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玄幻奇幻>钱氏风云> 第一回 钱村马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回 钱村马队(2 / 2)

鸠江钱村,也就是石中的故乡,俗称“老家”的地方,是火龙镇下辖的一个普通中又很普通的村庄。村民百二十户,离小镇三四公里的距离。

小时候,每隔三五天,村里的大姑大婶总是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跨上菜篮或由男人挑上个担子,步行船渡赶到老镇菜场,正好儿清晨卖菜的光景。农家自己园里的果菜,或者豆腐干货那样的副产品,当时的人赚的都是辛苦钱。到了日上三竿,富裕的人家可以逛逛菜场买点日用品再吃个小镇午餐,穷苦的人儿就得紧赶慢赶的往回走,要来得及回去吃午饭,以剩下不该有的花费。

现在的日子,当然要远远胜过从前。乡村公路网的搭建和摩托车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随着芜湖地区经济的起步,对劳动力的需求,推动了小村人们走出去的步伐。

还不到日出的时候,天刚有点蒙蒙亮,那是一种美妙苍茫的时刻。然而此时,村里的男人们已走在出发的路上了。家里的妇女大多不愿起早准备早餐,男人们也愿意在去往市区的路上在小镇停一停,面条点心吃完一顿更丰富的早餐。大约只有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家庭才会选择在家里由妇人准备早餐,这与十年前的午餐性质雷同,都为了省去那点儿花费。

小村里的男人,依旧是家庭的支柱,只是妇女的地位很显著的上升了。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妇女在劳动和经济上享有了差不多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交通的便利使得与娘家亲戚走往更加方便,身为两个家族纽带的女性因此受惠颇丰。

小村里这一代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文化程度。也许是天意作祟,相较于历史上的钱村近百年未出过像样的读书人,近年来钱村少年的潜力值有着明显上升的趋势。石中之前,小村便出了大学生,这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也许是受到石中的刺激,之后的钱村少年有向更好大学冲刺的趋势。目前为止,小小的一个村庄,至少出了七八个80后大学生了。

鸠江钱村,就是这样一个平平常常的江南乡村,其平凡之中却藏着意想不到的不平凡之处。

钱村有一部残存的族谱,宣纸墨印,腐朽的纸页上满是岁月沧桑镌刻的痕迹。翻开他,历史的厚重与沧桑透过那平常的文字,穿越百年光华流转,深深凿进后来人的心底。

族谱修于民国九年,也就是1921年的时候。之前的老谱,据书中记载,散失于太平天国时的战火和逃乱。特殊时期之火焚烧大地,村中要推倒一切封建旧俗,族谱面临焚烧的威胁。所幸村中老人冒死私藏了一部族谱,尚得保有这沉沦的历史。

族谱是繁体汉文,自右向左、自上而下的排版,甚多错别字外加没有标点断句,村中着实没有几个人能读得懂的。当然,自称【吴越钱王荣誉的继承者】尚在其中。

吴越钱王荣誉的继承者,也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宅字号非颓废特立独行男’——钱石中。其隐藏在锐利外表之下的,是‘茅坑里又臭又硬的石头’般的心。“心如磐石,眼如刀刃”是其自以为是的自我评价。二十三岁的年纪,作为一名大学生,本专业不学无术,找工作三心二意,最大的悔恨是‘致力于考研’而错过了爱情和事业,一颗心付之于流水落花的世界,满脑子沧桑厚重的历史和曾经的荣耀。

石中号称十项全能,对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稍有了解,于繁体字文言文小有研究,其实都是啃高中的老本,根底甚是浅薄。那一天,从鸠江钱村某老人家中,找出老榆木旧箱子锁着的幸存族谱。厚厚的一大叠尖酸苦涩的文字,挡不住一颗对于古老历史和荣誉的不可抑制的心,兴奋非常的石中,硬是在文海苍茫中研究数日啃出了些东西。自此,石中自称解开了鸠江钱村五百年苍茫的历史。

族谱中涵盖了很多信息,据称,明朝正德六年,16世纪的时候,浙江钱塘发大水,“人有其鱼之患,家有及溺之忧”。鸠江钱村的老祖宗棠公,率着妻子儿女远徙安徽,在鸠江(芜湖故称)南落脚,买房置地,育有六子,分为六房。那是五百年前的事情了。

棠公,也就是吴越武肃王【钱鏐】之十四世孙,文林郎钱睿次子。吴越国武肃王钱鏐,上网查过的兄弟大约可以知道,五代时南方小国吴越国开国国主,被现代一些人亲切的称为【钱王】,是吴越钱氏公认的开山鼻祖级伟人,也是石中心目中的偶像。

一笔字写不出两样的钱,姓氏的力量,只一个字,却力透千年,深凿人心!

对于当下中国断层了的历史,石中觉得,有一份扎在心中的故去的历史和荣耀,是风骚男人必备的情怀;为这份荣耀而战斗,也是大多数人老来最缺少的留念。石中不要风骚,要的是一个山水跋涉间艰苦卓绝但灿烂非常的人生。要老有所念,不要默默的死去!

所以,他研究族谱,要了解自己姓名中那个钱字的历史和过去。

他说,我们的族谱,那老旧几近破烂的宣纸笔墨之下,隐藏的,是直指东南两浙钱塘临安最深沉的历史——吴越钱氏。相较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阳夏谢氏、琅琊王氏,吴越钱氏曾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然而,身为两浙最有力度的豪门望族,其人才辈出,自宋而起,至清朝民国至今为鼎盛。钱氏自古多才俊,当得起百家姓第二的称号。

根据族谱提供的证据,石中仿照刘备自称汉中山靖王之后,也自称吴越武肃王钱鏐第三十二代孙,可以表明,他有着和刘备一样的野心。

自从心中有了吴越钱王的荣光,石中就变得爱扯淡了。扯淡当然需要听众,且是能引起共鸣的观众,这对一个镇上生活常年在外读书的大学生宅男而言,确实是个很大的难题。

但是,机会来了!

时间是2012年末,春节临近的日子里。

鸠江钱村要恢复古老的文化传统,立起马神的牌位,兴办一场古老的乡村民俗。所有村民,包括已经从村子里走出去的,大多回来参与盛举。

这场名俗盛举叫做“串马灯”。两人对绕是为‘串’,一群人好几对的两人互绕是加强版的‘串’。穿上特制的衣甲,扮演古代的人物,参与者被戏称为‘马’。一队人马,在春节欢庆的日子里,演兵布阵,娱己娱人,这就是‘串马灯’。

串马灯的参与者是从全村中挑选出的年轻的小伙,十五六个,加上三个稍有年长的,分别扮演中国历史上为民间喜闻乐道的忠勇神将,有三国的刘关张、赵云、周瑜,有南北朝的薛仁贵父子和著名女将·薛家媳妇樊梨花,有北宋的杨家将(杨宗保、穆桂英等)、岳家将(岳飞、牛皋等),当然也少不了魅力女神——花木兰。

串马灯就是演兵练阵,练得不是国家的兵,乡村预备兵而已。演兵布阵,不是军训,是古代的军事训练!串马灯要有严格的训练,是故钱村的一方兵马,请了一个串灯师傅,教练了好些个时日。

演熟练熟,子弟兵们穿上特质的丝绸衣甲、超重铁胄,挂上铃铛,头上插孙悟空式羽翎野鸡毛,脸上红白妆扮,果真威武非常。

钱村串马灯征讨队(简称钱村马队),在出征前一晚,由道士唱魂唱上整个后半夜,然后烧黄纸,饮鸡血,步行出征。马队要一个村一个村的跑,跑遍整个周边,跑遍所有和本村有姻亲的村庄,几个日夜,早出晚归,鞭炮送迎。马队的年轻小伙,要用自己的威武非常、魅力、团队配合、变阵用阵的军队气息,来让别的村庄见证本村的人丁兴旺。鞭炮要足,人气要旺。没错,这就是村庄的阅兵和军事演习,要彰显的,是力量!

这是一场热闹非常的活动,带给春节以娱乐,带给村庄以欢乐。身处其中,成为一名参与者,将是一个少年老来最美好的回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