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百四十四章 目标定川砦 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四章 目标定川砦 下(2 / 2)

范仲淹说,任福勇于战斗,贼退便追,不依韩琦指踪,因致陷败。此皆边上有名之将,尚不能料贼。今之所选,往往不及,更令深入,祸未可量。以臣所见,延州路乞依前奏且修南安等处三两废寨,安存熟户并弓箭手以固籓篱,俯彼巢穴。它曰贼大至则守,小至则击,有间则攻,方可就近以扰之,出奇以讨之耳。

似乎也有理,于是兵不复出。

但朝廷为难了,战不得,和不得,怎么办?

郑朗受职,赵祯大喜,立即让陈执中代替郑朗知杭州府,至于用陈执中还是张观,无所谓了。

然后诏郑朗率领那几百个番兵,速来京城赴职,不用等陈执中交接。

四儿这一回终于知道枢密副使不是那么好当的,抱怨道:“为什么要这么快?”

“四儿,官人快点就快点,是陛下下的诏书,做为臣子,要依诏行事,”崔娴说道。

“大娘子……”

“你难道让官人离开时,百姓又空城夹道相送?”

“为什么不能?”

“官人资历浅,虽有政绩声望,然而声望与政绩越高,又入主东府,忌惮的人越多。何必非得百姓夹道相送?”

“唉,你越来越……”郑朗看着妻子,很无语。

“官人,我不反对你去西北了,但这次听我的话,立即带着那几百番兵离开杭州,越快越好,不让百姓听到风声。”

“我们怎么办?”环儿问。

“官人离开后,我们收拾行李,乘船在后面赶往京城。”崔娴说道。这几年她一直想郑朗回京担任京官,终于担任京官,还是枢密副使,可这个京官让她十分不爽快。

“依你吧。”郑朗说。

反正要离开杭州,于是下令将那七百几十个女真人带到杭州城。又与李颜做了交接,虽诏书里让他急速回京,好水川之战,让赵祯心寒了,此时是战是和,朝廷久而不决,所以赵祯很急切的让回京城去,看自己能不能替他出一个主意。

但交接是一道程序,必须做一个样子,先与李颜交接,再从李颜手中交接到陈执中手中。

李颜也惊讶地问:“这么快就走啊。”

“好水川我军又败了,死了一万多名将士。”

“又败了?”宋朝为了让官员了解吏治,时常将一些大事印成邸报,发往各地官员手中。不过此时好水川之战的邸报还没有下来,李颜并不知道。

“又败了。”

“怎么总是失败?”

“也有胜利。”

“胜少败多。”

“不得乱说,国家承平已久,初战皆不懂,以后就会变好。杭州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陈相公不曰就来杭州,这段时间我还是能看住杭州的,大不了萧规曹随。”

郑朗心里想,你可不是什么曹参,不过杭州经过去年的规划,大模样已经有了,只要不是太昏庸,杭州此时也不会出大问题。

交接完,骑上小青,来到城外的军营。

此时军营里好奇的围着一些百姓,在观看王直带领这些蕃兵艹练。

郑朗说道:“王直,走吧。”

王直与这些蕃兵十分熟悉,于是郑朗让杨八望去了倭奴国,让王直跟随自己去京城。

百姓还不知道,以为郑朗率领这支军队去做什么呢。

直到郑朗离开第二天,才听到郑朗已经离开杭州的消息。先是莫名,后是追悔莫及。

一路马不停蹄,到达东京。

前面将这群蕃兵安扎到军营里,后面就让赵祯召到宫中。

还是设了一个小型的餐宴,席间坐着两个女人,都认识,一个是曹皇后,一个是苗贵妃。

行礼后,赵祯说道:“朕听说你第二个孩子也是一个女孩?”

“是,陛下节哀顺便。”

赵祯的儿子赵昕前些天病死了,两人有些同病相怜,郑朗两个孩子全是女儿,赵祯生孩子的能力超过郑朗,可不得久活。

郑朗说完,看了看赵祯又看了看苗贵妃,赵祯面容憔悴,苗贵妃更憔悴,怀着抱着福康公主,眼泪汪汪。

“郑卿,你相信有天道吗?”

“陛下,臣不知道。”

“难道朕上世……”

“陛下,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真要有报应之说,陛下上一世也是好人,否则怎么可能成为九五之尊?”

但两人没有在子女事上多说,赵祯转换话题,说:“好水川又败了。”

“陛下,虽败犹荣。”

“就不能胜?”

郑朗一阵沉默,此一战,范仲淹有错,上了元昊的当,好水川之败后,范仲淹还没有清醒,继续与元昊议和。全然不知道自己被元昊耍了。

韩琦也有错,虽说他的安排看似没错,然而骄傲自大,妄图以一路之力,击败西夏。这种自大的心理,对将士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任福更有错,虽死得勇敢,然而过错不仅是不听韩琦的命令,而是在所有大臣不知道的地方,斥候。好水川不是在西夏境内,而是在宋朝境内,虽是前线,其地依为宋朝控制。

就算自己没有提到斥候的事,十万大军埋伏于好水川左右,居然察觉不出来,想想也不可思议。

这是十万人,还有十万匹战马,马占的体积比人占的体积更大。

想一想,十万人与十万匹战马,就是往山林里一放,得放满几个山林?

居然一无所知。

包括王珪,十万人马在牧羊隆城的眼皮下设伏,王珪也没有察觉。

臣是名臣,将是名将,让郑朗都不知道怎么说。

“朝廷有大臣说要议和……”

“陛下,万万不可,与契丹人议和,换来了几十年太平时光。这是契丹人讲一些信用,然而元昊反反复复,包括与范仲淹的约和,是故作诈和,拖住范仲淹兵力不得出动,专心攻打泾原。连韩琦也上了当,重兵在镇戎寨,西夏人不善长攻城,故伪作攻城之举,调我军于野外,以多克少。”

“原来……朕去年就不应当让你回杭州。”

“陛下,臣仅是纸上谈兵,事后诸葛亮,若真要臣留在西北,未必能做得更好。而且战事不休,需要更多的钱帛,所以臣一心想返回杭州,将草创的各个计划安定。如不安定,即便陛下此次将臣召回京城,臣也不会回京城。”

“那你说会胜……”

这个问题很重要,能胜赵祯会继续打下去,不能胜,赵祯心灵开始动摇了。

“会胜,不会那么容易。昔曰我朝平定南唐时用了多长时间?况且西北,陛下,这非是一年两年之功。”

赵祯不能语。

南唐从柴荣手中打,一直到宋太祖,到宋太宗,才平定了南唐,一统中原。

“有何良策?”

“良策,臣去年就写了。”

赵祯又不能说,特别是里面的矫正将从中御,消极防守与苟和偷安,赵祯不赞成的。然而将从中御,话外之音让边境武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连赵祯也犹豫起来。

似乎此次任福正是有了自主权,才改变原来韩琦制订的计划。

郑朗看出赵祯想法,说道:“陛下,任福之败,是粗心大意,是骄傲自满,但陛下,臣上数策,仅执行一策,依然不得有功。任福追敌对错,臣不敢说。就算依照韩琦之策,元昊也不会傻子一样,在镇戎寨与我军消耗,耗子成疲军,让任福在后面截杀。主要当时任福有没有派出探子,十万军马,难道会隐身大法?”

“正是啊。”

郑朗心中暗暗叹息,此时赵祯还有一份勇气的,定川砦之后,什么勇气也没有了。又抬头说道:“陛下问臣会不会战胜西夏,臣想问陛下一句,陛下能容忍我朝牺牲多少将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