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第063章:小儿支气管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63章:小儿支气管炎(2 / 2)

也许有人要问了,听诊器不是现代医学才发明的东西吗?怎么作为一名纯中医,也在使用呢?</p>

没错,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p>

因此,可以说听诊器是现代医师的标志。</p>

据记载,听诊器的发明者为雷奈克,全名叫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p>

1816年9月13日,雷奈克用一本薄笔记本卷成圆筒,解决了困扰他很久的诊断难题,随之经过不断改进,他发明了最原始的听诊器。</p>

中医有“望闻问切”,西医也有四诊,即“视触叩听”。</p>

听诊的概念早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就已经形成,医生可将耳朵直接贴近病人胸廓诊察心肺声音以此进行诊断。</p>

这个诊断方法也一直沿用到了19世纪初,也就是雷奈克发明听诊器之前。</p>

古代的中医,由于受到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约束,绝不可能和西方医生一样,直接用耳朵贴近病人胸廓进行听诊。</p>

因此,在诊断心肺疾病方面,听诊这一块是很大的短板。</p>

张景虽然立志当一名医术高超的纯中医,但决非迂腐不知变通之辈。</p>

他非常尊重现代西医学的成就,对于一些必要的辅助诊断设备,特别是听诊器根本不排斥。</p>

就像他曾经跟白冰说过的那样,中医和西医并不存在谁优谁劣,只是各有千秋罢了。</p>

简单一句话,张景虽然崇尚传统中医,但也绝不做无脑的西医黑。</p>

……</p>

张景仔细听完前面心肺部,又接着听了听后背部。</p>

发现右侧胸前区有明显的湿啰音,并且夹杂着痰鸣音。</p>

等到张景刚取下听诊器,璇璇妈再也憋不住了。</p>

急问道:“张医生,怎么样?是不是有支气管炎,严重吗?”</p>

张景微微颔首:“肺部有明显的湿啰音,西医会诊断为支气管炎,甚至是支气管肺-炎,这都不重要。中医看诊不管这些西医病名。”</p>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璇璇体质偏寒,肺部寒痰比较明显。她近几天有鼻部症状吗?就是鼻涕、鼻塞和打喷嚏的症状?”</p>

璇璇妈想了想,回答道:“我只知道白天鼻涕不太明显,应该很少吧,打喷嚏……呃,也少,鼻塞好像也没发现。不过,晚上她是跟着奶奶睡的……”</p>

说到这里,一扭头,看了看身后一直默不作声的老媪。</p>

声音冷冰冰地问道:“她奶奶,璇璇晚上困觉时,有没有流鼻子,鼻子堵,还有打阿嚏?”</p>

老媪操着一口浓重的家乡话,支支吾吾地回答:“有……有鼻涕水,困到半夜……也……也堵实了,阿嚏……就不多。”</p>

得亏张景的老家在农村,地处三省交界处,家乡话融合三省方言之大成,极其生涩难懂。</p>

这倒让张景无意间获得一项特殊技能,就是全国各地的方言,都差不多能听出个大概来。</p>

因此,根本不用璇璇妈翻译,就已经听懂了。</p>

张景继续询问璇璇妈,关于璇璇此次患病的过程。</p>

璇璇妈清了清嗓子,徐徐说道:“张医生,是这样的,我们家璇璇没有上幼儿园之前身体都挺好的,连感冒都很少得。”</p>

“可是,自从今年九月份上了幼儿园后,三天两头就感冒咳嗽,发烧倒是不太多。一直都是在儿童医院看的西医,一开始还能吃吃西药止住,后来吃药都不管用了,非得挂几天水不可。”</p>

“这不,刚好了没几天,前天晚上开始又感冒咳嗽了。到医院一检查,又说是支气管炎,要我们挂水,不然很快可能就转成肺-炎。可是,我们真的很担心,她这么小,老是挂水也太伤身体呀。所以,就想先吃点消炎药和止咳药,看能不能扛过去。”</p>

“正好昨天在小区广场,和欢欢妈闲聊的时候,听说您这边看小孩子的病特别厉害。所以,就想尝试一下中医,毕竟喝中药副作用总比挂水要小一点,对吧?”</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