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法师伊凡> 第10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节(2 / 2)

在新闻发出后三个小时不到,所有的超市和商店,意识网通讯器在第一时间就已经销售一空,50万只存货在纽约所有超市长长的队伍面前,如同焊枪下的水珠,还没看清楚形状,就已经被蒸发的消失不见,意识网通讯器缺货的标志牌就在每一家超市的门口挂了出来,许多不太明白这起事件的人,看着超市外排排起的长队,都有些诧异的问:“又有哪家银行倒闭了?”

就在这新闻登出的当天,意识网的用户由之前缓慢增长不到一万名,发疯一般的飙升到四十多万,如果不是因为熟练的限制,李立天相信,这个数字还能再扩大十倍,不,一百倍,甚至一千倍!李立天深深的知道,新闻对人们的影响力又多么巨大,不要说这种可以验证、经得起考验的真实素材,就算是完全狗屁不通的谣言,在普通的人群当中也有很大的市场。

大量蜂拥而入的、情绪激动的用户让原本略显平静的意识网彻底变成了一锅沸腾的意识海洋,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隐约体会到这种变化,当然,对这种变化最敏感的,除了伊凡,可能就是林泉了。

激动,兴奋,莫名奇妙的心情亢奋,就跟之前看到非洲人的生活一样,林泉深刻的体会到意识网对每一个人的影响,这种情绪他不是很陌生,这是一种融入集体的强烈归属感,就好像高中第一次军训一样,最后结束每一个方阵走正步阅兵的时候,抬头看到国旗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对,这就是集体的力量,一种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最朴素的感官体验,对,对现在的林泉来说,这仅仅是感官上的一种体验而已,他不排斥,当然,也不会让这种感觉完全凌驾并支配自己的全部。

这个自信,林泉还是有的。

不过,这或许仅仅是针对他个人而已,而对于意识网的其他用户,这种感觉,或许就不能仅仅用体验来说明了。

林泉工作的内容现在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前几天刚刚产生影响的那些非洲人生活画面在这股潮流的稀释下,早已经变成了意识网的小部分,李立天担心的问题已经被证明完全没有必要,这些东西充其量都只是一时的感官而已,就好像人去屠宰场看到被杀的动物,或许当时会有些不忍,但是回到饭桌,他还是照样吃肉,就林泉个人的理解,意识网只不过是把这种个人思想上的细节放大了而已,或许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但本质上都没有改变。

这些意识的出现,让原本“丰富多彩”的意识网一下子就变得单调起来,以前大家在这个网络上分享生活,但是现在,似乎受到这些教徒的影响,逐渐开始“自律”了起来,以前随处可见的许多比较世俗的画面,现在出现的频率似乎变得小了很多,这种“自律”在林泉看来也不完全是好事,

在这些刚刚涌入的信息中,出现最多的画面就是十字架,上帝,天堂,最虔诚的信仰,以及发自内心的膜拜,在新加入的这些用户当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原先的基督教或者天主教教徒,意识网似乎已经被他们理解成上帝的杰作,是一种用于沟通神和信徒、或者信徒之间的工具。

在跟这些“新用户”的交流中,林泉还发现许多信仰的狂热的人,他们说愿意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上帝,也就是说,百分之百的共享给意识网,说实话,林泉对这些人毫无好感,后退一万步说,即使上帝真的存在,难道他这么辛苦的费力把一个人造出来,就是让它回归自己?

林泉拒绝了他们的这些建议,伊凡跟他说起过,关于共享比例的事情,当时令他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句话:“比起海洋,我更喜欢山峰,因为海洋永远不会有他自己的形状!一滴水妄想靠蒸发自己达到山顶,但即使是到达之后,他还是原来的那滴水吗?”

☆、207 机会

伊凡对意识网的态度,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对工具的要求,只要能足够使用就行,而这一点其实从一开始数千人的小规模状态就已经完全足够了,过高的比例在他看来,除了方便“维持统治”以外,没有任何好处,一个赵亮的身体对伊凡而言已经足够使用,赵亮的身体仅仅是作为他在生活中的工具而已,他不需要太多这样的工具。请记 住我】而现在随着意识网的快速增长,提高比例就更显得无关紧要,现在魔法的基础提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能使用的,安娜说她最近正在培训一群“会魔法的保安,”甚至还有“会魔法的工人”,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

日华的仓库在第一时间就被搬空了,甚至连那些流水线上刚刚下来的产品,也被李立天迫不急大的传送到美国,与此同时,美国的这股“意识网”旋风也很快刮到了中国,一些消息灵通的宁州人意外的发现,宁州的超市内竟然直接有这种东西卖!价格甚至比在美国还要便宜,真是太好不过了,买过来再邮到美国能赚好几百美元呢!

这毕竟是一个商业社会,市场规律永远存在,很快,李立天就尴尬的认识到,意识网通讯器的销售似乎出现了一些原本根本就没想到的问题——大量的货物投放到市场,被抢购一空,但实际上的用户增长却远远低于先前的比例,之前50万只通讯器给他带来了三四十万的用户,但是现在,仓库存货进百万全都销售一空,但这个数字增长的速度却开始异常的疲软起来。

一开始因为忙,李立天还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不过在中午的时候,路过生产车间,看见有员工正在一大把一大把买自己生产的产品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问题说穿了只是一句话——意识网通讯器价格卖的太低了,远远低于他的实际价值!

李立天看到的这种现象,已经是销售严重失控的征兆,他也是没想到,就在一夜之间,原先只值几美元的便宜货,在黑市上一度达到数百美元,甚至上千,在一些超市里,开始出现很多专门守在通讯器柜台面前的人,只要货从库里上架,他们就立刻会不由分说的全部买回去,然后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转卖给那些真正想买的人。

李立天的网上商店订单在数小时内已经达到上百万,不过似乎因为服务器拥塞的问题,暂时他看不到具体的数字……

这些意外的情况都是李立天原先没有想到的,也是原先那几个mba没有想到的,或许他们预计到意识网会很火爆,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会火成这个样子,这个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小玻璃壳子的东西,在外人看来已经是价比黄金。

李立天立刻召集了他手底下的管理团队商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立天这边是出于亏损状态生产,但市场那边的价格却已经高的离谱,在美国的一些富人区,一块意识网手表甚至已经卖出一台苹果笔记本的价钱,毫无疑问,中间的利润都被那些超市的二道贩子给赚走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李立天不关心这些利润,但重要的是,现在这些二道贩子也不准备再卖了,因为市场一天一个价,有些资金充足的人开始观望起来,他们想等价格更高,再高,高到定点的时候再卖。

原来做出低价销售的策略是因为李立天希望能够尽快铺开销路,把意识网尽快普及到用户的手上,但是现在,这种低价可能反而会妨碍到意识网最终的流通,因为价格的因素,让囤积通讯器成了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投资,这就跟古代发生饥荒但粮食却难以流通一样,在这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巨额利润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唯一的生产商,有很多处理的方案,不过通常也就是两种,第一种就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提价,价格是需求的杠杆,市场需求既然这么庞大,而产量目前还只能固定,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价格来抑制需求,当然,这种方法好是很好,对生产方很有力,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渠道,不过就是对最终消费者而言,商品的价格会较高,在需求的压力下,意识网通讯器肯定会成为一种中高端的商品,不过李立天有些担心,伊凡会不会同意这样的方案,毕竟在他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有些“理想主义”的人,而这个方案就好像他是在拿魔法卖钱一样,李立天有些担心伊凡不会同意。

而第二个选择则相对有些复杂,而且吃力不讨好,那就是由厂家亲自来维持整个销售渠道,在维持目前的价格不变,维持亏损的同时,还需要投入相当一部分力量来建立销售渠道,而且在最终卖出的时候,同样无法鉴别哪些人是过来倒卖的,哪些人是真正需要的用户,这是一种违反市场规律的行为,一般来说,只有国家层面能够有力量做类似的事情,而目前李立天拥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日华厂,以及几个mba组成的经济团队,人力上的储备远远不够。

李立天把两种方案汇报给伊凡,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伊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种,用他的话来说:“有钱的人先于没钱的人买到一些东西无可厚非,不必刻意追求公平,况且,我们还可以用这笔钱更快的投资生产,这也是你们这个世界的经济规律,我并不反对用魔法赚钱,更何况我们还可以用这些钱来做更多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于是,一个小时后,李立天向所有的渠道商都提供了新的价格报表,在这个价格单子上,原先定价最高不超过10元的产品,被陡然拔高了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即使是最便宜的意识网手表,定价也达到近千元,而这个价格几乎就能买一台比较好的手机了,而那些卖到国外的,价格可能还会更高。

这个定价策略刚刚一推出,就立刻受到了许多人的怀疑和非议,一些媒体的评论机构直接把这种行为称之为中世纪的“赎罪券”,在那些没有体验过的人看来,这种风潮极有可能就是一些宗教人士搞出来的噱头,一块小小的手表就能见到上帝?开国际玩笑也不是这么开的。

而价格的提高,也让很多原本准备跟风买的普通收入人群暂时放弃了打算,毕竟原先的价格即使是对于乞丐,也是无关痛痒,但是现在一夜之间上涨了几十倍,没有人能够在心理上接受,不过即使如此,新上市的通讯器还是被抢购一空,因为意识网的效果已经有很多人体验过了,这世界上肯为了体验新奇而花上几百元的人始终还是大有人在。

日华的财务报表上,第一次出现了盈利,而且是大规模,不可想象的盈利,短短的三天内,日华就总计回笼资金上千万,这还是因为一开始很大一部分都是按低价销售的缘故,在日华的仓库内,原本堆积如山的货物现在被搬运一空,每天还都有卡车在仓库门口等着,只要生产线上货物一下来,装满车之后就立刻出发。日华的几个经理现在私下里谈论李立天的时候,眼神中简直就有了崇拜——没想到他还会这一手,能把美国人忽悠成这样,几百美元买一个小玻璃片,还要抢着买?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几天之后,他们大概就不会这么想了,那个时候,这块手表简直就成了身份的象征,就跟苹果公司的手机一样。

第二天一早,走进办公室的李立天,看着小半间屋子都是大大的麻袋,经理介绍说这都是来自世界各处的订单……他突然觉得,市场部也是一个企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起码可以用来专门处理订单吗。

在德国的生产线现在已经安装了小半,不过如果需要正式投产,大概还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所有的通讯器生产,都只能靠宁州的日华。

现在正式生产的总共有两个车间,将近两百多台机器,大概每一个小时每台机器能造6个左右,整个工厂每小时的产量也就是1200只,如果按现有的售价来计算,这一小时的gdp已经有接近120万,一天的产值已经接近三千万!

当会计最终拿着计算器算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嘴巴大张着连话都不会说了,她甚至一度怀疑是计算器出错,还不甘心的用手算了好几遍,确实没错,是三千万!如果按这样的算法继续算下去的话,一年那就是……

100多个亿!而且这还仅仅是按照国内价格的计算,如果考虑到大半都是出口,这个数字甚至还可以翻几番,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产值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最纯粹的利润!

当会计最终拿着报表递给李立天的时候,她忍不住偷偷瞄了一下这位“年轻富豪”的脸色,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李立天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奋,这个数字并不出乎他的意料,事实上,在伊凡同意了提价的决定之后,他就有过这样的心理准备。

这些利润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魔法,来源于整个意识网,在这个世界,伊凡享有对魔法完全的垄断,靠着这些魔法的垄断,取得一点利润,简直是再正常不过,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等几个月后,在全世界各处的工厂陆续开工,每一个年产量都过亿,那个时候,可以想象这个数字会变成多少。

而如果按照伊凡的最终设想,给每一个人配上一个通讯器,如果按这个价格最终达到了目标……

李立天拿到报表后两个小时后,日华的每一个工人都被告知,因为企业利润的增长,从今天开始,每一名工人都可以拿双薪,另外,在这个基础上实行绩效工资,实行计件工资,每一个工人都可以从超产的那部分产品中取得百分之十的利润,差不多就是100块钱,这个数字看起来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到每个工人一天工作八小时,只要再原来的基础上更合理的配合,分配时间,超产达到十分之一,那就意味一天可以多拿工资三万,平均到个人那就是150块钱左右,及时算上休息,一个月干的好光是计件收入也能超过4000多,再加上双薪,月入甚至能达到上万!

当然,与之同时,工厂也开始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绝对不允许任何员工私自买卖产品,过去的既往不咎,但是从今天开始,发现一个,立即辞退。

作为普通工人,这个收入在经济并不算特别发达的宁州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在这里干一个月,甚至能超过之前干小半年。

据说,日华这个月没有一个工人请假,李经理那里的加班申请在桌子上摞成厚厚的一叠……

有人说,每一个大学主动退学的人都是天生的商业家,或者冒险者,这或许只是一种偶然跟夸张,但是对于汤云亮来说,这却是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汤云亮本以为,自己要在家人的误解中独自走上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几年,几十年,或者自己一辈子就因为和这个决定一事无成也难说,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才两个多月,之前所有一切的怀疑都已经消失远去,现在每一个看到自己的人无不是翘着大拇指夸他有生意天赋,不读大学是先见之明……

而这所有的一切,却仅仅是因为他手腕上这个薄薄的玻璃片而已。

是的,他就是李立天口中的意识网二道贩子,就在72小时之前,他还是一个普通的贸易公司职员,因为没有文凭,每个月拿着两千出头的工资,而现在,他的资产已经跟他之前工作的公司相差不大了,看着银行卡上的八位数字,他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

72小时前,他在一家超市里闲逛,意外的发现了意识网通讯器,当时他以为这个玻璃片只是一种无人问津的小装饰品,但有些幸运和意外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他舅舅给他打了个电话,一开始是在说给他换一份好工作的事情,可是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就聊到他侄子,然后他舅舅又不经意的提起,过几天就是他的生日,让他过来一起吃顿饭,挂掉电话后的,汤云亮一眼就瞟到了眼前的意识网通讯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