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天眼尘缘> 第265章 利益交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5章 利益交换(2 / 2)

霉国代表团也知道中止一个已经在履行的合约是很困难的,内部人经过商量,终于又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无论华夏的官方,还是民间不能跟印度有粮食上的贸易。霉国之所以提出了这个要求,原因是孟山都集团已经开始了对印度的布局,孟山都公司的打量转基因种子,已经在印度开始种植了。孟山都集团相信,用不了几年,印度就会变成另一个阿根廷,霉国的利益还是有后备力量的。

华夏的代表团一听,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要求嘛。华夏跟印度的关系几十年来一直就很紧张,上个世纪60年代,华夏还跟印度打了一仗,虽然收回了一些国土,但藏南一些个领地还是没印度人实际占领着,因此,这也是华夏高层的一个心结,也是整个华夏的耻辱。

霉国人要在印度搞转基因实验,要从印度掠夺财富,这事跟华夏关系不大,倒是跟列颠国有些纠葛,因为,印度跟列颠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也是上几个世纪列颠国的殖民地,也是列颠国的在海外的一个势力范围。在华夏代表团看来,这倒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尽管华夏民族有着助人为乐的品德,可是对待自己的一个近似于敌对的国家,有什么事情还是看热闹的好。于是,华夏代表团没有考虑就答应了霉国代表团的这一请求。

霉国代表团在华夏住了十几天,反复磋商也有十几次了,这次倒是最痛快的一次。尽管华夏人不理解,但是霉国方面还是很高兴的。华夏人是看到的眼前利益,霉国人看到的可是长远利益。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两个人是如此,两个国家更是如此,打打合合,历来都是这样。就拿华夏几千年前的战国时期还不是这样,上百个国家最后只剩下7个大国,到最后秦始皇统一华夏,还不是谁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英雄?

华夏的历史尽管有数不清的教训让华夏子民去借鉴,可是很少有人去关心这个。就拿华夏的绝大多数的城市来说,根本就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共用设施是建了拆,拆了建,反反复复几十次,不知道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就拿一个城市的下水道来说吧,整个华夏就没有一座城市有像样的排水系统,京城如此,海上如此,小城市更不说,就连最为发达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川市也是一样,只要一下大雨,整个城市就是一片**大海。有个人在网上曾调侃华夏近年来为什么在国际跳水项目中屡屡夺冠,那是因为华夏的各个城市,只要一到雨季,处处是水,每个国民都是在水中搏斗,早就练就了一身功夫。要是下一步,华夏的城市不彻底改造,那么华夏的国民各个都是游泳健将,在以后的奥运会当中,游泳项目也迟早会被华夏人囊括的。

霉国代表之所以提出了这么一个,在华夏人看来无所谓的一个要求,就是变相的让华夏跟印度变得更加敌对。试想啊,华夏的西疆已经发展成为华夏的粮仓,也可以说是世界的粮仓。那么,西疆的粮食下一步的销路就是一个大问题。在国内,西疆的粮食是消化不了的,只能出口,而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除了华夏就是印度了,要是印度不帮着华夏人消耗粮食,那么,华夏西疆的粮食将会多的无处储存,到了最后,国家就会慢慢取消对于粮农的补贴,也就会严重打击西疆的粮食产业积极性,最后绞杀华夏刚刚兴起的粮食产业。

华夏近几十年来,尽管经济发达,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很多的基础产业并不是很稳固。几十年前,华夏的东北就是全国的产量基地。可是近几年来,东北的粮食产量日渐萎缩。一个原因就是不注意土地保养,导致大批的黑土地成了黄土地外,国家的政策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现在的华夏,尤其是基层干部的升迁,都是以gdp来衡量的,每个干部的任期内只要产值上去了,官职就上去了。而农业的产值是微乎其微的,都注重工业的发展了,农民的处境就越来越难了,大批的农民进城打工,荒废了土地,产量就锐减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