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节(2 / 2)

“怎么换了身衣裳?”钟荟向来心大,换了往日还不一定能发现,这日难得灵醒。

“席间不小心洒了汤羹在衣襟上。”卫琇如实答道。

泼汤洒羹都是惯用伎俩,钟荟如何不知,一想到房氏回来的时机,柳眉一竖:“那姓房的找过你了?”她自是知道阿晏不会做什么,可一想到那搔首弄姿的妇人便浑身发毛。

卫琇心里坦荡,便把今日的来龙去脉报与夫人知晓。

钟荟听到房氏当卫琇的面私会继子一节已经火冒三丈,按捺着冲天的怒气听下去,那厚颜无耻的妇人竟开门见山地勾搭她夫君,半句也听不下去,直接将他扑倒摁在车厢壁上,拿嘴堵了上去。

卫琇没想到她那么大反应,一时有些发懵,回过神来钟荟已经解开了他的腰带。

卫琇猜到她要做什么,不由大吃一惊,压低声音道:“我还未曾沐浴。”

“早上出门前才洗过。”钟荟不以为然道。

“回家只有两条街,很快便到了。”卫琇一边说一边努力把她往下扒拉。

钟荟一撩车帷,探出头对舆人道:“阿田,绕着临淄城转一圈!”

“车厢狭窄,会硌疼你的……”卫琇坐起身劝道。

“哪来那么多话!”钟荟跨坐在卫琇腿上,将他再次往厢壁上一推,“我不管,现在就敦了你!”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先更新了,明天看情况,可能会休息一天,到时候预告~

第157章 争利

钟荟尝到了甜头, 一鼓作气又设了两场花宴,下帖子将全青州有头有脸的贵妇名媛请到府上, 光明正大地薅了一把又一把。

短短几日,刺史夫人穷凶极恶的名头便在青州世家女眷中间不胫而走,他们嘴上不说,却都心照不宣, 这姜氏祖上不愧是穷家小户出身,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 不免又叹惋卫使君出身华胄, 却在娶妻一事上犯了糊涂,栽了个大跟头。

不过腹诽归腹诽, 说到底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卫刺史新官上任,有的是上赶着巴结又苦于无门的,卫夫人大肆敛财, 虽说有点不好看相,但是此举倒省却了许多人的麻烦, 甚是体贴周到。

至于赈济灾民, 谁都没当真——刺史府外支起的粥棚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难不成还有人来查刺史夫人的账目?

等到一石石的粮食抬进卫府时,有些人开始回过味来了, 这位新刺史与贪财好贿中饱私囊的前任不同,若不是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便是所图不小。

卫琇和钟荟不管旁人怎么揣测, 手上有了钱,便开始紧锣密鼓地采购米粮。

前一年青齐屡遭天灾,官仓中本就没有多少存粮,蝗灾那会儿就告罄了,几大米商联手坐地起价,将粮价翻了一番有余,陶谟虽贪鄙,倒也不全然是尸位素餐之辈,裴霄将他放在这个位子上,也是希图他能有所作为。只是那些大商贾背后不是世家便是王侯,利益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在不是他杀得动的。

陶谟持节都督青州,得杀无官位之人,再三斟酌后决定杀鸡儆猴,拿一个后台不那么硬的小米商开了刀,不料却引火烧身,直接叫人把他私吞赈灾款和贪赃纳贿的证据捅到了天子眼前。

有了陶谟的前车之鉴,钟荟也不与这些米商抬杠,随行就市地购入数百石以解燃眉之急,同时私下命部曲前往吴兴会稽一带采买米粮,以舟船运至青州——上一年青兖欠收,江南却未曾逢灾。

数百石贵价陈米陆续煮成稠粥舍给了灾民,江南的米粮也到了东莱港口,第一批便有十来艘大海船靠岸,卫府数百名部曲私卫齐齐上阵,指挥着船工将粮食卸下——第二日这批来自江南的稻米一部分出现在刺史府门口的粥棚,一部分流入了牛马市的一家新米铺,这铺子门面窄小,位置偏僻,十分不起眼,可瞎子都看得出来东家是谁。春熟早稻要价比那些个陈米烂谷还低三成,不出半个时辰,闻讯赶来的临淄百姓便将铺子堵了个水泄不通。

城中最大粮商背靠的便是陈氏,如今陈家与刺史府勉强算盟友,遂按兵不动,刘、张这两个当地望姓却坐不住了,延挨了三五日,终于还是相约往刺史府兴师问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