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科幻悬疑>冷庐杂识> 卷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一(2 / 2)

士子习《四子书》,皆恪遵《集注》而往往不能全读。乙未岁,在京师同人 宴饮,秀水汪子黄同年焘举令云:“述外国《四书》一句,不能者罚。”众无以 应,哗辨云:“此书从未寓目,得毋杜撰耶?”汪曰:“出《孟子》‘仁也者, 人也’节,《集注》,非僻书也。”检视果然,乃各饮罚酒。偶阅董东亭太史潮 《东皋杂钞》,云:“周雅楫清原,以康熙己未召试入翰林,一日入直,圣祖忽 问以‘增广生员’四字,周不能对。上哂之曰:‘《四书》尚不读全,何云博学?’ 后检之,乃在‘子适卫’章,圈外注‘唐太宗置增广生员’云云。”可见当日鸿 词中人已如此矣。

黄滔诗

钱塘袁简斋太史枚《随园诗话》载,晚唐人辞某节度使七律前四句云:“去 违知己住违亲,欲策羸骖屡逡巡。万里家山归养志,十年门馆受恩身。”以为一 往情深,必士君子中有至性者,惜不记其全章与其姓名。按:此乃黄滔《辞刑部 郑郎中П》诗,其下半首云:“莺声历历秦城晓,柳色依依灞水春。明日蓝田关 外路,连天风雪一行人。”第二句乃是“欲发羸蹄进退频”。滔字文江,莆田人。 昭宗乾宁二年擢进士第,官四门博士,后迁监察御史里行,充武威军节度推官。 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滔规正有力焉。滔又有《题陈山人居》句云: “隔岸青山秋见寺,半床明月夜闻钟。”写景亦佳。

罢荔枝贡

宋李复古迪留守洛阳,始贡牡丹花;蔡君谟襄为福建路转运使,始进小团龙 茶。贤者乃亦为此。南宋洪君畴天锡为福建安抚,罢荔枝贡。后贤胜前贤矣(本 朝道光元年颜惺甫制军检巡抚福建,亦奏罢荔枝贡)。

别赋

江文通《别赋》起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乃赋中绝调。后惟王 子安仿之,作《采莲赋》云:“非登高可以赋者,惟采莲而已矣!”调虽相似, 情韵则不逮矣。

温八吟

王定保《唐摭言》谓:“温庭筠烛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赋一咏一吟 而已,故场中号为‘温八吟’。”孙光宪《北梦琐言》谓:“温庭筠才思艳丽, 工为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人号‘温八叉’。”今 人徵典,但知有“八叉”,罕知有“八吟”矣。

陶渊明祠堂记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皆有悠然自得之趣,视矫世绝俗之 士,相去悬殊。后世但知其人品之高,卓越千古,即史氏亦仅以隐逸目之。惟宋 罗端良愿《祠堂记》最能得其品谊之实。其略云:“渊明生百代之后,独颓然任 实。虽清风高节邈然难嗣,而言论所表,篇什所寄,率书生之素业,或老农之常 务。仕不曰行志,聊资三径而已。去不曰为高,情在骏奔而已。饥则乞食,醉便 遣客。不借琴以为雅,故无弦亦可。不因酒以为达,故把菊自足。真风所播,直 扫魏、晋浇习。”又云:“在县日浅,事虽不具见,然初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 助其子,而慈祥缱绻之意,与视俨等不殊,只此一语,便可祠之百世。迹其求邑, 虽指公田为酒之利,然来去以秋冬仲月,非播植之时,而《传》遽有种秫之数。 又督邮小儿,虽不束带向之,固自未害,不足遽用是日决去留也。此为未深知渊 明者。”端良此文及《淳安县社稷坛记》,甚为朱子所称,盖以持论之独精也。

四三杨

阳湖赵云松观察翼《陔余丛考》谓:“史有三‘三杨’,乃晋杨骏、杨珧、 杨济,唐杨凭、杨凝、杨凌,明杨士奇、杨溥、杨荣也。”按:《元史》杨浞, 稿城人。与中山杨珍、无极杨卞齐名,时人有“三杨”之目,是有四“三杨”矣。

唐骈体文

《新唐书》不录骈体文,然亦间书一二。如骆宾王为徐敬业作檄斥武后罪云: “一А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于公异为李晟作《平朱Г露布》云:“臣既 肃清宫禁,只奉寝园。钟虞不移,庙貌如故。”封敖为武宗作诏书慰边将伤夷者 云:“伤居尔体,痛在朕躬。”又草《李德裕定策功进太尉制》云:“谋皆予同, 言不它惑。”李德裕为武宗诏王元逵、何弘敬伐刘稹云:“勿为子孙之谋,存辅 车之势。”是皆唐人骈体文中精粹语也。

秦殿撰

嘉定秦簪园殿撰大成,事母纯孝,先意承志,母稍不悦,则长跪请罪。家贫, 躬啖藜藿,奉母必甘旨。尝续娶某氏女,婚夕,女泣不止,询知已有夫,父母以 其贫,逼改嫁。急招其夫至,令即夕成婚,以奁具赠之。迨乾隆癸未,春闱报捷, 房师戴太史第元见其字甚劣,谓之曰:“子字仅可三甲,速学焉,或可望二甲耳。” 乃昼夜临池,功日进,比殿试对策,字益工。先是诸城刘文正公统勋阅卷,已定 长洲褚廷璋第一,同郡某,素有隙,语文正云:“外间早已迎新鼎甲矣。”公勃 然曰:“岂我亦有弊乎?”遂以十一卷至二十卷进,而改置至十卷于后,秦 竟大魁多士。岂非德行格天,有此美报耶?

汉口竹枝词

余姚叶茂才调元《汉口竹枝词》三百首,述人情、风土、俚语居多。其赋 《后湖词》有云:“散步人来远市阌,一回心境得宽闲。眼光直到天穷处,夕照 黄陂数点山。”笔意独俊逸可喜。

王伯厚

陆子元《声隽》载:“宋鄞人王某,以贩马为业,畜一弥猴。其妻夏日醉卧, 弥猴与之合,醒后知之,大恚,杀弥猴。自是有娠,生二子应麟、应龙,厥状肖 焉。是殆谓伯厚昆季也。”按:伯厚之父名,登进士,官至朝请大夫、吏部郎 中。家世仕宦,安得有贩马之事?伯厚弟应凤,非应龙。其生也,后伯厚八年, 特与之同日耳(伯厚生于嘉定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日)。褚氏《坚瓠集》乃备采其 说,不为考正,讹以传讹,岂非诬蔑前贤耶?

孤山梅石图

滇中大理石象物赋形,最称异品,其大者尤为难得。阮文达公由云贵总督入 都,以《孤山梅石图》石赠林文忠公(时为江苏巡抚)。林谢简云:“荷琼瑶之 宠锡,真过百朋;欣水墨之纷披,须论万里。惟此烟云吐纳,本苍山灵秀之钟; 况乎树石萧疏,绘孤屿横斜之影。忆杭郡久开节钺,即逋仙亦在。当年揽胜 名区,探梅寄兴;此日系怀旧部,琢石成图。割翠绿之千重,肖丹青之一幅。登 诸几,恰疑鹫岭飞来;障以湘帘,似有鹤声远至。出螂娘之仙馆,清供弥珍; 惭和靖之宗风,俗尘难浣。”于此想见老辈风流,虽赠答间,亦有雅人深致。

诸葛丞相祠联

蜀诸葛丞相祠联云:“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兴亡天 定三分局,今古人思五丈原。”“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语皆可 传。

蔡学博

诸暨蔡东轩学博英,举乾隆丁酉孝廉,司训江山县二十余年,以扶植人伦为 己任,兼留心于民瘼。岁饥,劝各大姓于宗祠输粟平耀,嗣是歉岁则踵行之,全 活无算。后以老病乞归,自庠门达水次,饯送者数百人,咸欷息曰:“好官去矣!” 卒祀名宦乡贤祠。著有《俟采副草》,立言皆平易笃实,有功名教。其《论名》 云:“世有忠臣孝子,而其后不昌,人以为不获其报。不知名者,造物之所宝, 忠孝而受大名,则已厚报之矣。若其后复昌,是犹称贷者之偿其本而加以息也。 且人世美名,易浮乎实。苟好名而实不相副,即为盗名。名之盗,天之贼也。得 免诛谴幸矣,尚冀后嗣之必昌乎?故古人以名胜为耻,余以为名胜则更可惧。惧 之奈何?绝去沽名念,而勉为其实则可矣。”又《与从侄书》云:“以我病躯, 居此闲官,而犹不自暇逸,闻者必笑为愚。然每观得美名而其实不副者,后多不 昌。盖名为造物所宝,窃而得之,必干天谴。我自到此,外间以虚誉相推,其实 于人无所裨益。吃此地饭,用此地钱,而又谬被佳名,返己自思,时深警惕。故 凡职分所可为,而有关公事、有益地方者,皆欲尽心力而为之,不敢苟且,不敢 偷安,均此畏心愧心耳。”观此,可想见其孳孳力行,不求人知之实学。

《日知录》谓:“元者,本也。本官曰元官,本来曰元来,唐、宋人多此语。 后人以‘原’字代之,不知何解。原者,再也。《易》‘原筮’、《周礼》‘原 蚕’、《文王世子》末有‘原汉”原庙’之‘原’,皆作再字解,与本来之义全 不相同。或以为洪武中,臣下有称元任官者,嫌于元朝之官,改此。”余按: 《孟子》:“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泉混混。”《汉书·董仲舒传》:“道 之大原出于天。”《司马相如传》:“尔ɑ游原。”皆作本字解。《易》:“原 始要终。”原谓寻其本也。然则改元为原,正未可议矣。

自呼其名

鸟兽自呼其名,见于《山海经》者甚多,皆非世所常有。其见于他书者,禽 则有贝、有鸦、有鹈、有脊令、有鹧鸪、有贝(即)、有(即燕齐人呼 为配,盖取其名自呼)、有鸭;虫则有蛤蚧、有庞蜂。原其始,人特因其鸣声而 命以名,后遂以为能自呼其名。凡禽言如布谷、脱布裤等,皆若是也。

邝湛若有《前当票序》、《后当票序》,全谢山《春明行箧当书》记述之, 因谓《六经》、《三史》无有“当”字。按:《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赉赏, 典当胡夷。”注:“当,丁浪反。”是“当”字所自始也。

勺药椒

勺药,香草也,而赠之于相谑之日。椒,芳物也,而贻之于迈之时。人汨 其情,物亦违其用矣。世之治也,礼教隆而妇职修,草木皆得其所。《周南》所 以次《采葛》,《召南》所以次《采蘩》也。

《春秋》:“桓六年春正月,来。”三传皆以为州公自曹来,惟胡传以 “”为州公之名,且推衍诸侯失地名之义,谓迫乎大国而失国者,非其罪也, 可以诸侯之礼接之。若不能修道以正其国,自底灭亡,如蔡献舞、邾益、曹阳、 州实之徒,则待之以初,乃礼之过也。以今考之,蔡献舞、邾益、曹阳之失国, 传皆详载其事,独州公不书见灭于何国。且《左传》以为度其国危,故不复,则 其为人,当犹能量力度德,而不至于恣肆妄为。似不当于无所证据之事,加以罪 名,至与蔡献舞等同科也。

甲申十九忠臣

甲申十九忠臣,附以孟章明为二十。南都又益以陈侍御纯德。世祖赐谥,独 无纯德。黄梨洲征君以甲申之难,侍御在俘戮之列,而杂入之。意者以此不预乎? 余按:《明史》本传不言俘戮,惟云:“都城陷,贼下令百官以某日入见,众摄 纯德入。还邸恸哭,遂自经。”因考范文忠公以下二十人,皆闻变即时致命,而 侍御独死于入见之后,此所以不得谥也欤。

申时行王锡爵

赵用贤以苏、松、嘉、湖诸府财赋敌天下半,民生坐困,与进士袁黄商榷数 十昼夜,条十四事上之。申时行、王锡爵以为吴人不当言吴事,调旨切责,寝不 行。甚矣,其悖也!夫申、王亦吴人,为大臣者,道在泽民,况乡邦疾苦,尤当 力为拯救,乃反加以谯让而沮之,是诚何心哉!二人之不得为良臣,即此可见。 又吴中白粮为累,民承役辄破家。给事中张栋请令出赀助漕舟附载,申时行、王 锡爵绌其议,见《李献可传》。

韩文公庙碑

阳湖恽子居大令敬《潮州韩文公庙碑文》云:“公之辟佛,辟于极盛之时; 宋人之辟佛,辟于既衰之后。宋人之辟佛,以千万人攻佛之一人;公之辟佛,以 一人攻为佛之千万人,故不易也。”可为名言至论。

慎枢公

先祖慎枢公讳琛,乌程庠生。居室在承寿堂南偏之楼,因号南楼。少秉异质, 读书过目成诵,作诗文千言立就。尝与友人泛舟里中,自南栅浮澜桥至北栅白娘 子桥,凡九里许。默识两岸人家招帖,归书于册,覆之,一字不讹,友大惊服。 与本生先祖秋畦公为再从兄弟,友爱甚笃,卒年仅二十有九。秋畦公哭之恸,后 遂以先君子嗣之。公诗稿甚多,惜皆散佚。今搜辑七首列于篇,其采人《两浙 轩录》、《湖州诗录》者不复载。《游飞来寺登峡山》云:“禅林开绝胜,山路 转清阴。一径苍苔滑,千峰花雨深。梵声通鸟语,云气满衣襟。好向风泉侧,琮 净写玉琴。”《清远早秋》云:“卷帘官阁惜淹留,风景萧闲及早秋。王粲生平 最多感,无穷心事在登楼。”自赣州来,逆风寒雨,日行不过二十里,闷甚,作 诗云:“高林纷落叶,密筱丛寒烟。赣江三百里,风雨滞归船。”《归兴》云: “薄晚林峦秀色,日斜村落微红。我与沙鸥有约,归舟又及秋风。”《晚过七姑 祠》云:“夕阳江上七姑祠,肃肃灵风满桂旗。无限好山似云髻,苹花香外影离 离。”“一样青山窈窕妆,不将眉黛嫁彭郎。到门几曲青溪路,落日清风桂馆凉。” 衢州两岸人家皆种橘为业,丹黄万树,诗以赏之云:“秋林霜重熟黄柑,胜日行 吟兴倍酣。满眼西风篁步镇,挂帆何异洞庭南。”“水缩烟寒橘柚村,千林金弹 压柴门。两年灯火天涯梦,记劈新黄对酒尊。”(秀水高均儒填讳)

汪子黄

秀水同年汪子黄孝廉焘,天才颖异,英气逼人,书法秀挺,诗亦清俊。道光 壬辰秋试后,潜入贡院观填榜,见己名在十三,赋诗云:“广寒宫阙异人间,防 卫森严昼掩关。亲见上真注名姓,居然身到列仙班。”癸巳会试,因其叔寅禾太 史世樽分校,回避不与试,赋诗云:“五云缥渺阻仙津,书剑萧然客邸春。怕向 黄金台下过,落花三月作归人。”乙未闱后,留寓都中,旋于丙申正月病卒。诗 稿散失,今记忆所及者,惟此二首,急录之以拟吉光片羽。

鸳鸯湖棹歌

吾乡自竹太史赋《鸳鸯湖棹歌》后,继作者数十家,虽品格各殊,而风致 皆可玩味。道光辛丑,南海罗萝村学使文俊试禾郡士,复以命题,所取佳作,亦 有足步武前贤者:“裴公岛上柳毵毵,细柳三篙已涨蓝。毕竟诗人名不灭,踏云 独访芋香庵。”(秀水汪韩度)“宣公桥畔水潆洄,三影亭前去复来。唐代文章 元代曲,劝郎还上读书台。”(秀水蔡之沅)“水边水鸟尽双飞,和雨和烟立钓 矶。郎向分湖抛妾去,妾从合路载郎归。”(海盐沈炳垣)“百里官塘日往还, 陡门西去玉溪湾。看看两岸田如,平望南来不见山。”(石门程禧)“甲粢乙 黍更亲桑,民到于今颂越王。试向天文觅牛女,便知耕织万家忙。”(桐乡金鹤 清)

戚公饼

吾浙市肆所售光饼,以戚少保继光兵间遗制得名。瑞安项雁湖文学霁以为宜 避少保之名,改称“戚公饼”,作诗纪之。有云:“孔类缗钱形,解连环结。 携来肉串县,穿作鱼贯密。”文学幼耽吟咏,长弃举子业,专意攻诗,中年下世。 其弟几山学博傅霖,编其遗诗曰《且瓯集》付刊。余最爱其《夜舟入郡橘花作香 二十里不断》绝句云:“碧流如玉驾扁舟,树影离离夜气秋。新月一钩花两岸, 水香扶梦到温州。”“温州”二字,鲜有入诗者,此独擅长。

地有湖山美

乾隆丁酉科,彭文勤公主试浙江,以“地有湖山美”为诗题,得“梅”字。 盖本宋真宗赐梅挚守杭州诗“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也。“吴”误作“湖”, 公自请议处罚俸。然自是文人学士,遂以“湖山有美”作诗料。盖公负一代盛名, 言可为典,且改“吴”作“湖”,句法尤浑括而有味也。

文字之鉴

乾隆时,吾乡叶氏家业隆起,作堂颜曰“养浩”,自后家中人死亡相继。有 善测字者,指扁字曰:“叶为羊食,又值牛口,焉得全?”急毁去之,乃安。余 考刘绩《霏雪录》载张乘槎能以拆字言吉凶。洪武初,参知政事刘公某、王公某 莅任浙江日,改拱北楼为来远楼;槎往视之曰:“三日内主哀丧之事。”如期, 王公母夫人病卒,刘公以历日纸边坐法。王公延槎问故,槎曰:“来者,丧字形; 远者,哀字形。旁二点相续者,泪点也。”公命槎易之,乃为镇海楼。此等解晰 字义,真非寻常智虑所及。复按:陆俨山深《豫章漫钞》载其郡中谯楼,太守题 扁曰“壮观”。同知王卿,陕西人也。见之忿然曰:“何名‘壮观’?自我西音 乃‘赃官’耳。”又绍兴郡斋厅事扁曰“牧爱”,戚编修润谓太守曰:“此可撇 去,我自下望之乃‘收受’字也。”形声近似之际,可与宋人“德迈九皇”、“克长克君”等语,同为文字之鉴。

陆费中丞诗

吾邑陆费春帆中丞泉,由明经起家县令,历官至湖南巡抚。自幼即耽吟咏, 在长沙节署时,筑校经堂课士,尝以《湘江竹枝词》命题,自赋十二绝,极绵邈 悱恻之致,录二首于此。“斑竹涓涓泪尚零,望湘亭上吊湘灵。孤篷听雨巴陵岸, 一夜愁心满洞庭。”“三十六湾芦荻秋,飞花如雪扑郎舟。请看今夜湾湾月,双 宿鸳鸯已白头。”

桑水部

杭州桑甫水部调元游五岳归,题联书室云:“《六经》读罢方持笔,五岳 归来不看山。”其为塾师时,先命徒读经,背诵如童蒙,经熟始教以文法。选天 崇文二十六篇,详加评语,令熟诵之,以是登科第者甚多。绍兴某名士经术湛深, 而文格重钝,不利于试,年逾四旬,犹困场屋,因受业于门。桑阅其文曰:“病 已深矣。”悉屏其所习文,戒勿寓目。授以曹垂灿进士《君子之至于斯也》文, 令专诵三月,始课作文。迄一年,诵曹作已数万遍,竟易重钝为轻灵。乃曰: “此后惟子所诵,投无不利矣。”次岁即举乡闱,联捷成进士。

张长清

吾里张长清负异才,制艺高卓。四十余岁始入泮,首题“夫子不答”,破云: “天道有应而不应,圣人不对而亦对也。”次题“仲尼祖述尧舜”,有云:“三 代以上,道在尧、舜;三代以下,道在仲尼。尧、舜者,中天之仲尼;仲尼者, 春秋之尧、舜也。”传诵一时。未几即卒,无子。才士之厄甚矣!

陶太守联

吴县陶太守庆增,以翰林起家,道光己亥科为浙江副典试,所取多知名士。 己酉岁,于济南府任所丁母忧,哀毁过甚,肝气疾剧而卒,年仅四旬,其父犹在 堂也。殁时自挽联云:“死而有知,应喜慈亲仍聚首;生何所恋,长离老父独伤 心。”闻者莫不悲之。

两浙校官集

上虞许齑生教授正绶,司铎湖州,选国朝两浙校官之诗、古文辞,编集付梓, 作征刻启,分贻同志。有云:“二百年之文献,不薄冷官;十一郡之典型,无轻 前辈。”其诗集于咸丰初告成,虽采辑未遍,而发潜阐幽,琳琅满目,亦足为寒 毡生色。

郭频伽诗

吴江郭频伽明经麟,少有神童之目,一眉白如雪。屡试不售,橐笔江湖,诗 名噪一时。所著《灵芬馆集》,气骨清隽,洗净俗尘。余最爱其言情之句,摘录 于此。《西湖春感》云:“二月落花如梦短,一湖春水比愁多。”《汶上道中却 寄载园》云:“岁月不多须爱惜,功名无定且文章。”《寄寿生独游》云:“狂 因醉后轻言事,穷为愁多废著书。”《梦中得句》云:“忧果能埋何必地,人犹 难问况于天。”《雪持表弟至杭得家中书赋赠》云:“此地逢君同是客,故乡如 我已无家。”《客中饮酒》云:“身世不谐偏独醒,饥寒而外有奇穷。”

四子书说约

舅氏周古轩先生干,志行醇笃,无愧古人。生平无他嗜好,惟研精经书,深 探理奥,著有《四子书说约》、《易庸春秋集义》诸书。《说约》尤为精粹,间 有与朱子《集注》异者,自谓非敢矜奇,惟求归于至当,以阐明圣道而已。谨为 摘录于左。

“仪封人”章云:“封人一见夫子,而即相称如此,其德亦可知矣。夫子之 周流删定,正是设教致治,不必待得位而后见也。故《中庸》言‘大德者,必受 命’,亦不必谓身为天子而始言受命。若夫子承先王之道统,立万世之人极,凡 有血气者,莫不尊亲,非受命而何?故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 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天命之笃于夫子也,盖已久矣,岂 得以势位言之哉?其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彼谓天生夫子,正以垂教天下万 世,不必以位之得丧而患之。将,殆也,拟议之辞,非谓将来也。若以得位言, 则封人之言不验矣。”“子在川上曰”章云:“水有原则其流不息,道有本则其 用不穷。观其逝之万殊,而知其来之一贯。夫子欲学者小德之川流,以悟大德之 敦化,告诸往,欲其知来也。夫往,至费也,来,至隐也。往之费,人皆见之, 而其费必根乎来之隐,则惟知道者乃能知之。盖道必有本,本立则道自生,而其 逝自不舍昼夜矣。学者见水之不息,而不知道之不息,知道之不息,而不知道之 所以不息,此夫子所以寄慨无穷也。岂徒无间断之意哉?孟子告徐子说,乃此章 正解。”“棘子成”章云:“夫子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是文质相等之 意,则子贡之言未为失也。盖文阳质阴,阴阳不偏胜,而后得中可久耳。惟质为 近本,夫子有宁俭毋奢之说,子贡所以先以君子称之,而后救其失也。”

王忄予杨选

王忄予为蓟辽总督,把都儿、辛爱数部将西入,声言东。忄予遽引兵东,寇 乃以其间由潘家口入,渡滦河而西,大掠遵化、迁安、蓟州、玉田,驻内地五日, 京师大震。忄予遂被逮,死西市。杨选为蓟辽总督,辛爱与把都儿大举,自墙子 岭、磨乃峪溃墙入犯,京师戒严。选遣副将胡镇等御之,不胜。寇留内地十日始 北去。初,谍者言寇将窥墙子岭,部檄严待之,而三卫为寇导者,绐选赴潘家口, 以是寇势乃张。选遂坐死,戮于市。余按:二人之见怒于世宗者,虽不仅因此事, 然即此事论之,已足见其防御之疏,被谴实咎所应得。吁!有主兵之责者,其于 知彼知己之术何可忽哉!

六世之宇命名

晋、宋间人命名,往往数世同用“之”字,而惟王氏为独多。人皆知王羲之、 献之、靖之、悦之四世以“之”字命名,不知有六世相同者,如王廪之、胡之、 茂之、裕之、瓒之、秀之,及彪之、临之、纳之、准之、舆之、进之,其名皆载 在史册。

三邦

《禹贡》“三邦”,颜师古谓:“荆州界,本有蛮、荆、楚三国,致贡 {路}、苦,其名称美也。”此说胜于诸家。毛晃以为:“《春秋》书‘荆人 来聘’,即楚人也。《诗》称‘因时百蛮’,蛮非一国之名。谓蛮、荆、楚为三 邦,恐非经意。”余谓:蛮、荆、楚皆属荆州之域。毛氏云“荆即楚人”,然安 知非当禹之时本为二国,逮后始为楚并,如春秋之晋分为战国之梁,而梁亦可称 晋耶?蛮虽有百蛮之称,然《礼记明堂位》又言“九蛮”,《周礼·职方氏》又 言“八蛮”,《诗·蓼萧》序注又言“六蛮”。则“三邦”之所云蛮,亦何不可 指为一国欤?

古今字义

字义有行之今而古未备者,如“寺”字,古作官府解,不指僧寺也。“兵” 字,古作兵器解,不指兵卒也。“字”字,古作抚字解,不指文字也。有行之古 而今不用者,如毒兼善恶,祥兼吉凶,落兼始终,臭兼香臭,诞兼信诞,乱兼治 乱之类。又如下事上亦言慈,上规下亦曰谏,贵贱皆称朕,生死皆称讳,男女皆 称僮。如此之类,古之异于今者,不可悉数。

樊绍述

樊绍述《绛守居园池记》,如“涎玉沫珠”、“瑶翻碧潋”、“嵬眼e耳”、 “提鹇挈鹭”、“风月灯火之”等句,奇隽可讽。又如“万力千气”、“苍官青 士”,后世多引用之。其馀大半艰涩,虽有诸家注释,未能尽析其旨。吴居正谓 昌黎盛推绍述,谓其词必己出,不烦绳削而自合,文从字顺,则其他文,殆不尽 若此矣。余按:《唐·艺文志·樊宗师集》二百九十一卷,今皆不传,所传者仅 此记与《绵州越王楼诗序》,岂真人情好奇,转以奇而得传欤?

曾子闵子

圣门以孝称者,曾子、闵子。曾子被杖于父,闵子见疏于后母。盖惟境处乎 变,而能尽子职,为人之所难为,斯为孝之至。“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其是之谓欤!

古之为师也,以道德,降而托之于经术,如田氏之授《易》,孟氏之授《礼》 是也。降而托之于辞章,如韩子《答李翊书》、柳州《答韦中立书》是也。又降 而托之于举业,假以为利禄之资,则师道衰而学术益替矣!有志世教者,当思所 以救之。

开城门却敌

诸葛孔明以万人屯阳平,司马懿率二十万众至前,士失色,乃大开四城门, 扫地却洒。懿常谓孔明持重,而猥见势弱,疑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趋山。此计盖 不独孔明也,汉李广尝以百骑却匈奴数千骑。又元铁哥从征乃颜,其党塔不歹率 兵奄至,铁哥谓:“彼众我寡,当设疑以退之。”于是帝张曲盖,据胡床,铁哥 从容进酒。敌按兵觇之,惧有伏,夜遁去。夫匈奴塔不歹等固可以疑沮之,司马 懿智谋索优,使为尝试之计,分二十万众之二三以击之,则阳平之城可得矣,岂 孔明之谨慎而敢出此?此事见郭冲三事,而陈寿《蜀志》不载,得毋传之不实欤?

龟策列传

《五经》中,《诗》皆用韵,《周易》、《尚书》、《礼记》、《左传》亦 各有韵语。子则《荀子·成相篇》全用韵。至以叙事之文而为此体者,则惟《史 记·龟策列传》。此篇为褚生所补,其叙宋元王得龟事,二千八百余言皆用韵语。 语多悖妄,《索隐》、《正义》讥其烦芜鄙陋,《史通》以为无可取,信不诬也!

文家操纵之笔

文家操纵之笔,太史公最为擅长,有以一句纵,一句操,而于一篇之中屡见 之者。试以《鲁仲连列传》证之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 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 今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耳。使 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 下之士也。”曰:“与人刃我,宁自刃。”曰:“吾与富贵而绌于人,宁贫贱而 轻世肆志焉。”此皆以两句自为开合之法也。

裴行俭

裴行俭兼文武才,用兵无不胜,其法不外诡谋诱敌及用反问而已。突厥伏念 来降,行俭谓:“受降如受敌。”敕严备,亦以防其诡也。使浑知此,何至为 尚结赞所劫哉?

嵇封翁

无锡嵇留山封翁永仁,客范忠贞公幕中,耿精忠叛,与忠贞公同被系三年遇 害。狱中作《百苦吟》、《和泪谱》、《续离骚》,寄友人收藏之。题诗云: “此身若遂沈沦死,留与寒家子弟看。”后其子文敏公曾筠并其遗集汇刊之,世 所传《抱犊山房集》是也。方公殉难时,文敏公甫七岁,其室杨太夫人守志抚孤, 备尝艰苦。后公入祀忠义祠,太夫人举节孝,特旨旌门,子孙(文恭公璜)相继 入相。天之报施,亦云至矣!

西青散记

金坛史梧冈教授震林《西青散记》,多托为神仙幽渺之辞。最爱其讽世之语 隽而不腐,胜读劝诫陈言:“一生有可惜事: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善事, 老无令名。贫贱人可惜者二:面承唾为求利,膝生胝为求荣。富贵人可惜者二: 临大义沮于吝,荷重任败于贪。聪明人可惜者三:妄讥议谓之薄,自炫奖谓之骄, 怀愤激谓之躁。豪侠人可惜者三:助凶人得暴名,挥泛财得败名,纳庸客得滥名。” 又云:“才子罪孽胜于佞臣,佞臣误国害民数十年耳,才子制淫书传后世,炽情 欲,坏风化,不可胜计。”

陆太常

嘉兴陆儆岩太常绍琦,康熙己丑进士,以词林起家。督学广西,以其地去中 土远,内杂夷僚,不能尽知功令,罹罪至死,迷不得悟,乃奏请诸生诵习律令, 得旨通行,著为令。临殁,手书训子,自述生平不妄交一人,不妄为一事,不妄 取一钱。闻者许为实录。

吴集潭孝廉

仁和吴集潭孝廉光升,大兴朱竹君学士筠之师也。为学根柢经史,试礼部不 第,年过七十,赐学正衔。其辛未会试“舜之居深山”一节文,结曰:“是以古 之圣人,其静也如山,其动也如水。”主司孙文定公以示同考,或曰:“结无之 乎者也字,不当中式。”遂乙。庚辰“既而曰”四句文,有曰:“祸重于地,莫 知之避。”同考斥之。辛巳文已中式矣,主司指摘字句,谓“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文有“簋不饬”等语,又斥之。学士作哀辞,中云:“言必有出兮,如己出而。 聋耳骇兮,目眩而噫。何必僻书兮,转喉触腮。周经谊语兮,佥谓余欺。予以勒 帛兮,乙而罢之。静动山水兮,语以重遗。昔孙文定兮,执卷而谘。莫为先容兮, 遭按剑疑。文工遇拙兮,不偶而奇。”盖指此也。

文信国公四六

文信国公诗文秉正气而成,雄绝一代,四六亦工。集中载《山中厅屋上梁文》, 有云:“未问君王,便比赐鉴湖之宅;何须将相,方谋归绿野之堂。”又《五色 赋记》,言唐谢观《白赋》云:“晓入梁王之苑,雪满群山;夜登庾亮之楼,月 明千里。”寇豹《赤赋》云:“田单破燕之日,火燎于原;武王伐纣之年,血流 漂杵。”更仿之作《黑赋》曰:“孙膑衔枚之际,半夜失踪;达摩面壁以来,九 年闭目。”客绝倒。一客赋黄曰:“杜甫柴门之外,雨涨春流;卫青塞马之前, 沙含夕照。”一客赋青曰:“帝子之望巫阳,远山过雨;王孙之别南浦,芳草连 天。”因反观前作,惟“月明千里”得白之神,曰雪、曰火、曰血,皆著迹。且 “漂杵”是武王一处事,“燎原”与田单不相干。一客改之曰:“尧时十日并出, 烁石流金;秦宫三月延烧,照天烛地。”一客又曰:“‘夜登庾亮之楼,月明千 里’如何对?”或对曰:“秋泊袁弘之渚,水浸一天。”此虽游戏笔墨,亦可见 公于斯道,曾殚钻研之功也。

希踪靖节

明何涛为安庆推官,到官三日,吏白当伏谒监司,涛颦蹙曰:“非吾所能。” 即弃官去。陈庸为荆门州同,莅任五日,不能屈曲,即解官,杜门不入城郭。此 皆能希踪靖节者。

四库全书表文

乾隆四十八年,编纂《四库全书》告成,进呈表文系献县纪文达公昀所撰, 刊入全书卷首,公《遗集》中亦编入焉。公门人长沙刘相国权之跋其后云:“ 《四库全书》开馆,吾师即奉命总纂,自始至终,无一息之间。不惟过目不忘, 而精神实足以相副。经手十年,故撰此表,振笔疾书,一气呵成,而其中条分缕 晰,纤悉具备,同馆争先快睹,莫不叹服。总其事者,复令陆耳山副宪锡熊、吴 稷堂学士省兰合撰一表,属吾师润色,终不惬意,仍索吾师所撰表,列名以进。 高宗纯皇帝谓:‘此表必纪某所撰。’遂特加赏一分,咸惊睿照之如神也。”按: 《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亦公所撰。说者谓公才学绝伦,而著述无多,盖其生 平精力已毕萃于此书矣。

虞凤娘

明义乌虞凤娘姊嫁徐明辉而卒,明辉闻风娘贤,恳其父,欲聘为继室。女知, 泣谓父母曰:“兄弟未尝同妻,姊妹可知。”父执不听,女绝口不言,自经死。 余谓女之死,徒以伤亲之心。史传载之,岂但以其志之洁,为末俗所难能,而书 以示风欤?

华歆

《后汉书·伏皇后纪》载曹操逼帝废后,以华歆为郄虑副,勒兵入宫,收后 下暴室。歆于灵帝时已举孝廉,官郎中,而敢于凌虐帝后,不臣甚矣!乃《魏志》 称其“清纯德素”,《晋书·华表传》亦称歆“清德高行”,是岂得为直笔乎?

五行之系于八卦也,木居其四,以天地发育之气始于木也。木生于春而行于 东方,故属之巽。其兼及坎、离者,坎为水,水,生木者也;离为火,火,木所 生也。艮则当冬春之交,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故亦取象焉。

家礼

翁一瓢森《四时读书乐》、朱柏庐用纯《家训》,世人以为朱子所作,此其 误犹可言也。至《家礼》一书,疏谬甚多,乃后人依托以传者,流俗信而用之, 何耶?

埤雅

《诗经》咏马二十六种,《埤雅》所载者十三种:鸨、骐、、骆、白颠、 [a164]、原、黄、、る、驳、来、驹。惟不见于《诗》。《埤雅》 所不载者,亦十三种:骊、、皇、骓、丕、も、单、卯、雒、、 覃、鱼、。陆农师固深于《诗》者也,凡释鱼、兽、鸟、虫、马、木、草、 天二百九十六条,引《诗》者乃有二百十条。

蜡烛

《礼记》“烛不见跋”,注云:“古未有蜡烛,惟呼火炬为烛。火炬照夜易 尽,尽则藏所然残本。”按:《西京杂记》“寒食禁火日,赐侯家蜡烛”,韩 诗所谓“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也。观此可知当时民间尚未有蜡 烛,则烛之用蜡,或始于汉。《物原》谓“成汤作蜡烛”,恐未足据。

冯文介公

仁和冯文介公培元,少孤贫,母何太淑人自课之。性聪颖而劬于学,为文不 起草,伸纸立就。精楷法,落笔迅敏,乡会试中式,全卷无添注涂改字。殿试副 本亦真书,皆从来所罕有。道光甲辰,以第三人及第,历官光禄寺卿。咸丰壬子, 督学湖北,十二月武昌府被陷,公入署后园古井殉节,年仅四十。事闻,赠侍郎 衔,赐谥文介。公为诸生时,肄业崇文书院,见知于掌教胡书农学士敬,课多作 刊行。如《老兵》云:“万里秦时月,苍茫出塞尘。余生髀有肉,独戍胆包身。 倦羽三更雁,寒衣百结鹑。建橐无底事,中外一家春。”《课读声》云:“勖来 勤业坐萧辰,膝下娇儿喜最驯。传授范滂、苏学士,经诒韦逞宋夫人。青毡寂寂 遗编在,纱幔依依问字频。记得芸窗占毕处,尚留余韵乐慈亲。”《西湖采莼曲》 云:“门外波光碧似油,翠罗衫子卸珠楼。杨丝柔软莼丝滑,一样相思两样愁。” 皆为士林传诵。兼工墨梅,画辄题其上,得者珍为“三绝”。

廖少司农

将乐廖莲山少司农腾奎,以孝廉起家,宰休宁,擢御史,历官卿贰。康熙 乙酉主试江南,赋诗有“承命重惊山岳负,焚香虔矢帝天临。”榜发,尽孤寒知 名士,群情悦服,下第者亦洒泪追送江浒。按:国初主试,恒有由举人出身者, 雍正时犹然。如:元年云南主考鄂文端公尔泰(时官员外),二年湖北主考蔡仕 舳、四川主考许隆远是也。此后则罕有矣。

诗品

钟记室《诗品》,自汉迄梁百三人,别本一百二十二人。上品十一人,中品 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汉七人,魏十一人,晋三十八人,宋二十六人,齐三 十人,梁十人。汉四百余年只得七人,宋、齐以下仅百年而得六十余人。盖五言 之学,六朝始盛,抑略于远而详于近,理则然也。惟同时昭明太子《文选》诗六 十二家,《诗品》所述者五十一人。韦孟、束皙、应贞四言,张衡七言,既不列 于品,若汉之苏武、应,晋之庐谌、司马彪、王康琚,宋之徐悱、刘铄皆以五 言著称,乃亦见遗,然则所取殆犹未备欤。又如以刘桢列上品,陶潜列中品,徐 干、阮璃列下晶,品第违失,昔人多议及之。然其铺观列代,撮举同异,实能推 究渊源,阐明旨趣。且百余人之诗,今不尽存,尚赖此以流传,俾得考见得失, 诚于诗教有功,可为后学之津梁也。

陈云伯

钱塘陈云伯大令文述,少负才名,后以乙科出宰。由皖之吴,所至有惠政。 补官江都县,前令以迎送为事,积案盈万。陈初至,署听事曰:“勤补拙,俭养 廉,更无暇馈问送迎,来往宾朋须谅我;让化争,诚去伪,敬以告父兄耆老,教 诲子弟各成人。”乃排日讯断,不逾年而积牍以清。诗长于歌行,才藻富有,雄 视一时,近体亦韶秀风华。著有《颐道堂集》行世,五言如:“百花承辇路,片 月下宫墙”、“疏星江浦树,残月海门潮”、“翠落中峰瀑,青横太古苔”、 “阑干花四面,楼阁树中间”;七言如“雁外晚钟横白塔,烟中寒月上朱楼”、 “水榭微波秋落叶,江楼斜月夜闻箫”、“落花到地飞还起,芳草如烟踏更生”、 “奇石涌云临水立,寒泉漱雪隔花飞。”“地因久住艰言别,人为多情易写愁”, 皆妙。

谥文成

谥文成者,汉张良,晋郄鉴,宋殷景仁,唐卢怀慎,南唐晋王景遂,明刘基、王守仁。张良、刘基、王守仁为不愧。本朝制国书大臣达海、额尔德宜及乾隆时大学士阿桂谥文成。

露筋祠诗

王阮亭尚书《题露筋祠》诗云:“翠羽明挡尚俨然,湖云祠树碧于烟。行人 系缆月初堕,门外野风开白莲。”论者推为此题绝唱。按:米襄阳《露筋祠碑》 云:“神姓萧,名荷花。”诗不即不离,天然入妙,故后来作者皆莫之及。

功令

言举业者,必恪遵功令,不敢旁采他说,立异求胜;即笺疏家言,亦有从之 而见黜者。嘉庆戊寅恩科浙闱三题“民事不可缓也”至“亟其乘屋”,归安名宿 杨拙园知新主“夜作绞索以待明年蚕用”立说,房官呈荐,主司谓:“此说若有 所本,当入选,否则恐遭磨勘,吾不任其咎也。”房官乃遍搜《孟子》诸家注释, 并无此说,杨竟被黜,而不知本《毛诗》中孔疏,非僻书也。又乾隆间李学使潢 岁试嘉郡,经题“隰有六驳”。某生素负文名,主毛传“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立说,竟以纰缪黜置四等。因忆宋王旦知贡举,论题“当仁不让于师”。有举子 主贾逵说,以师为众,旦恶其说黜之。以旦之贤而犹若此,况其下焉者乎!

饥钅几饿

谷不熟为饥,腹不实为钅几,钅几之甚为饿。饥、钅几,古异义,后人通用,误也。

皇甫韵亭诗

同里皇甫韵亭茂才坤,情怀倜傥,豪于酒,诗笔亦俊。所作随手散弃,偶检 箧中,得其遗稿三首,急录之。《咏菊》云:“几番疏雨润,老圃菊初黄。月色 一篱淡,露华三径凉。秋深人比瘦,夜静影俱香。谁送白衣酒,花前畅引觞。” 《题沈镜湖垂钓图》云:“江北江南汗漫游,归来逸兴寄扁舟。白风急秋将晚, 一尺鲈鱼欲上钩。”“得鱼换酒且高歌,鹭友鸥宾日日过。爱向水云深处泊,满 船明月卧烟蓑。”

对花啜茶

对花啜茶,唐人谓之杀风景。宋人则不然,张功甫《梅花宜称》有“扫雪烹茶”一条。放翁诗云:“花坞茶新满市香。”盖以此为韵事矣。

兄弟联名

兄弟联名始于汉季,如刘琦、刘琮,应场、应璩是也,然如伯达、伯适已兆 其端。明吕兆祥《东野志》称伯禽少子东野氏,第三代生二子,长晖,次;六 代生二子,长缙、次绅。此则史册所不载矣。

七巧图

宋黄伯思燕几图,以方几七,长短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 严澄蝶《几谱》,则又变通其制,以句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 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 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 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