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第048章:黄彪主动请教张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8章:黄彪主动请教张景(2 / 2)

只不过,当时他觉得张景是十几味药乱开一气,毫无章法可言,自然仍旧是嗤之以鼻。</p>

张景也早就听到桂翠汇报过此事,不仅如此,头一天黄彪给小桂子开的处方,桂翠也拿给他看了。</p>

一念至此,张景于是问道:“好的,黄主任,您应该也了解过他的症状情况吧?”</p>

“对的,可能小翠也告诉过你了。我就不再隐瞒了,其实昨天上午的时候,他已经找我看诊过一次。”</p>

为了保留一点儿颜面,黄彪没好意思说,一开始其实只是请他来当托儿的。</p>

“呃,那黄主任,您是怎么分析这个病案的呢?”张景又问。</p>

黄彪仔细想了想,在同行面前,还用五行那一套来忽悠,显然行不通。</p>

于是,只好搜肠刮肚,极力回忆起中医基础理论里,涉及脏腑生理病理等内容来。</p>

“首先,我是考虑到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那么肯定跟肾与膀胱脱不了干系。因为肾主水,司二便。而膀胱贮存尿液,直接参与排泄小便。小张,我说的应该没错吧?”</p>

“请继续。”张景不置可否,接话道。</p>

黄彪又思索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可是,通过四诊情况,我发现他的脉数而滑,苔黄而腻,应为热湿内蕴之象。所以应该从肝治,中医本来就有肝肾同源之说。然后,我诊断为肝胆湿热证,方用龙胆泻肝汤。”</p>

说到这里,自然而然的就背上了歌诀:“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p>

不过,才刚念了两句,猛然反应过来。</p>

坐在面前的可不是患者,而是前来请教的对象,怎么可以当面搬门弄斧呢!</p>

一念至此,强行将后面两句吞进了肚子里。</p>

然后尴尬地解释道:“这首方子不是经方,我担心你不太熟悉,所以一时没忍住,顺嘴就说出来了。”</p>

张景淡淡一笑:“这个的确不是仲景方,不过我们大学《方剂学》课本上也有收录。此方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生地黄、柴胡、生甘草、木通、车前子、当归等十味药组成。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p>

“每味药的用量呢,你也记得吗?”黄彪有点吃惊,连忙问道。</p>

“原方用量就不记得了,我只知道课本上记载的换算成今制后的剂量。应该是龙胆草(酒炒)6克,黄芩(酒炒)9克,山栀子(酒炒)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酒炒)8克,生地黄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张景略一思索,缓缓说道。</p>

“啊?不会吧!你竟然记得这么清楚!小王,我之前的确是太小看你了,真是有眼无珠,惭愧啊!真是太惭愧了!”黄彪一脸大写的尴尬。</p>

“这个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因为我刚毕业不久,而且去年才备考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所以记得比较牢而已。”张景谦虚道。</p>

“这还叫没什么?想我从医几十年,就只会背那一小本歌诀,而且也就只知道个方药组成和主治功效什么的,要说每味药的剂量,我甚至连一首方子都记不住,只能靠自己的经验用量来开方。”</p>

“关于每味药的用量确实也不必过于拘泥,我觉得应该视临床实际情况而定。比如《伤寒论》里的经方,通常用量都很大。”</p>

“但是,我的老师特别告诫过,可以适当调整剂量,他就常常使用原方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最小仅用十分之一的剂量,同样可以效如桴鼓,覆杯而愈。”</p>

黄彪听了,连连点头:“没错,就应该灵活运用。不象我,从来都是按照原方不敢减少一味药,只会合方,可是用量又记不住。经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疗效不好的根源就出在这儿。”</p>

没想到的是,张景却微微摇了摇头:“黄主任,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中药方子疗效好不好,关键并不在于此。”</p>

“啊?”黄彪一脸惊诧地看向他,急问:“那小张,你来说说看,关键是什么?”</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