。猛虎在山中深处,踪迹难寻,便是想要入山寻虎,也要积攒干粮,而且凡人没有气力,要杀虎至少需要一些铁器。要在短短三十日内做到这些事中哪怕是一样都十分困难,更何况是几样呢?”

阮慈很少听王真人说起往事,听他提到自己道途,更是好奇,不知不觉便听得住了,忙追问道,“那你是如何成功的?是否失败了许多次?”

王真人道,“那是自然,每次失败,都会承受真实的死亡之苦,在那之前,我自小生活在家中,身边服侍的侍女都有开脉修为,不过是几岁,便被楚真人收列门墙,家中自然另眼相待,我连凡人饮食都是少用,自幼服用灵玉宝药,不过七八岁便自行开脉,这般生活是我从未体会过的,在此之前,我可以说是并不知道凡人到底是怎样生活。”

他唇边不禁泛起一丝微笑,此时提到楚真人,依旧能看得出孺慕之情,缓缓地道,“我便是在这禁制里体会到了凡人之心,也渐渐明白了恩师的苦心。”

“所有修士,都是从凡入仙,由凡人而逐渐不凡,凡人之心,是一切非凡的起始,倘若我连宇宙中数量最多,永远繁衍不息的生灵心中之念都无法知晓,又该如何参悟大道呢?”

“世间这三千大道,不就正建筑在凡人之心里吗?”

“修士固然追求超凡,可却也不能对凡人失了敬畏,我七岁便开脉脱凡,七岁小儿,对这世间能有什么认识呢?恩师便是要我通过这禁制体会到凡人的苦与乐,要我知道,修士追逐大道,便如同这一无是处的凡人,想要在极有限的时间内杀掉猛虎,猛虎深藏山林之中,己身软弱无力,一无所有,便是生活在这世上也已经费了大多力气。世人谁不知道大道就在那里,便如同猛虎深藏山林之中,有些人畏惧,不敢轻入山林,有些人好奇,却无余力上山,唯有最聪慧、最坚韧、最幸运的人,才能步入山林,找到猛虎,并将其杀死。修士合道,是不是便也如同这凡人走入山中,赤手空拳地杀死猛虎一样艰难呢?”

阮慈已完全进入王真人的描绘之中,不知不觉地想象起来,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到王真人是如何杀死猛虎的,忙问道,“那,那你成功了吗?还是设法用别的方法换取到了宝材呢?”

筑基灵药,并非只有楚真人可以供给,以王家实力,要找到最上等的外药想来也并非难事。有时候一道解不开的谜题,师父的意思也未必是要弟子破解,只是想看看弟子在遇到解不开的难题时会有什么反应而已,若是一味执迷于此,心性似也不算上乘。毕竟筑基的时机也是有限,不可能永远尝试下去。但阮慈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一穷二白的凡人如何在三十天内杀死猛虎,要知道他连铁器都弄不到,便是弄来了铁器,恐怕也很难伤到皮糙肉厚的猛虎。

王真人微微一笑,淡然道,“我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杀死了那头老虎,那时我才知道,原来那禁制是天命棋盘所化,我的天命,已通过对禁制的破解隐隐有所暗示,我找到了我自己的道途。”

阮慈长睫眨动,“大道犹如猛虎,你杀死了猛虎……恩师,难道你也有合道之资么?”

第240章 上古星图

“大道犹如猛虎,你杀死了猛虎……恩师,难道你也有合道之资么?”

“合道之资是什么呢?是指修士有合道的可能么?”

王真人对阮慈的疑问,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说道,“只要是活在世上,任何人都有合道的可能,只看这可能的多少而已,便是筑基时未能筑起十二层高台,将来也可以设法回到过去,将道基补完。因此你说我有合道之资么,大约是有的,但这也并不特别,林师兄、谢燕还,还有你师祖楚真人,每一个筑基九层的修士,都可说有合道的希望。”

左右此时也是无事,两人一边烧火,一边闲聊,王真人将灶火引燃,又往铁锅里倒了一盆水,立起陶架,将一个木盆放了进去,盆中放了几杯米,又加了有水,阮慈看得十分新鲜,笑道,“我们便光吃米饭吗?我也想和邻居一样,有蔬菜可以蒸着配呢。”

王真人道,“那便要勤力种稻,去换油盐酱醋才好,或者便要去商家那里做工换取,看你有多勤力了。”

阮慈只觉得好玩得紧,也想学着王真人做事,只是她穿着法衣,袍袖飘飘,却不怎么方便,王真人从腰间解下一条绦带,招手叫阮慈走到面前,伸手套在她脖子上,在手肘上绕了几绕,将袖子缚好,阮慈小臂顿时便利落了许多,她不由拍手欢呼道,“有趣有趣,原来凡间还有这许多小诀窍。”

虽然王真人行动十分利落,但她也是好奇心起,硬是让王真人也站在自己面前,寻来宫绦也要为他绑个‘襻膊’,她也是心灵手巧,绕着王真人转了两圈,硬是也把他的两袖收起,见王真人含笑望着自己,又不由借着这个机会,赖在他怀里将王真人抱了一抱,笑道,“雀儿恩师,不知为什么,我们说着这些凡俗间的小事,我心中却觉得很实在,很欢喜,很有趣儿。”

王真人轻拍她肩膀,道,“再不放开,饭要糊了。”

阮慈却偏不放,王真人只好将她抱起,背在背后,回到灶前将连锅盖掀开,在蒸汽中将半生半熟的饭粒捞出,换了一个木盆放进去蒸着,阮慈便如孩童一般赖在他背上,心中不无羞涩,但更多的却是欢喜甜蜜,她出生便没了父母,在宋国虽有亲人,但从未有一人能如此刻一般,不必计较得失体面,在这小小宅院之中,可尽情如孩童般依赖撒娇,便是片刻放纵,也觉得此般滋味,令人情不自禁泛起微笑,却又是双眸发酸,仿佛此时欢欣,更衬得从前悲苦,而将此时之乐,放在那漫长的道途之中,又觉得苦多而乐少,这一点蜜糖,未免也太过珍稀,竟令人乐不思蜀,仿佛已忘却了在中央洲陆等候她的宿命与本尊。

王真人似也感受到她的心念,正好阮慈缩在他背上,便是双眼红了他也瞧不着,他举起木盆给阮慈看,笑道,“这米汤可以冲蛋,不过我们没有鸡,倒是我随手采了几株野菜,浸在米汤中加些细盐,也十分美味。”

阮慈从他背上跃下,取了野菜,汲水清洗,王真人搬了两个竹凳来,两人坐在井边,王真人随手捡了一根树枝,和阮慈一道筹划着如何打柴烧火,洗漱睡眠,阮慈深觉趣味,这般凡俗琐事说完了,她又问道,“雀儿恩师,你可还记得洞天真人是如何补足道基的?我心中其实十分好奇,他们要补全道基,便要回到过去,可若是篡改了过去的自己,今日的自己是否也就不存了呢?”

王真人笑道,“这我却无需搜索识忆,自然知道,因我便是本尊从过去借来的一个影子。”

阮慈是最撒娇的性子,此时两人已是气机交融,又何拘俗礼,便就势伏在他膝上,他举手轻轻为阮慈梳理着鬓发,指尖拂过耳垂,宛若春风轻渡,语气也如同春风一般柔和,“你道洞天真人,他还能算是个人吗?”

这一问,问到了阮慈心底,若说开脉、筑基修士,和凡人还有些相似,待到结丹之后,每往上走一步,便似乎和凡人距离越来越远,待到洞天境界,内景天地之中竟可以容纳许多修士,也有灵玉矿脉、宝材灵植,和现实其实已经无比接近,到得这一步,似乎除了还有人形以外,修士和凡人已无丝毫相同,她沉思片刻,道,“虽说有太多不同,但还说着一样的言语,也有一样的心思,也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那么便还算是同类罢?”

王真人道,“或许内心深处是如此,但洞天真人,其道途已非一条简单的直线,所有可以穿渡过去,修补自身的修士,其道途便是无数种可能的叠加,不论是未来还是过去,其实都并未尘埃落定。便是自身也不能分明,譬如在我来说,我的识忆之中,我筑基九层,但在本尊心中,他筑基时便有无数种结果,其中一种是筑基九层,一种是筑基十二,还有一种是筑基失败,身死当场。只有在其身死道消,或是沦为道奴,或是以身合道——也就是这一阶段的修行已告一段落,道果或生或落或凋零之时,属于自身的时间线才会完全清晰,在此以前,未来与过去都并不能肯定。”

“我便是他从无穷过去中借来的一个化身,你有没有想过,若我平安归去,那么这段识忆会不会带回过去的时间线中?”

阮慈如今神念已趋近凡人,虽然依旧能领略道法之妙,但反应要比平时慢了许多,思忖许久,方才犹豫地道,“若被本尊知晓,那么……过去的某一种可能之中,你便是从那时起,已拥有了与我相处的回忆?”

她立刻便想到了在过去窥伺王真人时,他问的那句‘是你吗’,心道,“那时他元婴初成,修为比此时要高,这样说,这样说他还是平安归去了,而且……恩师也记得此事,那他……岂不是、岂不是早就知道我对他……我对他……不对,其实我初次见到恩师时,还是个孩子,对他并没有什么想法,而且他也是早在见到我之前,便知道他要收个弟子,那弟子将会对他有不轨之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