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科幻悬疑>能改斋漫录> 卷十五 方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十五 方物(2 / 2)

端州石

端州石,唐世已知名。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诗云:“洞丁多斫石,蛮女半淘金。”自注云:“端州斫石。”李贺《紫石砚歌》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龙脑白牦

英州因雷震一山,梓树尽枯,而生龙脑。京师龙脑为之贱,时熙宁元年七月也。王禹玉言于司马文正公,使人就市买之,信然。一两值钱千四百,味苦而香酷烈,不甚佳也。又言:“潭州益阳雷震,山裂,出米可数十万斛。炊之成饭,而腥不可食。有赍其米至京师者,禹玉以相贻,其状信米也,而色黑如炭。”又言:“荆、襄之间,天雨白牦,如马尾。长者尺余,弥漫山谷。亦有赍至京师者。”予谓此盖管辂所谓“天雨毛,贤人逃”者也。然《前汉·五行志》亦云:“天汉三年,天雨白厘。”厘、牦通用。

蕲州大鼎

政和三年八月,仓部员外郎提举荆湖南茶盐事范材奏:“蕲州罗田县山溪中,有大鼎。数年前常见两耳,其穴中可过七八岁小儿。民遂塞以土,今其耳犹发露。欲望就委本处官按验其实,申取朝旨,使异物不埋没于盛时。”奉圣旨,令宋康年躬亲前去,措置开取,无致损动。其后康年勘究无实迹,寻即除名,编管庐州。

兰惠

山谷《说兰》云:“兰似君子,而蕙似小人。盖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人,虽楚人亦贱蕙而贵兰也。”按,《离骚经注》:“三十亩为畹。”即是兰二百七十亩,蕙且百亩,岂十一之谓乎?不应以多少分贵贱。

登莱州产金

登、莱州产金,自太宗时已有之,然尚少。至皇中,始大发。四方游民,废农桑来掘地采之。有重二十余两为块者,取之不竭。县官榷买,岁课三千两。

建茶

建茶务,仁宗初岁,造小龙小凤各三十斤,大龙大凤各三百斤,入香不入香京挺共二百斤,蜡茶一万五千斤。小龙小凤,初因蔡君谟为建漕,造十斤献之。朝廷以其额外免勘。明年,诏第一纲尽为之。故《东坡志林》载温公曰:“君谟亦为此耶?”

辨汤饼

黄朝英《缃素杂记》云:“煮饼谓之汤饼,其来旧矣。案,《后汉·梁冀传》云:‘进鸩如煮饼。’《世说》载何平叔面白,魏文帝食以汤饼。又,梁吴均称饼德,曰汤饼为最。又,《荆楚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又,齐高帝好食水引饼。又,《唐书·王皇后传》云:‘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耶?’《倦游杂录》,乃谓今人呼煮面为汤饼,误矣。”以上皆黄说。予谓黄不见束晰赋,故为是纷纷。束晰《汤饼赋》云:“元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飞散而远遍。行人失涎于下风,童仆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干咽”云云。乃知煮面之为汤饼,无可疑者。《倦游杂录》与黄朝英皆不见此赋,惜哉。

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黄朝英《缃素杂记》云:“陆机云:‘千里莼羹,未下盐豉。’史所载止此而已。或以为千里、未下皆地名,是未尝读《世说》而妄为之论也。《世说》云:‘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盖洛中去吴有千里之远,吴中莼羹,自可敌羊酪。第以其地远,未可卒致,故云但未下盐豉耳。意谓莼羹得盐豉尤美也。”以上皆黄说。予谓黄引《世说》,以攻未下为地名之论,甚当。但推寻句意未尽,何者?或人以未下为地名,正以史削去“但”一字而已。使其不削“但”一字,或人之疑亦无从而起矣。予以黄论未详明,故推而明之。

姑苏朝夕池

姑苏之席,著名天下,不特今日,自古已然矣。齐谢《咏席》诗曰:“本生朝夕池,落景照参差。”按,汉枚乘上书云:“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池。”左思《吴都赋》曰:“造姑苏之高台,临四远而特建。带朝夕之池,佩长洲之茂苑。”注云:“吴有朝夕池,谓潮水朝盈夕虚,因以为名焉。”

磨纳衣

磨纳为衣,古来有之。隋江总《山水纳袍赋》曰:“裁缝则万壑萦体,针缕则千岩映目。图岛屿之削成,写沦涟之径复”云云。

牡丹谱

欧阳文忠公初官洛阳,遂谱牡丹。其后赵郡李述,著《庆历花品》,以叙吴

中之盛,凡四十二品:

朱红品真正红红鞍子端正好樱粟红

艳春红日增红透枝红干红小真红满栏红

光叶红繁红郁红丽春红出檀红

茜红倚栏红早春红木红露匀红等二红

湿红小湿红淡口红石榴红

淡花品红粉淡端正淡富烂淡黄白淡

白粉淡小粉淡烟粉淡黄粉淡玲珑淡

轻粉淡天粉淡半红淡日增淡添枝淡

烟红冠子坯红淡猩血淡

荔枝谱

蔡君谟守福唐,以闽中荔枝著谱。而郑熊亦尝记广中荔枝,凡二十二种:玉英子荔枝(如玉之英)、憔核荔枝(核小肉多)、沉香荔枝(以其香似)、丁香荔枝(以其核似)、红罗荔枝(甚细而红,其纹如罗)、透骨荔枝(其他者皮皆外白,此内外皆红)、荔枝(形似帽)、僧耆头荔枝(皮皱坚,如僧耆国人,首发皆成丛脞)、水母子荔枝(浆多,如水母子)、蒺藜荔枝(皮上皱纹,尖如蒺藜)、大将军荔枝、小将军荔枝(其树叶俱大小亦然)大蜡荔枝小蜡荔枝(子有大小者,皆熟而黄)、松子荔枝(像其形也)、蛇皮荔枝(纹如蛇皮)、青荔枝(熟而青)、银荔枝(熟而白)、不忆子荔枝(一食而不复思)、火山荔枝(火山在梧州,既大而早,三月已可食)、野山荔枝(野山子,小而酸涩,人少食)、五色荔枝(出海南)。好事者作荔枝馒头,取荔枝榨去水,入酥酪辛辣以含之。又作签炙,以荔枝肉并椰子花、与酥酪同炒,土人大嗜之。

芍药谱

孔常甫初官维扬,以维扬芍药甲天下,因尽取其名以叙云:“扬州芍药,名于天下,非特以多为夸也。其敷腴盛大,而纤丽巧密,皆他州之所不及。至于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州人相与惊异,交口称说,传于四方。名益以远,价益以重,遂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四方之人,尽皆赍携金帛,市种以归者多矣。吾见其一岁而小变,三岁而大变,卒与常花无异。由此芍药之美,益专于扬州焉。负郭多旷土,种花之家,园舍相望。最盛于朱氏、丁氏、袁氏、徐氏、高氏、张氏,余不可胜记。畦分亩列,多者至数万根。自三月初旬始开,浃旬而甚盛,游观者相属于路。障幕相望,笙歌相闻,又浃旬而衰矣。大抵粗者先开,佳者后发。高至尺余,广至盈手。其色以黄为最贵。所谓绯黄千叶,乃其中下者。小人负携以卖,至于弃掷遗落,不甚爱惜。《郑诗》引芍药以明土风,说者曰:‘香草也。’司马长卿《子虚赋》曰:‘芍药之和具,而后御之。说者曰:‘芍药根主和五脏,又辟毒气也。’谢宣城《直省中》诗曰:‘红药当阶翻。’说者曰:‘草色红者也。’其义皆与今所谓芍药者合,但未有传言扬州者。唐之诗人,最以摸写风物自喜,如卢仝、杜牧、张之徒,皆居扬之日久,亦未有一语及之,是花品未有若今日之盛也。予官于扬学,讲习之暇,常裁而定之。六氏之园,与凡佛宫道舍有佳花处,颇涉猎矣。惧其久而遗忘也,问之州人,得其粗。又属秀才满君方中、丁君时中,各集所闻,得其详。盖可纪者,三十有三种。世之有力者,或能邀至善工,列之图画,可揭而游四方,然未若书之可传于众也。乃具列其名,从而释之:

御衣黄(千叶而淡。其香正如莲花。比他色最殊绝。凡衣冠楼髫鞍,皆言其所似也)、青苗黄楼子(叶大小间出千余层,或谓之千层阁,其苗青,故云尔。余青苗、赤苗、紫苗,仿此)、尹家二色黄楼子(与黄楼子大抵不异,而间有微红。初出于尹氏,故名云尔。花名中有氏及地名,仿此)、绛州紫苗黄楼子(初开时浅红,经数日乃黄。或谓之红玉楼子)、圆黄(千叶而圆)、硖石黄(千叶而黄)、鲍家黄(千叶而黄。大抵与红旋心相似。亦谓黄旋心。不甚高大,又晚开)、石壕黄(一丛之间,单叶千叶,往往兼有)、道士黄(千叶而黄。最先开)、寿州青苗黄楼子(与诸楼子相类,而花差小)、黄丝头(其叶浅黄,大叶中丛生细叶如丝也)、白缬子(花有红缬,而其外深红。经日色,则自缬之外,皆变为白)、金线冠子(千叶浅红间。有细叶如金线)、金系腰(红叶,有黄晕横色,如金带然)、沔池红(千叶肉红)、红缬子(千叶深红。叶端浅红也)、胡家缬(千叶肉红,而有缬纹)、玉楼子(千叶,而自上下叶中又出细叶数层)、玉逍遥(千叶而白,叶厚而大,如仙冠然)、红楼子(千叶粉红)、青苗旋心(千叶深红,花叶旋心)、赤苗旋心(千叶深肉红)、二色红(干叶淡红,叶端深红)、杨家花(千叶粉红)、茅山紫楼子(与诸楼子相似而色紫)。茅山冠子(千叶而浅红,尤忌见日。自开至谢,常以幕覆,则色不变)、柳铺冠子(千叶粉红,如柳叶,叠成冠子)、软条冠子(千叶肉红)、常州冠子(此花常州素有之)、红丝头(状如黄丝头,但色红)、绯多叶多叶鞍子(多叶粉红,其端如粉绿。或成双头,谓之双头芍药。尤多开成鞍子,故谓之多叶鞍子)、髻子(其色紫红,下有大叶,其上细叶环抱,而黄叶杂出于其间,其香特甚)。

采橄榄

王立之《诗话》云:“东坡《橄榄》诗‘纷纷青子落红盐’之句。范景仁言:‘橄榄木高大难采,以盐擦木身,则其实自落,此所以有红盐之句也。’”予按,江邻几《嘉杂志》云:“橄榄木,其花如樗。将采其实,剥其皮,以姜汁涂之,则尽落。”范说乃尔,何耶?岂咸辣皆可用欤?

论盐

姚宽令威著《西溪丛活》云:“尝监台州杜渎盐场,以莲子试卤,更择莲子重者用之。卤浮三莲、四莲,味重;五莲,尤重。莲子取其浮而直,若二莲直,或一直一横,即味差薄。若卤更薄,即莲蓬沉于底,即煎盐不成。”以上皆姚说。予按,江邻几《嘉杂志》云:“吴春卿任临安,召铺户,诘验盐法。云:‘煮盐用莲子为候。十莲者,官盐也。五莲以下,卤水漓,私盐也。私盐色自红,烧稻灰染其色,以仿官盐;于是嗅以辨之。’自是不用铺户,自能辨晓。”考此,则仁宗时以五莲为漓,十莲为重。今以五莲为重,乃知今之盐味不逮仁宗时远矣。

煮汤饼

范侍读仲元长言,其父淳甫,元间为东平府直讲。每日供膳所食,汤饼异常。因造外厨,讯诸庖者?见几上有金钱数十,审其安用。对曰:“凡面入汤之后,每遇一沸,必下一钱,钱尽而后已。”故其说曰:“硬作熟溲,汤深煮久。”

川帛宜色

少卿章岵尝官于蜀,持吴罗、潮绫至官,与川帛同染红。后还京师,经梅润,吴、湖之帛,色皆渝变,唯蜀者如旧。后询蜀人之由,乃云:“蜀之蓄蚕,与他邦异。当其眠将起时,以桑灰喂之,故宜色。”然世之重川红,多以染之良,盖不知由蚕所致也。

《牡丹荣辱志》

邱寺丞道源,自号为迂愚叟。尝为牡丹著书十着,号《洛阳贵尚录》。又为《牡丹荣辱志》曰:“花卉蕃芜于天地间,莫逾牡丹。其貌正心荏,茎节叶蕊,耸抑检旷,有刚克柔克态。远而视之,疑美丈夫女子俨衣冠当其前也。苟非钟纯淑清粹气,何以杰全德于三月内?迂愚叟睹造化意,以荣辱志其事。欲姚之黄为王,魏之红为妃,无所忝冒。何哉?位既尊矣,必授之以九嫔;九嫔佐矣,必隶之以世妇;世妇广矣,必定之以保傅;保傅任矣,则彤管位;彤管位矣,则命妇立;命妇立,则嬖幸愿;嬖幸愿,则近属睦;近属睦,则疏族亲;疏族亲,则外屏严;外屏严,则宫闱壮;宫阉壮,则丛脞革;丛脞革,则君子小人之分达;君子小人之分达,则亨泰屯难之兆继;继之者莫大乎善也,成之者莫大乎性也。性禀乎中,根本茂矣;美归于己,色香厚矣。如是则施之以天道,顺之以地理,节之以人欲。其栽其接,无竭无灭。其生其成,不缩不盈。非独为洛阳一时欢赏之盛,将以为天下嗜好之劝也。”

姚黄为王

名姚花以其王者,非可以中色斥万乘之尊,故以王以妃,示上下等夷也。

魏红为妃

天子立后,以正内治,故《关雎》为风化之始。妃嫔世妇,所以辅佐淑德,符家人之卦焉。然后鹊巢、采蘩、采蘩,列夫人职,以助诸侯之政。今以魏花为妃,配乎王爵,视崇高富贵一人于内外也。

九嫔

牛黄。细叶寿安。九蕊真珠。鹤翎红。呈红。潜溪绯。朱砂红。添色红。莲叶九巢。

世妇

粗叶寿安。甘草黄。一捻红。倒晕檀。丹州红。一百五。鹿胎。鞍子红。多叶红。献来红。今得其十,别求异种补之。

御妻

玉版白。多叶紫。叶底紫。左紫。添色紫。红莲萼。延州红。骆驼红。紫莲萼。苏州花。常州花。润州花。金陵花。钱塘花。越州花。青州花。密州花。和州花。自苏台会稽至历阳郡,好事者众,栽植尤伙,八十一之数,必可备矣。

花师傅

荚。指亻安草。莆莲。碧莲。瑶花。萤火芝。五色灵芝。九茎芝。燕胎芝。碧桃。

花彤史

同颖禾。两岐麦。三脊茅。朝日莲。连理木。エ卜花。长乐花。

花命妇

上品芍药。黄楼子等。粉口。柳浦。茅山冠子。醉美人。红缬子。白缬子。白缬子重。黄丝头。红丝头。蝉花。重叶海棠(出蜀中)。千叶瑞莲。

花嬖幸

中品芍药。长命女花(出蜀中)。素馨。末利。豆蔻。虞美人(出蜀中)。丁香。含笑。男真。鸳鸯草(出蜀中)。女真。七宝花。石蝉花(出蜀中)。玉蝉花《出蜀中》。

花近属

琼花。红兰。桂花。娑罗花。棣棠。迎春。黄拒霜。黄鸡冠。忘忧草。金铃菊。酴。山茶。千叶石榴。玉蝴蝶。黄酴(出蜀中)。玉屑。

花疏属

丽春。七宝花(出蜀中)。石瓜花(出蜀中)。石岩。千叶菊。紫菊。添色拒霜(出蜀中)。山丹。羞天花。金钱。金凤。千叶郁李。吉贝。木莲花。石竹。单叶菊。滴滴金。红鸡冠。矮鸡冠。黄蜀葵。

花戚里。

旌节。玉盘金盏。鹅毛玉凤(出蜀中)。瑞圣。瑞香。御米。都也玉簪。

花外屏

金沙。红蔷薇。黄蔷薇。玫瑰。密菊。刺红。红薇。紫薇。朱瑾。白瑾。海木瓜。锦带。杜鹃。栀子。紫荆。使君子。凌霄。木兰。百合。

花宫闱

诸类桃。诸类李。诸类梨。诸类杏。红梅。早梅。樱桃。山樱。蒲桃。木瓜。桐花。栗花。枣花。木棉。红蕉。

花丛脞

红蓼。牵牛。鼓子。芫花。蔓陀罗。金灯。射干。水ヶ。地锦。地钉。黄踯躅。野蔷薇。荠菜花。夜合。芦花。杨花。金雀儿。菜花。

花君子

温风。细雨。清露。暖日。微云。沃壤。永昼。油幕。朱栏。甘泉。醇酒。珍馔。新乐。名倡。

花小人

狂风。猛雨。赤日。苦寒。蜜蜂。蝴蝶。蝼蚁。蚯蚓。白昼青蝇。黄昏蝙蝠。飞尘。妒芽。蠹。麝香。桑螵蛸。

花亨泰

闰三月。五风十雨。妻孥不倦排当。主人多喜事。婢能歌舞。童仆勤干。子弟蕴藉。正开值生日。欲谢时待解酲。闲僧解栽接。借园亭张筵。从贫处移入富家。

花屯难

丑妇妒与怜。猥人爱与嫌。盛开值私忌。主人悭鄙。三月内霜雹。赏处著棋斗茶。筵上持七八。箔子遮阑。盛开债主临门。露头跣足对酌。剪时和花眼。听唱辞传家宴。酥煎了下麦饭。正欢赏酗酒。遭权势人乞接头。凋落后苕帚扫。头戴如厕。园吏浇湿粪。和园卖与屠沽。落村僧道寺观里。

茶品

张芸叟《画墁录》云:“有唐茶品,以阳羡为上供。建溪、北苑未著也。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之膏茶;其后始为饼样,贯其中,故谓之一串。陆羽所烹,惟是草茗尔。迨至本朝,建溪独盛。丁晋公为转运使,始制为凤团,后又为龙团,岁贡不过四十饼。天圣中,又为小团,其饼迥加于大团。熙宁末,神宗有旨,下建州置密云龙,其饼又加于小团。”已上皆《画墁》所载。余按,《五代史》:“当后唐天成四年五月七日,中书门下奏:‘朝臣时有乞假觐省者,欲量赐茶药。’奉敕宜依者,各令据官品等第指挥,文班自左右常侍、谏议、给、舍下至侍郎,宜各赐蜀茶三斤、蜡面茶二斤、草豆蔻一百枚、肉豆蔻一百枚、青木香二斤,以次武班官各有差。”以此知建茶以蜡面为上供,自唐末已然矣。第龙凤之制,至本朝有加焉。

贡荔枝地

余昔记唐世进荔枝,于《辨误门》云:“唐制以贡自南方,《杨妃外传》:以贡自南海。杜诗亦云,南海及炎方。惟张君房以为忠州,东坡以为涪州,未得其实。”近见《涪州图经》,及询土人云:“涪州有妃子园荔枝。盖妃嗜生荔枝,以驿骑传递,自涪至长安,有便路,不七日可到。”故杜牧之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东坡亦川人,故得其实。昔宋景文作《成都方物略记图》,言荔枝生嘉、戎等州。此去长安差近,疑妃所取。盖不知涪有妃子园,又自有便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