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七十年代独生女> 七十年代独生女 第32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十年代独生女 第325节(2 / 2)

“我觉得还是夏意更好看。”林海荣压低了声音说。

赵夏意笑了一声没搭话,因为几个节目之后开始宣布几个项目的比赛的结果了。

最先宣布的是演讲比赛的结果,林海荣顿时精神了,紧张又期待。

每个比赛都分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三人,三等奖五人。每个奖项都对应着不同的奖品。

当然大家都清楚,奖品多少都是其次,获奖本身带来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台上的主持人开始从三等奖开始念了,旁边的林海荣紧张的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然而五个人都念完了,几个获奖的学生上去领奖了,林海荣自我安慰:兴许能是二等奖呢。

可惜愿望太好,现实太残酷,二等奖也没有她。

林海荣知道自己的能力拿不了一等奖,二等奖没她几乎就没有可能了。

一同参加了演讲比赛的韩冬青也没获奖,但看着旁人领导也在那儿激动。林海荣嗤之以鼻,打心眼里看不上韩冬青这样大大咧咧没脑子的人。

赵夏意瞥了她一眼没吭声,然后台上颁完奖又开始了节目表演。

几乎隔上几个节目颁一个奖项,过了一会儿又是诗歌比赛,刘凤梅得了个三等奖,上去领了个奖状还有一个笔记本下来了。

林海荣看了眼她手里的奖品抿了抿唇没说话。

韩冬青跟自己得了奖一样拽着刘凤梅的手无声的激动。

赵夏意忍住笑意,“往下看,待会儿该是朗诵比赛了吧?”

其实她们宿舍来说要说最有可能得奖的大概就是徐晓慧了。

徐晓慧虽然来自南方,家庭条件也不好,但她嗓音甜美,普通话也非常标准,偶尔在宿舍联系的时候都让赵夏意听的很感动。

据她自己说在上初中时她是学校的广播员,毕业后还被留在公社做广播员。

当初韩冬青还问她怎么不报播音主持专业,徐晓慧叹了口气说,“不懂啊,就瞎填的。”

然后就来新闻专业了。

不过都是传播学院的专业,很多课程都有重叠,刘凤梅就劝徐晓慧下学期去播音主持专业蹭课。

徐晓慧笑了笑,露出脸上的酒窝来,声音软软道,“我也这么打算的,不过这样就累了点。”

“累点怕什么,比咱在乡下干活还累?”刘凤梅别看又瘦又小,但对于一些事儿一点都不打怵,干什么都兴致勃勃,非常有干劲儿。

徐晓慧嗯了一声,“你说的没错,下周我就去蹭课。”

几人说完就不再说了,林海荣的心情格外的复杂。

过了一会儿果然到了朗诵比赛,徐晓慧居然得了二等奖,不光有笔记本还有一支英雄钢笔。

徐晓慧别提多开心了,当时去参加的时候知道大多数参赛的不是中文系的就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她可是好一个紧张,还是一个中文系的女同学安慰了她几句才大胆的上去的。

没想到她当时还进了决赛,最后还拿了奖品。

同为一个班的同学,有人拿了奖大家鼓掌的时候那可是下了大力气了。

尤其是她们宿舍已经拿了俩奖了。

有人便盼着赵夏意参加的文学创作比赛也能拿个奖。

赵夏意摇头,“悬。”

林海荣看了她一眼没说话,觉得赵夏意实在太谦虚了。

节目进行到一半,他们专业的徐存华上去了,明明穿着普普通通的衣服,但当她姿势摆起来,开了嗓子唱的时候大家就忍不住叫好了。

过去十多年,华国的文化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单一性,像文工团的节目除了唱歌就是样板戏,没什么新意,许多传统的文化在那一段时期里没能得到发展。

现如今高考都恢复了,甚至在鲁省内部,鲁大都开设了好几个艺术专业,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徐存华有一把好嗓子,将黄梅戏唱的婉转动听,直到她下来了,台下的人都觉得意犹未尽。

在她的节目之后就到了文学创作比赛的颁奖了。

虽说赵夏意已经有了自己不会拿奖的预感,但架不住班上同学都非常期待。刘凤梅也说,“我觉得你应该能拿奖。”

班上她同学对赵夏意有期待也不是全无道理,像他们专业非常重视新闻稿件的写作,如何写的出彩让人去看,这就很考验一个人的能力了,赵夏意不管是平时的训练还是小测,表现都不错,起码得过孙教授几次夸奖。

所以大家都有几分期待。

赵夏意的心情很复杂,算了,等等看吧。

主持人从三等奖念了,五个人没有赵夏意,林海荣看了她一眼安慰道,“兴许是在二等奖呢。”

赵夏意笑了笑没吭声,林海荣觉得她在强颜欢笑。

然而二等奖也没有她,林海荣道,“下次我们再加油。”

一等奖也没有赵夏意。

赵夏意并没有觉得失落,谁让她非得下一万六呢?

她当然完全可以重新写一部规定字数内的,可她就犯了轴不肯换。所以不拿奖也没什么感觉。

但显然班上的同学有些不敢相信了。

林海荣觑着她的脸发现赵夏意似乎并没有难过,堵在嘴边的安慰话也说不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