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0章(2 / 2)

跟着张叔出了潘家园,方默南他们看着他从寄存的地方出了辆三轮车。

“张叔,您还是把车子放回去吧!我们有车。”方默南赶紧说道,这大冷的天,天色阴沉了下来,看着就冷!乘三轮车简直是找罪受。

“好好……”张叔连声倒好,把车子重新了进去,寄放起来。三人走到,汽车旁边,张叔眼神猛的一收缩,这是军车,这年头能开得起汽车的大老板也不少,但能开着军车四处跑的可真不多。

军牌总是带着一丝神秘感,普通人jehu的少,所以而神秘。

“张叔!您中午吃了吗?”方默南坐在副驾驶座上扭着身子问道。

“吃了!吃了!”张叔忙不迭地说道。

方默南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没吃,向贺军尧打了个眼色,他心领神会,把车子停在一间路边的饭馆儿前,下车买了些肉包子,“我中午光顾着逛街了,也忘了吃了,先吃些,垫垫肚子。”

方默南套着塑料袋,拿出五个大肉包子,递给了张叔,“您也吃,这么多我们俩可吃不完,浪费了不好!”

“好!好!小姑娘,谢谢啊!”张叔就着塑料袋吃着手里的大包子,眼睛湿润了,泪刷的一下流了下来。

他心里哪里不知道人家是故意多买的,谁能吃得下那么多肉包子啊!

方默南拿着包子,递到贺军尧面前,贺军尧张嘴咬下三分之一。

“怎么样味道还不错吧!”方默南笑道。

贺军尧点点头。

根据张叔的指路,车子停在胡同口。

“张叔,您就住这里啊?”方默南发现眼前是一片四合院的区域,相比于她目前看到的四合院要老旧的很,上学期间,没有小孩子的玩闹,这里倒是安静的很。

“这里清时属于外城!”贺军尧说道。[

人们在显示自己有多了解京城历史的时候,总爱说上一句话:“东富西贵,南贫北贱”。除了这句之外,还有一句,叫做“东城富西城阔,崇文穷宣武破”。这两句概括的,都是清末民初时京城的格局。这句话只能限于外城。所谓的“外城”,是相对“内城”而言。

“外城”,也就是宣武门,前门,崇文门以南;广安门,永定门,广渠门以北的范围。

在清朝时,内城住的是八旗子弟,全都是满洲贵族,所以根本不存在富贵贫贱之说,都是铁杆庄稼,何来贫贱?这“富贵贫贱”四字,说的是住在外城的人。都是一些穷苦人家居住的。

京城特色谚语还有一句是,“东城布帛菽粟,西城牛马柴炭,南城禽鱼花鸟,北城衣冠盗贼,中城珠玉锦绣。”这里提到的中城有两说:一为紫禁城,这是京城、皇城的最中心,正如京剧《游龙戏风》中正德皇帝说的“大圈圈里边一个小圈圈,小圈圈里边一个黄圈圈”,这里既有皇帝的居处。也有处理政务的三大殿,里边聚敛了数的珠宝锦缎。另一说中城为前门大街一带,这里有众多戏园和金店、银楼、钱庄以及瑞蚨祥等绸缎店铺,因此说是“珠玉锦绣”,南城因为临近花乡黄土岗,同时在天坛北边,又有金鱼池,所以有“禽鱼花鸟”之说。

所以虽然同是四合院,相比起封志所住的大杂院,这里的大杂院要小上许多,是小四合院。而且从建筑规划上而言,也是比较散乱的,地面甚至都没有铺青石板,上面的积雪虽然化完了。可墙角跟泼着洗菜水,流到路中间,上面挂着烂菜叶子,如果不是天气冷冻了起来,想必踩上去就是一滩污水。

“小姑娘,你们小心点儿,小心路滑……”张叔招呼了两人一声,往一条巷子里走去,路上经过一些人家的大门时,不停的和人打着招呼,这里都是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邻里之间都很熟悉。

贺军尧紧紧拉着方默南的手,怕她滑到。

“到了,进来吧,地方小,有点挤,你们别嫌弃。”带着方默南二人进了一个小院子,张叔将身上的背包放到了靠东面用石棉瓦,临时搭建的建筑物里,拿起挂在绳子上的毛巾,拍打一下身上的尘土。方默南则四下里看了一眼,这院子还真是不大,算上中间那自来水池处,也不过就是一二十个平方,小的可怜。

早晨时由于天气晴好,院子里的衣服像是万国旗似的挂的到处都是而这时候天气阴沉了下来,有人开始收衣服。

“胖婶,帮琴姐收衣服呢!”张叔笑着打招呼道。

“嗯!这天气刚晴了两天,又阴了下来,不知道会下雪不?小琴不在家,上班去了。我帮她收下衣服,不然刚刚晒好的衣服,被淋湿了可不好。”胖乎乎圆润的六十岁的大妈说道。

四合院邻里之间,知根知底的,都相互帮忙照看着,帮忙照看孩子都是常有的事。(未完待续……)

ps:求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