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奸雄天下> 第784章 黑奴贸易是罪恶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4章 黑奴贸易是罪恶的(2 / 2)

“去。”陈德兴道。“扬州这几年也繁华得紧,朕得去瞧瞧。”

“那……今天晚上,可要寻个水灵一些的白女奴侍寝?”马车开始滚动,宝音又问了个问题。她的话音里面隐约有些担忧。一次就买了十五个,这该不是厌倦总和自己牵手了吧。在陈德兴的后宫里面,宝音可绝对算得上红人……

“不用。那些女奴都送去天道宫传法院,让她们入道,再传授汉语和天道经典。”陈德兴淡淡地道,“那些蒙古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快就到了要婚配的年纪,到时候就把这些女孩子配给他们。另外,再让小爱挑几个倭国女孩子。”

那些蒙古贵人的孩子是陈德兴将蒙古天道化的关键棋子,因此得给他们配上相信笃信天道的漂亮妻子,好彻底拴住他们的心。

原来如此……宝音心里大松口气。随即又问:“圣人,您还想要买些黑奴么?”

“买他们作甚?”

“自然是用来开发明洲了。”宝音道,“明洲大教方常来信抱怨,说劳力不足,人口稀少,因而开发缓慢……”

陈德兴摇摇头,道:“朕想要的是一个属于华夏的明洲,不是一个和黑人分享的明洲!”

“和黑人分享?可他们是奴隶啊!”宝音摇摇头,她根本听不懂陈德兴的话。

“奴隶终有解放的一天!”陈德兴非常肯定地告诉宝音。“因此用黑人开发明洲,实乃得不偿失。朕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找到一个解决黑奴问题的办法。”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陈德兴非常清楚这一点——他下一道圣旨,有生之年倒是不用担心多少黑蜀黍被贩卖到明洲去。但这是在和市场规律对着干!因为华夏的人口现在不过一万万,本土都人少地多,能移多少民出去?就算陈德兴还能当50年皇帝,到他咽气的时候,华夏人口又能繁殖到多少?两亿?两亿五千万?三亿?恐怕不会再多了。

就这点人可填不满整个世界,到时候明洲的那些华夏封国,恐怕个个都会感到劳动力匮乏吧?去大西洋对岸买点奴隶过来,仿佛是个很容易也很经济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当工业革命到来以后,辽阔的明洲大陆必将会成为工业革命初期最重要的原材料——棉花的主要产区。到时候,利用黑奴种植棉花,会不会成为明洲的华夏封国的经济基础?

这是仿佛市场力量的选择,是很难抗拒的力量,至少靠一个死去的大帝的遗诏是根本抗拒不了的。

……

马车这时已经驶入了扬州城——通过一座飞架在运河上的石桥。因为水泥的出现和钢铁价格的低廉,大明的建筑工艺出现了突飞猛进。可以建造跨度更大,更加坚固的桥梁了。

新年将至,和江都城仅隔一条运河的扬州城,正是繁盛热闹的时候儿,甚至比江都城的繁华还要远远过之。

街上到处都是热气腾腾的小吃摊儿,各种扬州风味的小食点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小商贩们亮着嗓子在吆喝,运送各种货物的车子哗愣愣地碾过街道。

在大明帝国取得扬州城的数年中,这座城市也和运河对岸的江都一样,人口一直都在快速上升。不过和新建的江都城不同的是,扬州并不需要为这些新增加的人口扩建城市。这里有唐宋两朝留下的基础,足以容纳数十万人口。而今,扬州市报上来的数据,落籍于此的户数不过五万六千,口不过三十一万二千——如今大明已经没有和户口挂钩的税赋存在,扬州的居民们自然也不会隐匿人口,这三十一万二千当是个实数。

那么多的人口聚居一城,自然是有产业在支撑的。虽然江都新城规划了“工业区”,但是如今那里依然空空荡荡,没有什么工场作坊去安家落户。倒是老城扬州的手工业发展的飞快。扬州如今最大的买卖是纺织业,有传统的丝织,也有新兴的棉纺织,还有与之相关的印染业。大型的纺织工厂还没有出现,现在还没有什么先进的织布纺纱的机械,自然就诞生不出大工厂了。所以扬州城内都是一些家庭小作坊,数以千计,养活着至少三分之一的扬州市民。

可以这么说,如今的大明帝国已经站在工业革命的门槛上了。有了资本、有了金融体系、有了殖民地,缺的就是一场技术革命。

不过对于那些依靠家庭作坊生活的小市民们而言,工业化恐怕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而诸事繁忙的陈德兴,在感受了一番扬州城的繁华兴盛之后,就匆匆返回了江都的皇宫。此时的他并没有想到,一场将要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正在悄然向他和大明帝国走来。(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