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夫不负有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五章 功夫不负有心(1 / 2)

秋后,枪炮和战船的秘密研究也都正式开始了,除了去过西洋的那十几个人带回来的东西。。另外,李序然凭借自己的力量提供的数据和信息,梁宪等人便进行了反复的试验。

此外,李序然从这三个省召来了一大批工匠,有木匠、铁匠还有还要配置火药的匠人,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所以,好多方面都要从摸索和探讨中进行。

不过,那个时代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火炮和船只,从西洋的人那些人也见到了最新式的枪和火炮的样子,并且他们凭借极强的记忆力进行了绘制草图,尤其是船只的图纸很重要,从上面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不再是用简单的人力和帆板,而用的是发动机的原理。

至于枪支,除了凭借自己的记忆外,年初的时候那些洋人来京城的时候,李序然作为北王款待了他们,最后,那些洋人官员送给了他一把手枪和步枪作为对他的回赠,李序然拿到之后就把它带到了北沙,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枪炮还有战船需要大量的铁、铜还有木材,制造火药需要的硝石、硫磺、木炭等,这些需要大量的银子,另外,这些工匠也需要工钱,找材的这些人既需要买东西的钱,也需要来回的运输费用,乱七八糟的费用绝不是一笔小的开支。

不过,好在两江相当的富裕,同时,现在朝廷派来的这二十万人马不需要朝廷的粮饷,所以,朝廷对两江和北沙的税赋剪了两成。可不要小看这两成税银,这可是三个省全部应缴税赋的两成,不要说二十万的将士,就是五十万也吃不了这么多,朝廷这是对三省的一种姿态和鼓励。

同时,由于三省有不少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加上有比较成熟的灌溉系统,所以,粮食的产量颇多。这年头,有粮食便就有了稳定,百姓们的心不慌了,当官的也就轻松多了。

由于李序然有针对性的鼓励百姓们养殖,所以,牛马羊繁衍数量激增,现在,不仅能够保证部队的战马源源不断。不少人家的餐桌上也少不了这些东西,这不仅增强了百姓们的体质,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充盈了粮食。至于再多余的还可以向邻省的一些地方卖掉换些银两。

此外,三省,尤其是两江,除了牛马羊外,还有茶叶、陶器、布匹丝绸、酿酒等副业,这些除了在丰富着百姓们大多生活外,还可以增加当地的受辱。因为,百姓们不仅可以自给自足的保障自己的用度,还可以将多余的东西卖到外省可以换取多余的银两。

对于这本账,杜唐的心里算了很多遍了:“北王。你就放心吧,这些开支还是可以支撑的,你就不用担心了”。

“这些银子不光是要来造枪遭炮造船的,以后我们的开支会更大。而且,即使火枪火炮铁船研制成功了,我们后面还需要不停的改进和完善。另外将士们要是人手一把枪,每个营一门炮,这得要多少银子啊,至于战船,那就更不用说了,一艘船所耗费的银两够一个县的百姓吃一年,你信不?”,李序然对一脸不在乎的杜唐说道。

“那怎么了?那我们的银子也够,没事,只要不是每人一艘船就行了”,杜唐还是没有明白李序然的话。

“哎,我说你是猪脑子啊,本王给你说的意思不是说,我们闲杂的银子不够,是要给以后不断扩充的军备还有老百姓的生活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要在现在的粮食、牛马羊、茶叶、瓷器和布匹丝绸等意外找另外一条可以增加收入的路子,这样才可以为我们以后庞大的开支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明白了吗?”,李序然没好气的说道。

这时杜唐才明白过来李序然说的重点,但是他还是不明白,除了这些庄稼和牲口外,顶多弄个茶叶和瓷器还有绸缎什么的。现在李序然要在这些东西以外的地方寻找一条能为大家挣来银子的出路,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于是,杜唐问道:“大哥,那你说说,我们还有什么法子能带来银子?”。

“开银行”李序然脱口而出。

“什么?银?什么银行?我怎么从来就没听说”,杜唐说道。

李序然哈哈大笑几声,这才知道自己又用错词了:“我倒给忘了,这都是洋人说的玩意,这个银行嘛,就和我们平时说的钱庄呀票号啊什么的差不多,就是很多人把银子存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然后由银行给他们开出证明,他们可以随时取钱,也可以长期存着,银行可以给利息”。

“何为利息?”,杜唐问道。

“利息就是,这么给你说吧,举个例子,你在银行存一百两银子,在银行方三年后,银行给你一百零五两银子,这多出来的五两银子就是利息,知道吗?其实,不光是可以赚利息,银行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李序然对杜唐继续说道:

“比如说做买卖的人,他在南江省,要去北沙卖牛羊,当他经过长途跋涉后他来到了北沙,可是,北沙买东西的人给的他全部是散银子。他要将这些银子全部带走后就会非常的麻烦,而且路上还有危险。但是现在有了银行,他就可以把银子存在北沙的银行,银行给他开了银票,他到南江当地的银行再取出来就可以了”。

“这个现在就有啊,我们有了银票不就是这么回事吗?没有特别啊“,杜唐说道。

这时,李序然只好再给他举例子:“这只是银行最基本的一项的内容,另外,急需要钱的人只要有房屋或者粮食牛马羊等东西但他又不想卖,这种情况下他就可以向银行借银子,但是银行要收取利息。同时,以后大家缴税或者衙门里发放俸禄这些银行都可以做的“。

听李序然这么一说,杜唐便觉得这个银行还确实有些来头,里面的门门道道还真不少。这是一个专门弄银子的地方,而且是越有钱越好挣钱,李序然担心的以后一旦用钱处多了银子不够的问题还真是非这个银行莫属了。

但是。考虑到银行这个名字太过新鲜,李序然便叫人把银行的名字改为银庄,但从事的业务和银行查不多。

这一时期,一些商业活动也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两江这种富裕的地方,现在李序然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正确的引导。适当的培育出以批做大事、能做大生意的商人,这对于以后大量的资金调动和保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人们的思想有很重要的影响。

几天后,李序然将建银庄的这个想法告知了各省的巡抚和布政使。让他们先找地方在房间的门头上写上银庄的大名。与此同时,向各地的百姓们大力宣传银庄的内容和经营范围,同时让他们知道其中的好处,包括利益的好处,还有安全和便利等。

银行的事情就这样安排下去了,枪炮和战船的试验研制正在进行,各地的经济蓬勃发展,银庄也在筹建中,而剩下的一项改革也在稳步的推进。

在这个时代。类似书院和学堂之类的地方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在文化氛围比较浓厚或者是富裕一些的府县都有,甚至于私塾这样的地方也是由来已久。

所以,当李序然提出再次要建讲学的地方时。大家并没有觉得很陌生,而且还能有一些吃的,这倒是听着新鲜。在秋收闲下来的人们便都聚集在各地新开的讲堂来听讲。

刚开始的时候,只一些小孩还有闲来无事的人去听讲。由于李序然提倡要提高女性的地位,所以,后来也有一些闲在家的女人来听讲。

他们当初是把这些地方当成是像听戏听曲这样聚集热闹的地方。但是没想到后来人们渐渐的发现的这个什么新课还真是有意思,什么地理、物理化学,政治什么的,就像是听说先生说的那么遥远一样。

听的人多了,渐渐地,一些读书人也来听了,并且讲课的内容也成了大家最热议的话题。

北江的北王府外的一条街上的小饭馆里:我说店家,你到时快点上菜啊,对了你这开水达到一百度沸点了吗?要是水开了,可千万要小心,热气烫伤了比开水烧伤还疼,那个叫什么气化液化的,对气化,哈哈哈……

就这样,这些人把这些新名词当做一种时尚而流行,这在李序然看来都是些中学的的知识被人人们津津乐道,不过,这倒也是件好事起码,李序然让他们提前进入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