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华夏立国传> 第六十六章 金城之战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 金城之战 一(2 / 2)

“大人。这毛穆之畏惧大人神勇谋略,不敢一挡虎威,所以只有等更多的援军才敢与大人你争锋。”王擢还是那么小心。

沈猛听着有点舒服,不由心悦道:“还会等谁呢?你不是探知道秦州只有这一万多兵马吗?现在已经尽数在此,哪里还有援军,你多心了。”

“大人,我担心的是关中兵马和羌骑。”王擢低声地说道。

沈猛一哆嗦。坐在那里仔细想了一会,然后摇摇头道:“细作去年不是探知明白了吗?这数万羌骑已经东进关中,驻扎在长安附近。这长安离金城何止三千里,就是快马行军也要二十天,加上信使传信也要十多天,这算下来羌骑最起码也要一个半月时间才能进军至此,现在才不到二十天,毛穆之难道从一开始就屯驻在这里等援军吗?他竟然胆怯如此?不管如何。我们背靠金城渡浮桥。就是有什么变故,我们从桥上退回河北,然后一把烧了这座桥秦州军又能奈何我?”

听到这里。王擢低头思量了一下,也就无语了。

不过沈猛首先没有想到曾华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已经迅速发展了关陇的驿制。他下令以三十里为一驿,每驿设驿丞一名,驿丁十几至数十人不等,按驿站的重要等级增减,由淘汰下来的原北赵边戍士卒无家可归者充任,按厢军哨长、士兵待遇给养;并养良马数匹,用作驿递接力候补。

而驿制分水驿和陆驿。水驿逆水行船时,河行四十里,江行五十里,其它六十里;顺水时一律规定一百到一百里。陆驿分驿邮和驿递,驿邮以驿丁背封装好的驿包步行,用以传递百姓专用的收费低廉地信件,日行两驿,包至而人归,一驿接一驿,直至将驿包送至目地地。而驿递就以快马传递,分三种,一种是驿丁背插一支小红旗,策快马一天走六驿即一百八十里,每两驿换一次马,以保持马地速度,然后六驿再换驿丁一次,继续前行;第二级驿丁背插两支小红旗,日行三百里,也是两驿换马,六驿换驿丁;最快的则是驿丁背插三支小红旗,要求日驰五百里,日夜不停(当然是月圆当空的夜晚),其余照例。而且三旗驿递的快马上挂着一种马铃,可发出一种奇特的马铃声,让人远远地就能听见,所有敢挡三旗驿递者,军民皆斩。

而一旗、二旗驿递除了传递官府公文外,百姓私人谁肯出钱也可以用此两种收费比较昂贵的驿递,而三旗驿递就是专门用来传递军情急报。曾华专门传令各地,胆敢劫偷驿邮驿递者,无论轻重者一律杀无赦。

驿制也做为各地官员和百姓旅行借居的地方,只是要收取一定费用,按照大奸商曾华地想法,他是不会让官府出钱养这些驿丁的,好歹要有点“多种经营意识”。

而关陇大道做为关陇地区的主干道,是曾华主抓的“样板工程”,从东边潼关到西边天水郡冀县的三千里的地方,曾华一边用作乱的豪强、原北赵死硬俘虏分子上万人再募数万百姓将关陇大道整修一遍,一边在北赵原来勉强凑合的驿站制度上加以完善,设一百二十九驿,再将三千余原北赵边戍士卒充实其中,再购置了一批良马,于是一个完善地驿站制度就这样悄悄地开张大吉了。

如此算来,急报从金城送到天水郡冀县花了三天时间,而传到长安却只花了五天时间,毛穆之地援军还没到金城,这急报已经送到曾华的手里了。

曾华立即派人给毛穆之送去一封信,然后点起五厢飞羽军,以 朴为参军,米擒鹿、费听傀、狐奴养为将,向西疾驰而去。曾华下令每名飞羽军每人带三匹马,换马人不休,日夜向西急行。五日后,大军进入略阳郡,然后掉头向北直入略阳郡北部,原武威郡南部的会宁关。再四日后,曾华在靖远汇合刚赶到那里地魏兴国。

魏兴国在毛穆之出师金城的同时,只带一队骑兵直奔靖远,边走边传令那里散驻的两厢步军,汇集靖远。靖远地区以前属于凉州武威郡的河南地区,后来被北赵猛攻西凉的时候,一并被吞并,成了北赵凉州刺史的辖地,后来毛穆之出兵陇西,一起收入囊中,分划归略阳郡和南安郡管辖。凉州一出兵,毛穆之马上派魏兴国去守靖远和会宁关,守住这个重要关口。

“兴国,这里就是靖远鸽阴渡?”曾华看着前面的滚滚黄河和两、三百余大小艘船只问道。

“是的大人,这就是鸽阴渡,它和金城渡、成县(今甘肃永靖)的临津渡是陇右连接河西的三大渡口,而它们也各成三条东西大道。”魏兴国恭敬地答道。

“兴国,不错呀!长学问了。”曾华笑道。

“回大人,当年大人在武都跟小的离别时曾经切切叮嘱道,要小的多读书,每到一地要多识当地的天文地理,这样才有把握打胜仗。小的不敢忘记。”魏兴国答道。

“好,这样才有出息。为将者光勇武是不够的,你没有常山那兔崽子机灵,但是你比他稳重,要是再多读点书就更不会输给他了。”曾华鼓励道。

“是的大人,小的铭记在心。”

“对面凉州军有什么动静?”曾华问起当紧的事情来。

“回大人,西边凉州地区比较荒凉,是一些羌、匈奴部落的夏季牧场,现在根本没有什么人在。小的前两日赶到这里的时候一边将上下百余里河段的船只收集起来,严守河防,一边派人摸了过去,发现凉州军人马活动的迹象在百余里之外。”

听到此话曾华当即下令,一万五千飞羽军只带两匹马和十天干粮,立即渡河。花了四天时间,这一万五千人和三万余匹马终于渡过了黄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