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七十年代独生女> 七十年代独生女 第17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十年代独生女 第172节(2 / 2)

刘芸笑了起来,“放心吧,该你的假期肯定跑不了,到时候来找我请假行了。”

“刘副厂长英明。”然后赵夏意就愉快的走了。

她走后刘芸神色凝重的拿着奖惩制度去找厂长和林书记了,“这孩子还真是个人才,你说咱们要到咱厂委里来能行吗?”

厂长聂淑云笑了笑,“我这边倒是少个秘书。”

旁边的林巧慧也笑了一声,“巧了,我这儿也缺一个秘书。”

俩人相视而笑,基本就没刘芸的事儿了,刘芸无奈道,“也得看老裴乐意不乐意了。”

别看裴如男的丈夫只是个营长,但裴如男能爬到主席的位置上显然也有自己的能力。她不放人她们也没法强抢,除非在此之前能说通赵夏意,她自己乐意来了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林巧慧敲了敲桌子说,“这孩子的主意一个接一个,这个奖惩制度写的不错,她提的办夜校的事儿倒是跟咱们之前和老裴商量的也吻合,冬天了,可以筹备起来了。”

“不错,现在天黑的早,五点下班吃了饭也不到七点。可以开会商量这事儿了,这事儿我会给部队上申请,毕竟学习的位置还有老师还得部队上帮忙。”聂淑云说着看了眼林巧慧,“林书记,您小女儿今年不是刚高中毕业?”

林巧慧一愣,“你是说让她去给夜校的学生上课?”她摇头道,“那不行,她年轻不经事儿也没经验。这些女工很多都是看着她长大的,那能服她管教?不行。”

聂淑云皱眉,“那上哪找人去。”

林巧慧不在意道,“问问夏意去。”

刘芸听着她态度的转变忍不住笑了,“那我就去问问她。”

赵夏意正在办公室学习新一期上级下发的思想材料。这些思想材料其实和部队的政治思想材料大同小异,赵夏意就让温亚青和李甜各自抄一部分,然后再让她们下去宣传,而她也在提前琢磨一件事儿。

那就是元旦活动的事儿,往年的时候服装厂在劳动节、国庆节还有元旦,厂里只会按照惯例每个车间挑选两个优秀员工进行奖励,并不单独举办挽回。毕竟工人都是军属,而部队在这三个节日又都举办文艺汇演,家属们都是去那边看的。

但赵夏意通过研究这些年的材料就发现,她们厂和鞋厂的工人都没参加节目表演,只是作为军嫂去参加的。

赵夏意就觉得不得劲儿,好歹都是为部队做贡献的人,军嫂们的贡献值并不比士兵低。为什么就不去参加呢?

是没人会唱歌跳舞吗?

如果没有那也可以学啊。

部队上的文艺节目她没了解,打算过两天去文工团取取经,但她们纺织厂的女工,怎么能不参加节目表演呢?

不管好坏都得参与进去。

赵夏意现在就打算研究明白这个问题,然后向领导提意见,宣传这件事儿,鼓动大家参与到节目表演中来。

正想着呢,刘芸就来找她了。

还不肯在办公室里说,非要和赵夏意出去走走。

赵夏意看着外头阴沉沉的天有些不乐意挪脚,多冷啊,在屋里呆着不行吗。

可刘芸很严肃,赵夏意无奈之下只能跟着她出来了。

对她的不情愿刘芸哭笑不得,赵夏意道,“刘副主席,我是工会的人,长时间离开不合适。”

刘芸登时乐了,随口道,“那你来我们厂委工作就是了,厂长和书记都缺秘书呢。”

话一落,赵夏意眼皮跳了一下,这是明示暗示想挖她了?

哈哈,赵夏意心里还挺兴奋。

看看,她赵夏意现在优秀到副厂长都来挖她了。

而且还是做秘书,看样子厂长和书记的秘书随便挑。

但现在的赵夏意早不是以前的赵夏意,哪怕心里乐开了花,面上也绷着一脸的认真和谦虚,“副厂长太客气了。在哪儿工作我听组织安排。”

这回答让刘芸乐了,倒也没追着问,毕竟去了厂委也不能给她当秘书啊。

刘芸也没耽误功夫,直接说了困难,“虽然部队也能找人,但我们还是想问问你有没有好的意见。毕竟部队找人大概率也是从军属里面找,军属里的确有文学水平高的,但没有教学经验。”

赵夏意恍然,原来是这事儿。

不过既然问她了,那她是不是可以有点私心?

她便试探的问,“刘副主席,现在革命结束了哈,好些人已经被平反了,但有些人也没被平反对吧。”

她只说了一句,刘芸就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找那些人?臭老九?”

赵夏意也没辩驳,“臭老九并不是个好称呼,而且也是不尊重。但真论起来,家属院的人学问再好,有几个能比的上他们的。在以前有学问的都是受尊敬的,也就是这些年才成这样,现在很多人陆续平反,这就说明国家也认可他们的学问,他们的身份地位慢慢在恢复。让他们给咱们扫盲,往后说出去是哪个教授扫盲的,也有面儿啊。”

刘芸没说话,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面儿不面儿的她不知道,但那些人有文化也是真有文化。

很多原本就是老师,再来扫盲还有些大材小用呢。

刘芸点头说,“这事儿我明白了,我会跟厂长还有书记说这事儿,毕竟有些事儿我们也做不了主还得部队上同意。”

赵夏意明白这道理,点头道,“您说的没错。不过如此上头答应这事儿,我可以推荐我舅舅和舅妈吗?他们以前都是大学的老师,而且都已经是副教授级别了。”

她外公刘运为祖上是资本家,但到了舅舅这一代却以读书为重,先去国外留洋几年,回来直接进了大学做了教授。夫妻俩也是在国外相识的,只是好景不长,他们归国五六年,革命便开始了。

刘芸一愣,“你舅舅一家在农场改造?”

“对。”赵夏意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她的政审能过说明就没问题,当年她舅舅和外公主动和她妈划清界限,而她妈因为没留洋,她爸又是根正苗红的,又有邻居担保,这才没被牵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