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法师伊凡> 第5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节(2 / 2)

这里的海拔差不多有4300多米,水的沸点甚至不足85度,如果不是因为论文需要,打死封敬亭他也不愿意来这个鬼地方。

倒是有好几个女同学,听说这里的温泉不错,都还打听怎么过来,不过听说封敬亭说自己刚来就住了一个星期院,就纷纷打消了主意。

这大概就是物理学对人考验吧,不仅仅是在智力上,还是在身体上,因为观测条件的需求,最好的望远镜往往都设在最偏远的地方。

羊八井天文观测站是大概算得上是中国观测条件最好的天文观测站,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空气纯净的就像雪山顶上的雪花,这里有中国和德国最新合作建设的亚毫米波常规天文望远镜,也有效果最好的宇宙射线实验大厅,在这个海拔,来自地球的背景辐射被大幅度削弱,观测宇宙射线的效果比在低海拔区域要好的多。

封敬亭是一名很普通的高能物理硕士生,宇宙射线作为高能物理始终关注的重要一块,在研究天体物理、粒子物理方面始终占了很大比例,一方面,人类想尽办法研发大型的对撞机,重复的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撞击,验证着一个又一个的猜测,另一方面,物理学家也不放过宇宙射线这个“天然”的对撞机,许多高能的射线携带的能量比人类加速器中达到的能量要大的多,而且这些撞击都是免费的,当然,也是随机的。

观测站主要就是搜集某些特定超高能射线因为撞击产生的次级粒子,这些次级粒子也会继续撞击继续产生更次级粒子,如此下去,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粒子群,这个现象被称为“广延大气簇射”,研究这个现象是当前物理学很重要的前沿课题。

封敬亭的博士课题就是关于粒子束的来源和形成过程,这个课题是导师帮他筛选的,按照封敬亭的想法,这个课题其实更接近天体物理的范畴,但是对撞机的实验是在是太难申请了,封敬亭不得不对现实暂时妥协,于是就来到了这个鬼地方。

他要做的就是尽量多搜集高能粒子束的产物资料,并在已经确认的天体中,合理的假设这些粒子的来源,可能的天体结构,反应模式,当然,整个细节的推导也要做到非常精致,让人无可反驳。

这个过程还算有点意思,封敬亭感觉上就好像自己根据上帝造物的痕迹,来推测他老人家造东西的细节,这个过程更像是猜测,比如人观察到地上有一滩水,完全可以假设是下雨,地下水,冰块融化,露水聚集……前提是你想尽办法说服别人相信你,所以你就得有数据和理论结构,形成一个看似完美的证据链,许多理论性的论文其实就是这些东西,其实真实的情况往往会让人目瞪口呆,或许这摊水仅仅是谁家的小狗随地大小便,而你正好感冒了而已。

羊八井天文观测站算起来还是一个新站,正式的数据记录才开始了几个月,但是记录的数据已经非常充足了,一方面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另外也有一部分因素是这个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的项目,受到的关注很大,封敬亭一边看着电脑上磨磨蹭蹭的分析读取过程,瞥了一眼剩余时间,大概还需要好几个小时,其实大多数时候就是这种等待,每次这个时候,他都会打开邮箱,搞搞自己感兴趣的小玩意。

封敬亭熟悉的登录了一个网站,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在密密麻麻的英文条目中,筛选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得益于读硕士的时候曾经参加过lhc的一个实验项目,他有一个账户能够在lhc的网站上下载自己想要的实验或其他观测数据,这个网站就是专门为高能物理学家准备的,大家平时都在上面交换、共享研究资料,lhc的最新实验数据也往往都在里面,不过因为数据量很大,大家都是自己编算法,由网站提供计算资源,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哎,物理学总是需要等待。

他这次是为了帮别人一个忙,这次的下载的数据是一个学弟的毕业论文需要的,他没有账号,所以就找上了他,听说他的论文是跟宇宙膨胀有关的,想到这里,封敬亭摇头笑了笑,研究这东西看起来真没什么意思,宇宙实在太大了,不管是空间尺度还是时间尺度,研究它膨胀还是缩小,膨胀的快还是慢,都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最多只是为科幻小说提供点素材罢了。

比起这一点,高能物理就强的很多,不说远的,只说人类要是能掌握聚变反应的尺度,实现持续大规模的商业使用,就算太阳突然消失了,人类也能靠地球上的水活到星际移民的那一天。

宇宙膨胀方面主要关注的数据大多来自著名的哈勃望远镜,当然,一些重要的次级指标,比如哈勃常数之类,都随着原始数据免费附送了,也好给下载者一个参考。

在把数据压缩发送前,封敬亭大概看了一下数据,一大串,按照观察时间划分,大概都是同一个数字,后面跟着一大串小数点,小数点的前几位数字也都差不多,只有后面开始出现混沌一般的混乱,封敬亭知道引起那些混乱的原因有很多,观察精度啦,计算机精度啦……反正都是这些东西。

数据文件的最后有一句英文提醒:“因为不明原因,一下这几天的观测数据可能有误,希望使用者慎重考虑。”

这句话下面跟着几个日期,封敬亭大概看了一下,都在这个月,连续好几天,时间段也都标示的很明显,换算成北京时间大概是9点到12点之间。

封敬亭没怎么接触过哈勃那一块的数据,所以对这些偏差也不是很了解,不过根据他的了解,他也知道像哈勃那么备受重视的科学观测仪器,在技术上是不太可能出错的,更何况是连续数天的错误,这个提示让封敬亭的好奇心上升了起来,在科学界,一切正常是最让人无聊的,偶尔的不正常才显得有趣,因为那通常是一些未知的东西。

哈勃常数是测算宇宙膨胀速度的一个常用指标,众所周知,宇宙膨胀最关键的证据就是人类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所有的恒星都在远离我们,因为这种远离形成光学上的多普勒效应,所有的光都有红移现象,而哈勃常数就是根据被测光线“到底有多红”来反向算出远离速度,一般来说,这不是一个定值,往往根据观测对象的不同而出入很大,封敬亭这次下载的数据全都是以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a座为目标测定的,这颗星星距离我们大概4光年。

封敬亭给自己的电脑上也复制了一份,把原来那份给那位学弟发送了过去,然后他打开文件,随手从lhc网站上搜索了几个实用的分析软件,装载上数据。

时间一分一秒的度过,笔记本的反光在封敬亭眼镜上不断的闪烁,大概半个小时后,封敬亭揉了揉摘下了眼睛,揉了揉太阳穴。

封敬亭看了这么久,不是因为数据晦涩难懂,而是他有些难以接受,如果这些数据真的不是因为技术原因——封敬亭现在几乎就断定肯定是技术原因,只是还没查出来而已,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宇宙在变大的同时,还会间断性缩小。

在那几天的异常数据中,在某个瞬间——几乎是不可测的时间段里,哈勃常数停止了增长,反而缩小了一点点,这一点点是非常小的一点点,几乎接近精度的极限,但这仍然不可忽视,要知道,这不仅仅是量得问题,更是质的变化——距离在缩小!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宇宙就不是之前人们想象的纯粹是一个在不断膨胀的气球,这这中间肯定要加上一些东西——比如一根针会固定的给这个气球放上一点气,多余的气球就从这个洞里流失了出去,这个理论听起来非常让人难以接受,虽然原先的膨胀理论也不见得受人待见——在这种宇宙的尽头,是无穷无尽无意义的热寂。

封敬亭登上了网站,看看相互讨论的部分——果然,关注这部分数据的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许多被这个消息震动的科研工作者都在上发牢骚,他把自己的想法了一下,发了个帖子,很快就有了回复。

“我们就等着那帮家伙出来乖乖认错吧,也许他们新招的技术助理是个金发美女,上帝,或许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让大家接受这个可笑的错误!”这听起来是标准的美国想法。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接受这个事实,如果硬要说数据没错的话,那唯一的可能是中国人正在制造黑洞——连续好几天都在制造,不过最近他们停了,可能是因为他们玩腻了,因为根据数据我计算出,空间缩小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大概就是大概在中国南方一带——我们是不是该赶紧去看看地球上有没有少了一块。”

……

☆、第九十六章 异想天开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kl3300 书名:法师伊凡

“脸再小一点,对……”“眼睛没这么大,下巴还要尖一点。”伊凡一边回忆,一边在屏幕上指指点点,很快,曾经见过的那个人脸开始清晰的浮现出来,大概修改了一些细节之后,伊凡打了个响指:“就是他了。”赵真雪把这个文件单独保存了一份,顺便又复制了一份发给了陈一明。回过头来,赵真雪看见伊凡正在看着他,疑惑道:“怎么了?”“我还以为能马上查出来呢。”伊凡笑笑,“还要等多久?”“怎么,不耐烦了?系统只有在所里才能用,我这里查不到的。”赵真雪解释,“大概等半天左右吧,对了,你不是有预言的法术么?”“离得太远了。”伊凡说道,“我试过,法术也给了他的方位,但是……”如果是记住了容貌,那针对这个人的预言就会容易上许多,赵真雪挨个排查之后,伊凡就自己对着记忆中严恪的脸用了预言术,这次预言术并不是毫无结果,他得到了一个方位——在下面!当时他吓了一跳,以为对方就躲在楼下哪个房间里,赶紧用空间之眼扫描了一遍,但是一无所获,仔细思考了一番,他用“得偿所愿”顺手拿过一个地球仪,然后顺着预言术的方向在地球仪上画了一道切线——哦,那里是美国!伊凡的尝试也就到此为止了,他不是没有想过去美国再用一次预言术得到更准确的信息——这对于伊凡来说并不是很难,不过赵真雪坚决不同意他这么做,一想到伊凡出现在美国大街,她就忍不住想到那些最极端的事情上去——事实上,伊凡虽然表面上适应了地球的生活,但是骨子里,还总是以外人自居,跟赵真雪说话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用“你们地球人……”等类似的语句,而且许多观念还是保持他原有的一套,他唯一对地球感兴趣的大概就是图书馆里的那些东西了。黑客的事情对伊凡来说或许好奇的成分更多于麻烦,就比如赵真雪提到过的行为分析,伊凡就很有兴趣,这种能在不知不觉中窥探自己的技术,受到伊凡不小是的重视,跟赵真雪聊完之后,他还去查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在他的思维中,只有法师是自己真正的敌人,每一种能对付自己的武器,自然也能用来对付其他的法师。他不敢保证地球上只有一个法师,就算现在只有他一个,他也不敢保证将来不会有别的法师再来,作为其中的一员,他清楚的知道法师都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如果让他们发现地球这个地方……用地球人的话来说,和平只不过是两次战争之间的间隔时段而已。……在等待的时间中,伊凡并没有闲着,现在他有一大堆计划,既然比重排前的暂时需要搁置,那就启动新的好了。伊凡下午去了基金会总部——自从他的头衔从投资助理转变成投资顾问之后,他几乎没有来上过一次班,但是每个月的工资还照发,听赵真雪说负责人事的经理已经偷偷打过很多次小报告了——人事经理是一个三十多岁得中年女人,有过不少大型基金的管理经验,对于伊凡这种白拿钱的人,她有义务提醒理事长他的糟糕表现,不过奇怪的是每次赵真雪都是摇摇头,把这件事情搁在一边。伊凡走进大门的时候,正好碰见人事经理从陈雷的办公室出来,陈雷现在有副理事长的头衔,赵真雪不在,所有的事情都由他处理。伊凡让过路,然后走进门,进门之前,他听到那女人轻轻的“哼”了一声。“哦,好久不见,你怎么来了?”陈雷有些诧异,平时都不太能看到伊凡出门的,上班2个月,除了看书还是看书,有时候和刘妍一起玩几分钟游戏,之后又是看书,平时见面连话都不太多说,基金会人员丰富起来之后,他也不见伊凡跟其他同事有什么交集,有时候大家提议一起出去聚餐、ktv之类的活动,他也从来不去参与,如果不是伊凡的年龄和身价,陈雷几乎以为他是在准备高考……用刘妍开玩笑的话来说,他的学习态度应该录下来,去给高三冲刺的学生当励志片。陈雷正在低头翻阅着人事经理刚刚送来的工资表,周风的名字被排在第一个,陈雷知道她的用意,不过没说什么,老板自己喜欢给自己发工资,那也没什么关系。看到伊凡进门后,陈雷在桌子上按了一下:“送杯茶进来。”“有些事情想咨询你一下。”伊凡一手还拎着一个方方的男式单肩包,穿着很休闲,看起来像是出门旅游的人,坐下来后,他看了一下四周,比起公司刚刚开始的那个保安室,这里算得上是一个很正规的办公室了,玻璃幕墙,真皮靠椅,边上有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文件。书架旁有一个衣服架,陈雷的西装还挂在上面。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员工走了进来,给伊凡倒了一杯茶,陈雷挥手让她出去了。“直接说好了。”伊凡的客气让陈雷还是有些不习惯,这样看起来,似乎他才是老板,而伊凡看起来就像一个来推销什么东西的推销员。“我想订做一样东西,只是不知道去哪里才买得到。”“你要做什么?”陈雷有些奇怪,现在还有什么东西是买不到要定做的,不过既然赵真雪吩咐伊凡如果有事情可以找他,一句话,陈雷负责所有能用钱解决的事情,而买东西当然属于其中的一部分。“图纸我都带来了,不过可能有点大。”伊凡说着,来开包的拉链,从里面拿出厚厚的一叠纸,他拿起纸大概看了桌子比划了一下,最终还是蹲下来摊开在地上,然后不断的展开。陈雷这才发现这叠纸只是一张叠起来而已,伊凡铺开的时候,他能看清楚纸上的蓝色线条,以及到处都标注的数字,看起来是一个什么东西的工程图纸。他一边关上窗户防止风吹起图纸,一边帮忙把纸张铺平展开,在角落里还找了几本书压了一下。“这是什么东西?”等图完全展开站了房间大半的空余面积之后,陈雷纳闷道,图纸上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游乐园的那种摩天轮,又有点像一个超大的自行车轮胎,对,自行车轮胎,游乐园的那种摩天轮仓位是分开的,但是这个东西边上的那一圈是连着的,很像一个轮胎的模样。“这是侧面图,我这里还有其他的几张。”伊凡说着,从包里又翻出一叠小的,正常的a4大小的纸张,陈雷匆匆浏览了一下,刚刚建立起来的轮胎形象又打消了,从一张正面俯视图来看,这个东西其实更像是一个大滚筒,地上摊着的那一张只是这个滚筒的一个截面而已,整个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圆柱形。大概的指标,陈雷扫了一眼,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半径几乎上百米,圆柱长度竟然有近千米之多!他大概想象了一下如果这个东西在现实中的比例——如果把这个圆柱形立起来,大概相当于三四个摩天大楼的高度,这东西的直径有两百多米,光是底面积就得三万多个平方!陈雷一下子就被这个概念给击傻了,他一边翻着手里的资料说明,一边心里盘算着,过了很久,确定了好几次自己没有看错单位,才小心的问道:“这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虽然资料上写了很多,圆柱形内壁表面被分割成许多小小的圆弧房间,这个东西可能的功能,其实并不难猜,不过陈雷还是抱着一线希望 。“住人。”果然!“你是说,这是一栋建筑?”说话间,陈雷又忍不住看了一遍地上的图纸,不像啊,建筑图纸没听说过还有剖面图的,更何况轮子中央还有一个大洞,那是什么?一根大柱子吗?伊凡大概想了想,点头确认:“也可以这么说把,一栋建筑。”在他的想法中,这个东西就是给人住的。“可是目前世界的最高建筑也只有五百多米!”陈雷忍不住提醒道,而伊凡拿来的这个东西长度足足是这个高度的一半,伊凡不会是打算造一个躺着的建筑把,不过这又怎么解释那些房间都是贴着圆弧排列的……超高层建筑不仅仅是堆积木一样把东西堆上去就行了,古代人用这个方法玩玩金字塔还行,现代建筑……虽然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凭着常识陈雷也知道,每往上多造一米,需要多少技术含量,不仅要考虑地基是否足够牢固,还要考虑当地气候,采用的材料……现在地球上有没有这样的技术储备还很难说。“这个我知道,不过我们可以先在地上造好部件,然后把它们拼起来”伊凡打着手势解释,“我准备找航空铝材做这些东西,这样会轻便很多。”“你真是聪明,造好之后是不是还得把它竖起来。”陈雷看伊凡的眼神已经近于讽刺了,这个老板不是读书读傻了吧。“不需要,就这样让它躺着就行了,唯一的麻烦是动力……”

☆、第九十七章 进展

“不行。”陈雷摇头,都不用去找建筑专家,他就可以替全部地球人回答这个问题,“太高了。”

“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先造一部分,比如先造100多米……”伊凡低头指着图纸解释,“到这就……这样的话,结构上都是可以分解的,只需要在这里……”

“不行!”陈雷还是摇头。

“为什么?”伊凡忍住侦测陈雷意识的冲动问道。

“你刚才说要用航空铝材来造这个东西?”陈雷问话的时候,嘴角抽搐了一下,他也是刚刚想到这个问题。

“对,我查过,这个材料比较轻便,强度也够……”

“你知道这个东西卖什么价钱吗?”陈雷几乎是在冷笑,冷冷的嘲笑。

伊凡愣了一下,皱了皱眉头:“很贵?”

“非常贵,你这是在用造飞机的材料造房子。图纸你可以留一份给我,我会联系一些建筑学的专家帮你看看,不过……我还是想问,你造这个东西到底是准备干什么?你不会是想搞房地产吧。”

虽然这个建筑看起来不是很现实,但是仅仅从它的轮廓来看,感觉还是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的美感,外壁非常光滑没有修饰,所有窗户、设施的朝向都是指向桶的圆心,这一点非常少见,就好像通常体育场的那种设置。

不过美归美,如果想用这个东西赚钱,估计难度不小,先不说建筑上的技术问题,只要看看桶中间大段的空隙,就知道这个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并不是很高,从经济角度来讲,效益不会很好,高度虽然是一个优点,但也是缺点,过高的高度意味着高层人员居住成本的上升,光是电梯……

陈雷毕竟是学经济的,一动心思就不自觉的往钱上面凑。

“哦,不是,”伊凡摇着手“我不准备拿这个卖钱。”

“至于成本……”伊凡为难的叹了口气,在来地球之前,他也没有想象过这样大的工程,大概是地球上许多现实刺激了他吧。这个东西其实并不复杂,看过一些科幻小说,结合一下自己的实际,稍微学一点工程绘图,就能搞出这个东西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