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折锦春> 第233章 黎明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 黎明前(2 / 2)

提着裙摆,秦素小心地探出身子,迈下了那深邃的地洞。

在那个瞬间,她忍不住便想起了那家“飘香茶馆”。

那是她早便与傅彭约好的会面之处。

秦素的唇角弯了起来。

那还真是一处极好的约见之地,一如这所败落的道观。

于秦素而言,这两处地方,以及开在东来福大街的垣楼,连接起来的,便是一条秦氏的生存之路。

那是由她自己亲手打开的,通往明天之路……

**************************

黎明前的天空,黑得如同墨色浸染,不见半点微光。

雷声仍不时响起,闪电却不似夜半时那样强烈了,只在云层中偶尔隐现,似是有一个执掌灯烛的巨人,在那浓云之间不停穿梭。

余震已息,然城中喧哗却仍未平,各家各户点亮的灯火,映出了漫天黑沉的云色。

直若天地将毁的末世。

薛允衍负手立在廊檐下,望着远处黑压压的天际,淡静的眉眼若远山、似空谷,悠悠散淡,不见情绪。

“似是过去了。”薛允衡的语声传来,清悦如昔,却又含了一丝隐约的悲悯。

在这一刻,他的心绪委实有些复杂。

他在想东陵野老留下的信。

薛允衍拿到的第一封信,令他们找到了那块丢失的人皮。

邹益寿确实十分精明,居然想到将人皮藏在了上京城中最大的伎馆——芙蓉馆中,也不知他是如何做到的。

那块人皮被细心硝制过了,装人皮的匣子里还放着石灰与冰片,以防腐烂,而在人皮之上,是以以针刺浸了朱印,刺下的一封上表血书,并记下了藏证据的地点。

“这份上表血书,应一年以前刺的字,上头的印迹已然深入皮肤里层,难以磨灭。”段马在查看了那块人皮后,如是说道,说罢便又指着那人皮下方的一小段话,那一处的刺字,是藏下证据的几处地点。段马解释道:“这些小字则是才刺上去的,最多不过半个月,朱印尚新,皮肤下亦无渗透。”

“一年前,正是郑益寿集齐所有证据之时,彼时他自知此事凶险,故在胸口刺下上表血书,以示决心,亦是为了保密。”在看到了那块人皮后,陈先生很有些感慨,捋须而叹:“他可能还想再留些线索,以使我们寻到这块人皮的。只可惜,未曾来得及。”

白先生亦同意这个说法:“应是如此。他于城门处跌了一跤,很可能便是故意的,就是在给我们指路。那时的他可能意识到,他逃不出上京城了。”

白先生乃是薛允衍门下谋士,亦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物。

两位先生说完了各自的看法,便对视了一眼,面上不约而同地有了些许扼腕之色。

邹益寿确是人材,更难得的,是他的坚忍果断,对自己也能下得如此狠手。只可惜他人单势微,终不能成事,实在令人惋惜。

“先寻物,再救人。东陵先生,果然高妙啊。”思及前事,薛允衡微叹了口气,狭长的眸子里,有着平素少见的郑重。

他缓步踱至薛允衍的跟前,负了两手,望着东边天空堆积的浓厚乌云,似是有些出神,良久后,方问:“那些证……东西,收齐了?”

“齐了。”薛允衍说道,视线投向远方,悠远而空茫:“郑承尉极小心,也颇有些手段,藏物之处遍及符节至上京这一路,还设了字谜,若非我姓薛,只怕还拿不齐。有些事,还是符节与夏成虎会面之时发生的事,他都写进谜面上去了,算得极精。”

论及正事,他的话便明显多了些,唯表情淡漠,似是无所用心。(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