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节(2 / 2)

钟荟盯着卫十一郎吃完梅条,过了一番眼瘾。

她何尝不知道这是饮鸠止渴,刀尖舔蜜?多看一眼,别离时便多一分不舍。钟荟心里想着再看一眼,却是看了一眼又一眼,每看一眼,便仿佛有人撒了一把砂在她心里,令她涩涩作痛。

与卫琇道了别,离上课还有大半个时辰,常山长公主大约又去四处勘察地形了,钟荟便去书房找他阿翁打抽风。

钟荟将她阿翁新近收来的玩器骨董和竹简帛书都检阅了一遍,没找着什么特别想要的,便从架子上取了册古谱,箕踞在白貂褥子上,面前搁了张棋枰,有一搭没一搭地打谱,心思却已经飘到九霄云外去了。

今日孙女一来,钟熹便看出她心不在焉,不过这孩子愿意说的时候不用他问,竹筒倒豆子似的便全说了,可要是她不愿倾吐,任凭谁也休想撬开她的嘴,他只能耐心地在一旁等着,不时将她放错的棋子摆回正确的地方。

“阿翁......”钟荟突然郑重地唤了一声,像是下了莫大的决心。

钟熹等了半天没等着下文,只得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钟荟笑了笑,摇摇头,有什么好问的呢,若是她死皮赖脸地去提,卫十一郎自然是会娶她的——她救过他一命嘛。可她并非真的屠户女儿,上辈子她生于世家,长于世家,比谁都清楚她和卫琇的天渊之别。

“是在姜家遇上什么事了么?”钟熹见孙女神色异样,终是放心不下。

钟荟挤出个笑容道:“无事,老太太他们都很好。”

“上回你姜家阿兄设宴......”钟熹面有难色地旁敲侧击道,这些话本该由她阿娘与她商量的,无奈儿媳还在番禺,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只得由他这个做阿翁的勉为其难越俎代庖一次了——姜家显然已经开始替孙女物色夫婿了,若是此事不问,待亲事定下了,便没有转圜的余地了,他们心里再急,毕竟孙女如今已是姜家女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是全然不能置喙的。

“阿翁——”钟荟红了脸,嗔怪地看了他一眼。

钟熹也有些难堪,无奈地捏了捏眉心道,“阿翁也不同你绕弯子了,那日来的有哪些人家,是哪房的公子,你让阿翁心里有个底。你眼下在姜家,婚事有长辈作主,阿翁和你耶娘鞭长莫及,可好歹能叫人去外头打听打听家中情况,人品如何。”

“阿翁,我不想嫁人......”钟荟拿棋子敲了敲棋枰,闷闷地道。

“莫说这种孩子气的话啦,”钟熹心疼地摸摸叫她敲出来的小坑,“即便你阿娘允了,你姜家阿婆和父母呢?他们能答应你在家里留一辈子么?”

钟荟一想姜老太太那气急败坏的模样便默不作声地摇摇头。

她原先对出嫁没什么期待,可也知道拖不了几年便要出阁的,左不过矮子里拔将军,挑个性子温良人品可靠又门当户对的人过日子罢了。然而如今她心里放进了个阿晏,一想到要与旁人共度余生,光是展望一下便觉不寒而栗了。

索性去当个女冠算了,她心道,可又怕说出来伤了长辈的心,只得替中熹研了墨,把那日在姜家花园里相看的公子一个个同她阿翁交代了。

她说一个,钟熹便用笔记下来,末了突然没头没脑地道:“你这些时日经常出入茅茨堂,应该见过祁源了吧?”

钟荟半晌没反应过来这祁源是何方神圣。

钟熹一见孙女这模样便知那弟子没入她的眼,只得道:“寒门子弟,身量挺高的,才学也很不错,平日里有点沉默寡言,想起来了么?”

钟荟在记忆中搜了一圈,依稀有这么个人,再一想,那回为难阿晏的不就是此人么?

钟熹见孙女脸上终于有些反应了,忙问道:“你觉得他如何?”

钟荟忿忿地一挑眉:“不如何!”

说得如此斩钉截铁,看来这个是没戏了,钟熹在心里叹了叹,这祁源的父亲原是钟家门客,虽出身寒素,却博闻强记,才学兼人,可惜早年随钟熹外放巴蜀时染上时疫而亡,留下孤儿寡母,钟老太爷一直命家下人照拂着。这孩子天赋不下其父,也很刻苦,性子孤傲些,心性却不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