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游戏竞技>1845> 20 歼灭反动乡绅惠州叛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 歼灭反动乡绅惠州叛乱(2 / 2)

由于我家里非常配合南洋总局对行商的整合,我也平步青云,被第一批选送黄埔讲武堂,毕业后一直在白云山大营担任新兵教官。

共和夺取武汉以后,各州设锦衣卫,我便出任广州卫指挥使,大都尉衔。共和已经抛弃了清廷绿营的那套官名,而采用四将军(征镇安平),六校尉的体系。说来惭愧,我自从军以来,居然一战未打,就成了共和军中最早的二十名大都尉之一。但惠州之战,证明了我无愧这个军衔。

我率领广州卫青队于4月20日由广州出发取道增城县、博罗县直趋惠州。因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沿途的老百姓都争相欢迎,挑茶送水的人不绝于途。锦衣卫每到一处,下属的宣传队即四处活动,宣传“合营入股”和“乡以下公司化”的作用和意义。至于所到各地城乡的墙壁,乃至土地庙和路旁的大树上,都贴满红红绿绿的革命标语。

锦衣卫住宿的地方,临走的时候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向居民借用的东西,都归还清清楚楚,如有损坏,均照价赔偿。

每次临走前,各百户便向附近居民告别,问明借用的东西还清没有,然后部队才开拔。在行军中宿营时,百户先到;开差时,副百户后走。由于锦衣卫官兵多守纪律,加以宣传工作又做得好,因此很得民心,锦衣卫每到一个地方,就马上热闹起来,东一堆老百姓,西一堆老百姓,都在听工作队宣传讲演。茶水桌凳很快便从四面八方送来。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妇女运输队”。潮州等地人民,男的大多在海外谋生,或在广州打工从军,种田和一般劳动多由妇女担负。

她们争着为锦衣卫挑运弹药,每十里给予广东毫洋4角的报酬。挑了一天到达宿营地还不愿去,各自找寻住宿地,第二天部队还未吃早饭,她们又自动齐集起来了,有些人连续挑运了四五天。

她们穿着短衫,年龄多在二三十岁左右,头上戴着东江特制的斗笠,斗笠的周围都缀上一些红红绿绿的彩绸,一路长蛇阵般挑着担子,健步如飞的前进,从不掉队。

4月24日,锦衣卫朱遇任何抵抗,即抵达惠州城郊,与东江辖下各县千户会齐。安营后即侦察地形,搜索敌情,并选择进攻路线。因惠州三面环水,西湖在其西南,东江由东绕城北流过:飞鹅岭在西湖西边,高约0多公尺,可以俯瞰城中。这个高岭早已为我军占领作为炮兵阵地。总指挥部亦设在此。

飞鹅岭左前方有一长堤(堤面宽约一公尺)横跨过西湖,长约六七百公尺,对面湖边即是惠州城墙,湖边至城墙脚跟又形成二二十公尺的走廊。当时在西门方面即选此长堤为进攻路线之一。又在北门选了一条进攻路线。

到了25日,各部队即分别进人指定阵地准备攻城,当时是以两个千户围攻惠州城,广州第一千户担任攻北门,第二千户负责攻西门,其余为总预备队。总预备队即控制在飞鹅岭后面。是日午后4时,嘉应县千户林深河(守阙锐士,即将转正)奉我的命令,在各个千户挑选敢死队员,由精壮士兵充当(或自动报名),林深河担任敢死队队长。

敢死队50人,分作十多班,设目长兵目各一人,每一个班携带一个梯子作为爬城之用,并带两副门板,以便攻到城脚下铺在地上,以防五角铁钉戳穿足背(这些门板都是老百姓自动送来备用的)。我集合敢死队全员讲了话,指示一切进攻爬城战斗和战术机宜。并发给每一个敢死队目长一个固封的密件,叫我们听到冲锋号音时,当众拆开来,遵照里面所说的办理。

当时每个敢死队员除携带一支步枪、20发子弹外,又带上4个炸弹。各目长亦分别对本队队员讲了话,鼓舞他们的战斗意志,并同着吃了一顿丰富的晚餐,大家兴高采烈,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地准备明晨拂晓攻击。我亦做了勉励谈话。

《跨越星辰——共和军发展史;第一部:地球战争时代;第一卷:国内革命战争;第五分卷:亲历与自传(节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