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古代言情>[综]昭如日月> 分卷(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61)(1 / 2)

哦?

邵元节是有真本事的,否则又如何能呼风唤雨,祈福祭天呢,正也是因此,他才被昨晚那满含警告的雷声吓到了。

难道,是他太过贪恋权势,被警告了?

这样的话,邵元节当然不会说,所以他只能模棱两可,表示自己对上天的敬意。

朱厚熜:还不如看高中元那怂样来得有趣。

这底下的大臣们都吵成一锅粥了,其实各个心里都有一杆秤,朱厚熜来的路上已经收到了锦衣卫连夜拷问张泉的详述折子,这会儿他心里毫无愧疚,就将此事捅到了朝堂之上。

要是从前,张家两兄弟必定位列早朝,但现在早就往日荣光不再,连个当场讨饶的机会都没有。

张泉已经招供,张鹤龄、张延龄倒是好大的胆子,朕对他们网开一面,他们倒是对朕心有不甘啊,张璁,你说是不是?

作为内阁首辅,拿到这样一份折子,张璁自然不会反驳皇帝。

内阁都不动,底下的人就都不太动了,张家兄弟从前交友甚广,可如今早已大不如前,况且这一桩桩一件件,俱是死罪,牙行百来条人命,这事儿谁都兜不住。

便是昨晚雷击之时,张家二兄弟所做之事曝于人前。锦衣卫指挥使骆安,如是下了定论。

刚刚还在吹礼教的礼官和言官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朱厚熜弯了弯唇,果然是一出好戏,要不是舍不得这出戏,这早朝当真是不上也罢。

这鬼图到底应该怎么看?要不试试对高中元严刑拷打?

朱厚熜看了一眼骆安,非常遗憾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

谭昭一觉醒来,张家满门都统统关进了诏狱,当然还有一份牵连的名单,有些锦衣卫暗中行动将人虏了进来,有些则按兵不动派人监视,以期钓出更大的鱼来。

跟这么大的案子一比,公主府死了个奶嬷嬷这种事,就没什么人关注了。至于永淳公主到底有没有回公主府,外人就更不敢揣测了。

所以当谭昭在宫里见到公主驸马两人时,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惊讶。

当然,他也第一时间将自己藏了起来,不藏起来难道还要被公主发现,吊起来打吗?他可还记得自己现在还在诈死期间哩。

去御膳房顺了点东西,谭某人回来,就只看到谢诏一人了。

哟~

谢诏抬头,就看到站在宫墙之上的高中元,他惊恐地小声道:高兄,你快下来!

然后谢诏,就被人拎了上去,美其名曰同流合污。

谢诏抱着自己的帽子,坚决抵制。

不饿吗?这都晌午了。谭昭自己吃了一口,他可是饿得很,昨晚脑力消耗太大,急需补充体力。

不饿。然后谢驸马的肚子就诚实地咕了起来。

谭昭默默地递了个糕点过去,谢诏默默地接过,咬了一口,甜到倒牙,跟他现在的心情完全不一样。

高兄,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谭昭吃了一口肉,点了点头:你问。

如果你最亲近的人,只是如果,不相信你,你会怎么办?谢诏轻轻地开口说道。

那就用拳头说服他。

不过考虑到谢驸马的个人条件,谭昭换了种说辞:那就也让他尝尝不被人相信的滋味。

谢诏瞪大了眼睛:那可是你最亲近的人?

所以我才不搞那些虚的。谭昭自觉有理有据。

高兄,你的报复欲这么强烈的吗?!

第90章 信了你的邪(十八)

谢诏心里想什么都写在脸上,谭昭不觉莞尔:便是因他是亲近之人, 所以才费心思相待, 否则他相不相信, 又与我有什么关系?

话虽是这么说,可我远没有高兄来得洒脱。谢诏抱着自己的帽子, 声音明显地低落,他没有高兄的无双样貌,也不及他高洁品行、文武双全, 若他身为女子, 也会喜欢这样的疏阔男儿, 而非是他这样平平无奇还寡发秃头的。

系统:小谢同学,劝你莫学他, 学他注孤生啊!

谢诏低垂着头, 一把清朗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为什么要妄自菲薄?

啊?

小生觉得谢兄你为人没得挑, 又温柔又有原则, 人虽然凭眼睛看人,长得好看固然占优势, 但人相处久了, 区别于容貌, 更可贵的是内心。 谭昭是真的挺佩服谢诏的, 毕竟驸马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谢兄你一直是个内心非常强大的人。

一般人,被全京城的人嘲讽秃头,早就自闭府中、怨天尤人了, 但谢诏却没有,他依然亲和待人,也会笑着接受别人的调侃,这样的人,没有人会讨厌的。

谢诏被说得有点儿不太好意思了,他拉了拉帽子,最近不知怎的,头皮痒得狠,他想要挠一挠,最后还是放弃了:我、我没你说得那么好。

如果他不相信你,你就拿出证据甩在他脸上,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谭昭忽然开口,说得还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他虽然不懂感情,但又不傻,谢诏亲近的人,统共就那么一个。

谢诏谢诏显然有些跃跃欲试。

这边谭昭兼职做着知心树洞,那边朱厚熜下了早朝,就被张太后派来的宫人绊住了脚步,他心里早有预料,倒是并非拒绝前往。

按照辈分来论,张太后只是他堂兄的母妃,但因他继承的皇位是堂兄的,故而朱厚熜也不得不敬着张太后。

当初他能继承皇位,说来还要多亏张太后的坚持,但朱厚熜显然不是什么知恩图报之人,当然他对张太后也没什么恶感,只是他厌恶透了张家人的贪得无厌。

到了太后宫中,两人也没什么母子情,张太后丧夫又丧子,这些年深居简出,其实挺安静一老太太,唯独遇上与两个弟弟相关的事情,她就会瞬间强势起来。

今早她一起来,听到宫人说两个弟弟被抓入了诏狱,当即头顶充血,若是、若是他还在,该多好啊。

但世事没有如果,她也知道现在的皇帝与她不亲近,甚至杀伐果断原比她的丈夫和儿子,可那是张家的血脉,她不能不救,她的弟弟宅心仁厚,沉迷读书,怎么可能会做那些事!

张太后据理力争,朱厚熜就站着,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

太后娘娘,张延龄今年五十有五了,不是五岁小儿,您这话说出去,恐怕是要笑掉大臣们的大牙了。

朱厚熜继续说着诛心之言:这牙行底下,数二百条性命,全是五六岁的小儿,也不知与您弟弟比起来,哪个年龄要更小上一些?

在张太后心中,她的两个弟弟还是会扮丑逗她笑的人,也是她在丧夫之后支撑她走下去的人,怎么可能你胡说!

天地良心,朱厚熜戳了戳袖子里一直闹腾的道法,唇边露出了一个凉薄的笑容:不知太后娘娘,是否听到昨晚的天谴了?冬日惊雷,天理不容啊,侄儿即便有心想替两人遮掩一番,朝堂上的大臣们也不愿意。

非常心安理得地替人甩了锅,朱厚熜施施然地离开,不再转头看身后压抑的宫殿。

锦衣卫的办案效率,高得出奇,等到了中午时分,已经送上了张家两兄弟的口供。

不认吗?

朱厚熜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惊讶,这两老货能认才怪了,有个当太后的姐姐就是好,他托着腮将折子丢了下去,随意地开口:继续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