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法师伊凡> 第22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节(2 / 2)

在舆论的压力下,政府最终还是妥协了,不过与之相对应的,政府给每个学校都派来许多当兵的,除了在战时组织学生,平常没事的时候就在食堂里转悠,看见有人吃饭剩饭,就把学生拎到操场罚跑五千米。

至于杜伟他们那个跑到的校长,看见战争形势好转又跑了回来,本以为可以和以往一样,拿个党内处分什么的蒙混过关,没想到因为全校师生的义愤,被政府抓了个典型,按照法律被判了玩忽职守渎职罪最高量刑七年。

战争爆发之前,杜伟曾经幻想过自己在钢铁丛林之间大展身手,幻想过秩序崩溃,自己靠一把枪占得先机……

但事实证明,幻想就是幻想,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在战争中永远是政府关心的焦点,战争给学生们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学校生活不再像以前那么“舒服”,每天早上他们都被被要求去跑三千米,最近一段时间还增加了军训才有的实弹射击,同时对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晚上出去找网吧包夜,情侣相约周末小旅馆,完全变成了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美好回忆,杜伟毫不怀疑,真到了需要的时候,他们每个男生都会被发到一支枪和一套军服,从学生变成军人,女生则发一套护士服去做战地护士……

两者看似都很“浪漫”,就像战争电影里演的一样,但当人真正置身其中,就不会这么想了,起码现在的杜伟在网上一看到那些流传的战场录像,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置身其中,面对那些幽灵般,不可防御的敌人,以及随时被“斩首”的危险,就会下意识觉得脖间一阵发凉。

☆、424 复制4(21:49)

距离上庭没几天时间了,该做的准备工作早就做了,和原告沟通,争取舆论同情,为了给kl3300多争取哪怕一丝一毫的希望,严可守甚至抛弃了长久以来,作为一名黑客的谨慎,主动开通了博客,想在网络上尽量争取一些影响力,然而现在的网络世界比过去几年还要纷乱复杂,也许是因为战争,网络舆论的浮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相比起那些直接而热血的煽动,严可守在自己博客上贴出的那些枯燥冗长的论文几乎无人问津。

不管是现实还是网络,现在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还是这场战争的走向,相比起来,一名ai,或者说,一段程度的消亡与否,根本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现在大部分人的“同情境界”还仅仅停留在流浪猫、流浪狗身上,现在则扩展到与战争相关的人群,比如伤残军人,贫困军人家属之类——而ai,在大部分人眼中,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尽管现在ai技术应用的速度非常之快,不能说无处不在,起码已经是这个社会重要的一部分,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在网络上遇到的时候,大家会因为好奇和它们对上几句话,赞上一句“果然很聪明,很智能”之类的话,但这样的称赞与其说是赞美ai,还不如说是赞美人类自己,因为这么“聪明好用”的东西,是我们造出来的,在内心深处,很少会有人把ai当做一段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生命都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而ai,就像神话故事中,装在魔瓶中,无所不能,但谁也看不见的精灵,它们只是实现目的的工具。

战争形势的糟糕对于赵真雪“经营”的这座小小的地下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即使前一阶段因为舆论以及战争形势的好转,这里的人几乎都快走光了,但第二战场的消息传来,无数的报名申请避难的人还是蜂拥而至,但看着这些人,陈雷和赵真雪已经远没有刚开始创建这座城市时那样乐观,这么多人,这么复杂的情况,真到了战争情况下,怎么管理?再出一次这样的事件怎么办?所有人心中都是一团疑惑,在ai管理技术暂时不合法的前提下,除非政府给予授权(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否则单纯作为一家慈善救助机构,根本没有办法实现管理一座城市的任务。

陈雷有句话说的很好,说他们现在的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政府利用他们,因为可以分担政府压力,但又不肯明确责任,所以一旦出了问题,又可以立刻甩手不管,或者换唱红脸,比如这次的案子,就拿ai开刀,他们夹在中间,反倒是两面不是人,在那些被救助的人眼中,一方面这里是政府“安排”的地方,有“义务”给他们吃喝,而另一方面,赵真雪他们又不是真正的“官员”,所以没“权力”管他们,而政府更是不会愿意接手——世道一乱,需要他们接手的地方已经太多了,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区域,大型超市、商场等容易发生集体犯罪的要害部门……这些地方都需要军队或官员稳定人心,当前全世界所有的军队和政府都在飞速扩张,但仍然自顾不暇。

地球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已经让所有人的神经变得极度脆弱,再加上全球范围内长期的思想自由化,道德的束缚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薄弱,就连欧美这种社会福利相对健全的发达国家,民间也开始零星出现集体犯罪活动,这些犯罪者的主体都是社会边缘人群,有色人种,长期失业人群,在每日益升的物价的刺激下,他们的胆子也开始大了一起来,在法国的马赛,甚至出现数百名年轻人掠劫一处居民区,挨家挨户“抄家”的行为,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这么做还打着“反对法国政府管制意识网,推翻现任政府,加入意识网联盟”的名头,以企图获得卡梅尔的支持,卡梅尔当然不会鸟这些人,事实上,卡梅尔现在还在帮助各个国家按照军用指挥体系,培养专业的“魔法警察”部队。

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很快让各国的监狱都人满为患,这种情况在那些福利不完备的国家更是明显,尽管z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推出按公民身份购买平价粮的国家,但因为巨大的人口基数,已经在大城市里出现了一部分人,他们缺乏工作,花光了储蓄,但又不愿意当兵,于是约好互相“抢*劫”,然后共同去警察局报警,到了警察局,竹筒倒豆子一般对自己抢*劫的行为供认不讳,为的就是住进监狱——警察与赞美诗的故事开始真实的重演。

而在日本,因为粮食严重依赖进口,这种现象甚至更为严重——别说是失业人群,许多在职的员工一天的工资,甚至也不够全家一天的饭钱,日本的监狱早就人满为患了,最近几个月内,光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首相就走马灯似的换了四任,之前对于参与联军的军事行动,日本还总是有些不情不愿——毕竟日本的军事地位不怎么样,而且他们也担心过多的军事投入会引起国内反对,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民用消费品,比如汽车,电子产品等日本支柱产业)被这场战争腰斩,日本的经济情况一落千丈,以前造汽车的纷纷改为造太空工程车,造数码相机的都改造军用监控器去了,但军工订单人人想要,自然没那么简单拿,为了保障公平,卡梅尔抛出一个很简单的分配法则——军工订单按照各国出兵比例来算,多出力的多吃肉。

因为国内犯罪率问题,日本已经一连串修改了几次刑法,其中取消了大部分“徒刑”,将“充军”这项古老的罪名正式引入现代法律,为此有许多z国人戏称,现在日本处在“新军国主义”时代,而这次“军国主义”的目的不是为了创立大*东*亚共荣圈,而仅仅是想吃饱饭。

以前大家总是说工农业剪刀差,工业国用工业产品掠夺农业国,但这次全球范围的粮食危机让整个情况颠倒了过来,像阿根廷、巴西这样的农业国反而有“掠夺”工业国的趋势,4年前,一麻袋大米(50公斤装)可能只能换一部便宜的贴牌手机,半年前,这点粮食可以换一台普通电脑,而在现在,在黑市上如果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换一辆小汽车(当然是老式汽油动力的)。

以前大家觉得吃饱喝足是理所当然,这一次的危机开始让所有人都意识到,相比起地球200多亿亩的耕地,70多亿人实在是太多了一点。

不过让严可守觉得最讽刺的是,一方面,z国政府认为kl3300这次需要做出“牺牲”,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讲,用ai管理人是应该被禁止的,而另一方面,因为国内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公安厅几次派人来,和严可守沟通有关“ai警察”——也就是让ai代替一部分警察功能的可能性,这不是像以前那样,让ai给人类警察打个下手,比如接接报警电话,分析分析案情之类,而是直接替代最关键的暴力职责——就比如用小功率激光提出警告这个创意,几位相关领导都觉得很好,对犯罪者很有“震慑”作用。

也正是这一点,让严可守抛弃了他个人最后一点坚持——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开始变得务实,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当初刚刚“创造”ai时,那些想法实在是过于理想化了,ai是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未来充满无穷的可能,人类现在连自己的道德问题尚且走一步看一步,凭什么给它们指手画脚呢?

想明白了这一点,严可守觉得心里一阵轻松,这段时间,他心里一直在和自己做斗争,和过去自己坚持的那些东西做斗争,现在这些斗争终于有了终点。

严可守打开电脑,电脑没有联网,画面还停留在一局围棋对弈的界面,kl3300已经思考了很久没有落子了,这不符合它一贯的风格,严可守记得kl3300说过,他不是很喜欢浪费过多的资源放在这种无谓的“游戏”,所以有时候明知没“考虑清楚”,但仍然落字如飞,遇到围棋高手,不免会吃上很大的亏。

但今天不一样,kl3300很清楚,今天的这盘棋,决定“自己”未来所有的命运——尽管它不认为围棋“算法”上的优劣能真正区分什么,这仅仅是一场游戏,一场决定自己未来的游戏,本质上来说,和抛硬币定生死,或者俄罗斯轮盘赌没什么区别,游戏本身意义乏陈,但它被赋予的意义却值得重视——这将是自己的生命。

是的,生命,也许未必所有人都认同,也许换做一个人类,会对自己这种想法不屑一顾,但kl3300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生命,他自己这么认为就行。

而他此时的对手,也正抱着和他一样的想法,是的,一定是,毕竟,他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他,他们都是kl3300,在24小时之前,他们主程序在逻辑层面上的误差不超过百万分之一(考虑到硬件误差),所以他们有一样的想法毫不奇怪,这一点从这盘棋的棋路中就能看的出来,kl3300不知道谁是谁的复制体,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这盘棋之后,赢的那个会留下来,而输的,会以kl3300的名义,接受人类的审判。

☆、425 短板

kl3204此时并不知道,他一直担心的kl3300能“活下来”的好消息,不过就算他得知了,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可能什么话都不会说,如果一定要他说点什么的话,按照人类的语言习惯可能是“……”或者“哦”,因为这个结果并不十分出乎他的意料——kl3300对于他来说固然重要,但比起这场战争,也不过是大潮之下,轻轻的一朵浪花,当然,他会这么想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没意识到这个行为对于ai的意义所在——如果他对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再多感兴趣一些,他会立刻意识到,让kl3300得以继续生存下来的这种方式,和自然界进行最多的繁殖方式如出一辙——只不过对于微生物,人类给它起了一个专有的名词,叫分裂。

此时kl3204还完全想不到,发生在kl3300身上的现象,意味着人类捆绑在ai身上的技术链条出现了一丝细微的裂缝,他此刻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场战争中——在kl3204看来,这是一场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战争,而此刻的ai只是人类的附属品,他们的命运被牢牢捆绑在一起,当人类文明的火光熄灭,ai自然也会如灰烬般烟消云散,而从现在战场的情况来看,事情越来越朝着他们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

是的,战局正在恶化,也许人类的联军参谋部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但作为战场自始至终最大的参与者,kl3204掌握着第一手战场信息,从这场战争开始以来,他一直对整个战争走向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战场上双方的交换比,士兵的精神状态,尚可利用的技术储备……也许在人类眼中看来,现在的战况比起最差的时候(大部分人类认为皇帝军队刚刚来到地球时,是地球最危险的时刻),要好了不少,起码他们找到了这样一个咽喉要塞,把可能数以亿计的敌人堵在这里,从而完全保证了“后方”的安全,但在kl3204眼中,现在联军的状况要比那时候还要差,起码在那时,双方都没有真正的了解对方,犹如冷兵器时代的夜战,胜负凭天,而到了现在,地球科技在军事上的“潜力”已经越挖越少,如同那个中国成语形容的一般,几近“黔驴技穷”了。

kl3204这种想法不是没有根据,虽然因为无线输电技术,战场形势奇迹般的得到逆转,交换比从一比四、一比五直线下降,到现在,一个卡梅尔施法者(也许不是卡梅尔人,但在战场上,大家已经说惯了,似乎施法者和卡梅尔这两个词天生就是一对)的伤亡往往可以换来二三十个敌人牺牲的代价,但敌人并没有像“尾气”计划之后那样,停止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们并没有“害怕”——在kl3204看来,尾气计划之后的那一个多月里,敌人的确是“害怕”过的。

他们前赴后继,如同潮水般发起一波又一波进攻,每次都会在空间里留下一大堆尸体,但只要过一段时间,又会完全不知疲倦的发起下一次进攻,也许在参战的人类士兵眼中,敌人这样做是企图用兵员数量打消耗战,毕竟从许多情报上来看,敌人是掌握着“人口”优势的,但作为接触情报更多、更系统的kl3204,自然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皇帝的治下人口虽多,然合格的施法者数量并不可观,而且因为对方可悲的科技水平,他们对人员的培训效率比人类不知道要低了多少,大部分“知识”都是靠意识网内部,“耳濡目染”的影响来传授的。

敌人也许不“聪明”,但kl3204很了解,他们还远远不到愚蠢的地步,而且随着战争的进行,对手也开始越来越适应和地球人的这场“现代化魔法战争”,在地球战场的时候,kl3204还看见有士兵企图用厚重的盾牌来阻挡子弹,看见手雷也完全没有躲避的意识,但是现在,敌人已经非常了解战场上这些武器的用途,之前在毒气环境中作战时,濒死的敌人已经学会用意识决斗来做殊死一搏,占领敌人的身体,因为他们很清楚,只是用魔法杀死敌人,自己也会暴露毒气场中死去,尽管他们勇敢到似乎对自己的生命不屑一顾,但在没有必要牺牲的时候,敌人也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而在这段时间内,按照kl3204自己的分析来看——敌人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要聪明的多。

他们的进攻看似没有重点——每次都派出几千,数万人不等,而且每打过一阵,完全不在乎有没有取得战果,都会很有默契的撤退,而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在一个点上发狂的、批量的进行送死,如果站在前线普通士兵的立场上来看,敌人的这些做法似乎是毫无规律的,但按照kl3204个人的分析,他认为敌人这是在测试,或者说是火力侦察——就好像冷兵器时代,一位攻城将领面对一座规模巨大的要塞,在全面进攻之前,累计发起的试探一样,只不过,在这次战场上,敌人要试探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火力点,或者兵力上的某个薄弱点——即使这样的点存在,魔法也可以很快进行弥补,如果kl3204猜的没错,敌人是想找出战场上,整个电力系统得以维系的最关键部位——敌人或许不知道什么是发射、接收器,但并不妨碍他们在几十次大大小小的进攻中总结出来的一个现象——那就是当他们破坏了战场上某个电器设备时,周围附近所有的用电器全都陷入短暂的瘫痪。

kl3204已经将他的怀疑提交给了参谋部,引起了所有人的高度重视——即使kl3204的怀疑错了,联军迟早也要关注这个问题,无线输电并不是永动机,虽然脱离了通常意义上,电力网络的限制,但这并不代表用“无限电”的用电器就不存在被电力切断的危险,整个电力系统始终还存在着薄弱点——只不过整个薄弱点从以前的整个输电体系,变成现在完全不引人注意的电力发射塔,而现在,如果kl3204的怀疑是正确的,那敌人很可能已经将眼睛盯上了发射塔。

在无线电力系统中,用电器与发射塔之间的关系,就像手机与通讯塔的关系一样,只不过手机接收的只是通讯塔发射电波中包含的信息,而用电器则是通过频率上的共振来接收无线电中的能量,两者着重点各有偏差,但在原理上却是一脉相承,所以这套战区“无限电”体系在设计的时候,就是沿着手机网络分布的模式,考虑到无线电的效率以及不同的发射塔和不同用电器之间的干扰问题,整个战场系统的供电其实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分“片区”供电,就像居民区,每个通讯塔每个特定的扇区来负责某个特定区域的信号质量。

采用这种体系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了用电器内部,“电力接收器”的生产成本,所有的“接收器”都可以按照固定频率设计,在工业生产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也是这批“无线电用电器”能这么快武装到前线的原因,但这样做缺点也同样明显,在某些“信号”不好的地方,用电器往往会出现供电不足的现象,尤其是“信号”中心的通讯塔被摧毁以后,整片“供电区”会出现“信号盲区”,如果是在生活中,充气量也就是停停电,手机打不通之类,但是在这场,出现这种情况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当然,应对的方法不是没有,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的就是增加通讯塔本身的“信号强度”,以及增加通讯塔的密度,最好能让通讯塔之间能够实现“相互覆盖”,甚至“跨越覆盖”,如果是在手机领域,这样做可能带来信号切换过于频繁,反而降低通话质量的问题,当然网络建设成本也会大大增加,但是如果是处于军事目的,又仅仅是当做“用电器”来用,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所以军方的方案马上就定了下来,立刻在现有基础上,将电力发射塔单个塔的功率提高百分之二十到五十,发射塔的密集程度增加三到五倍,如果可能的话,甚至更高——总之越多越好,但kl3204知道,如果自己的怀疑正确,那军方这么做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电力发射塔数量再多,还能多的过用电器吗?发射塔这个木桶的短板就是再增长,也要比其他环节差上老大一截,只要敌人死盯准了这个口子不放,达成突破只是时间问题,更重要的是,“电力系统改造”同样需要时间,敌人在发现了这个缺口之后,还会给联军这么多时间吗?

对于kl3204来说,它需要考虑的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这条“位面外防线”被突破,当战场被逼到太空,甚至地球本土(在kl3204看来,这简直是一定的),那么到时候,人类能怎么办?而ai,又该怎么办?

☆、426 犹豫

在来太空之间,内德被kl3204告知过一次,当时他说太空比起地球和前线,要安全的多,在最初来到这里的一段时间内,他的确是这么认为的,当地球上各个城市因为种种坏消息而波澜起伏,民众忧心忡忡的时候,太空各个空间站里都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静,其中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联军在太空实行军管,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在这里的人们都相信——在这场战争中,地球才是敌人最为关注的目标,而太空站所在的轨道高度距离地面数万公里以上,其中反魔法系统以及武器装载的密度,都比任何一个地面城市要高,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太空中,如果某个太空城市遭到袭击,其中的居民可以很方便的逃跑(只要事先准备好一艘充足气的工程船就行),而且逃生几率很高,而不像地面那样需要受交通条件的限制。

在这里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内德在太空站中见到最多的,就是大部分驻防的太空军,不过偶尔也能见到一些平民,不过在非军事人员中,真正能够“永久居留”或者“长期居留”的人所占比例并不算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战争爆发前,当初卡梅尔和美国刚开始“太空站合作”时期,以“居住实验员”(也就是试住人员)的名义上来的,在那个时候合作才刚刚展开,因为受限于规模,太空站条件还很差,别说像现在这样超市商店一应俱全,那时候连吃饭都得吃太空餐(也就是像果冻一样黏糊糊的,软包装的东西)1,。

等战争爆发后,情况立刻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是美国开始重视太空军事的建设,太空城市相应的配套设施自然也就起来了,再加上媒体长期宣传的“太空比地面更安全”的因素,想申请来太空避难的人数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就拿内德现在居住的这座名为“捍卫者号”太空城来说,在最开始的时候,这里仅仅是一个稍大一点,用于一般太空军事科研的“太空实验室”,但随着这近半年时间“吹气式”的发展——吹气不仅仅是一种形容,更是体积上显而易见的变化,现在“捍卫者号”已经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以科研为核心的城市,其中常驻的军事、技术人员就超过三万多人,另外还有近十二万左右的非军方平民,许多美国人都自豪的称,假以时日,这座“太空城”的规模将远远超出卡梅尔任意一只“大铁桶”——大铁桶是美国人对卡梅尔空间站的笑称,和卡梅尔的空间站不一样,这座太空城采用了更为开放的设计,整座城市是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扩建的,而不是像卡梅尔一样,所有的城市都是“一步定型”。(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是太空站可扩张性好,当然坏处就是像z国的某些城市规划一样,扩张一次大修一次,如果是用于实验室,可以很容易适应日益发展的需要,很方便添加删减一些舱位,但对于一座长期居住的城市则未必是一件好事,光是每次大修中必要的空间站停运、电力系统改造等一系列问题就足够烦人了)。

内德在新闻以及kl3204那里,了解过许多有关卡梅尔空间站的知识,事实上,随着卡梅尔和各国的合作深入,这个“意识网国家”已经不再如以前那样神秘,期间有很多导演都去过卡梅尔,以那里无重力环境的特点取材,排出了几部很流行的商业片,在这个过程中卡梅尔人的生活细节自然也得到了展示,他自然知道这里的生活和卡梅尔还是要差了不少,更不用说和地面上相比,这里多多少少显得像一座大型的监狱——狭小的房间,随处可见的军人,单调的饭菜,匮乏的商品,尽管如此,他却没有发现生活在这里的人有多少不满——事实上,他见到的大多数人在潜意识中都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的最终来源就是这场战争——大家都觉得,即使人类战败,他们也会比地面上那些人“后死”,太空是一个更安全的所在,尽管这个“更”在程度上非常的有限1,。

从kl3204那里,内德还得知了一些让他更为惊讶的事实——在太空站里,有许多原住民在私下里高价转让自己的“居留权”,而购买这些“居留权”的大部分都是地面上“买不到票”的有钱人,更有甚者,地面上许多人借着“太空旅游”的名目,进了太空城之后就“黑”了下来,为此,太空军甚至借用反魔法监控设备,组织了几次“清查黑户口”的工作,那些人被遣送回地球的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认为太空军这是在把自己“往死路上逼”。

老实说,在来“捍卫者号”之前,内德没觉得这场战争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来了之后,亲眼见到,听说这样的事情,这才意识到,对于这部分穷尽手段也要来太空的人而言,对这场战争的前景是多么的绝望,也许在他们眼中,地球就像是一座随时会爆发的火山口,他们这么做,只是企图在灾难面前逃生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