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科幻悬疑>金陵琐事> 卷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一(2 / 2)

尚书异命

俭庵梁公,户部尚书也。一日世宗取刑部尚书印送与梁,命往刑部问三大疑狱。梁到部,即日剖决。又吏部当大察时,世宗命梁同考,坐吏书之左。去官三百余员,铢两悉称,士林服之,士林荣之。此皆破格之异命。

邵士廉属对

邵佥事士廉,方童时资性颍敏,有问即答,兼能属对偶。除夕,李黄门致远家爆竹,士廉往观焉。李谓士廉曰:“岁除爆竹惊残腊。”士廉即应曰:“正旦传梅报早春。”李大称赏。

霍公重邵静庵

邵静庵以广西按察司佥事,乞休家居。大宗伯渭崖霍公,初未识面,恒遣存问。适有没官寺,庵命贺掌教查拨送公,将为书院之资。公以非所宜有,托故以辞之。会乡饮,将至霍,以公端方之行,仕止有道,命有司敦请,以为大宾。公不敢居,亟以疾辞,强之乃始出。

微之交情

方宗显,字微之,与景旸伯时同习举子业于琳宫。出则更衣而衣,入则共仆而炊。茹水饮蘖,相得甚欢。後景以甲第为中允,方沦于布衣。景公赴都下,方与同舟而行。至真州,景以疫卒,亲为视敛,痛逾手足。今乡闾以为盛事,士人以为美谈。

前溪失仪

武宗在南京行宫,诸司朝参时,景前溪为国子司业。景腹大而矮,几不能俯,颇失朝仪。江彬即大声问曰,第几班第几人是某衙门官?若司业亦是该拿人数。白严即应声曰:“是国子监堂上官。”遂不拿。盖出于一时权宜,而能全朝廷待儒官之体。古人云,此人宜在帝左右。

子昂题画

西虹太守书画,余从马少虹得以尽观之。独无住庵主画圆泽三生公案一卷,笔法高古,宋元题诗者二十余人,皆是梦话。赵子昂绝句云:“川上清风非有着,松间明月本无尘。不知二子缘何事,苦恋前身与后身。”识见超脱,过人甚远。

开门望月

万历己卯秋,湖塾两农夫取树根为柴,得银一瓮。每锭上有“开门望月”四字,不知是何说。

三墓

鲁肃墓,相传在上新河南岸圩田中。今去江不远,土人耕田,戒不敢犯。云此圩田在吴时为江,不宜有墓。但诸郡志皆不载鲁之墓,或者土人之说不诬。

谢玄墓在徐府西园中凤游堂后。建园取土时,曾见其墓石,知为玄墓,遂掩之。去园东南,不五十步,有谢玄庙。庙中碑一通,乃侍郎罗玘文。

宋程偃孙墓在清凉寺后山东北地上。嘉靖初年,久雨地陷,露出朱棺。视其墓石,知为程墓,里人用土掩之。

梁检校管尚书

梁俭庵尚书,清修劲节,始终不渝。罢官后,门庭肃然,与寒士无异。同时管检校子山亦罢官归,同在武定桥,南北相向而住。子山造楼居,广田产,会亲友,其门如市。人反而称之曰,管尚书、梁检校。

钞不可妄得

邵公士廉秀才,时见门前地有钞一张,私往拾之,乃荷叶一片而已。忽行路者拾起,却是钞也。邵思一钞,何足重轻,乃不可妄得,况民之脂膏乎?自入仕以至佥事,刻意清苦,常俸外一毫不取。都人至今称之。

惊忧致病

许绅以医仕至工部尚书,掌太医院事。嘉靖西苑宫人之变,圣躬甚危,生死在顷刻间。绅不得已,用大黄、桃仁、红花诸下血药,自云:不效,惟有自尽而已。上忽作声,去紫血数升而愈。绅以此加宫保,亦以惊忧得一神魂不宁之病,数月而卒。绅南京人。

诸葛钱

赵雪岩太守,四川人,流寓南京。顾孝直谈其一奇事云,雪岩曾往泸州,江行阻风,数日乏薪,令人上山樵采。山顶险峻,人迹所不到。有铁船一只,露其半,中皆大钱,有无字者,有文曰“诸葛之宝”者。因取数箩回。忽大响一声,山遂合,船不见矣。行一两日,岸边人众汹汹。泊舟讯之,乃铸孔明像者,方募铜。雪岩惊异,尽以钱施之,像乃告成。

诸葛枕

裕民坊民家,淘井得一瓦枕,上有一符,符下有“驱疟”二篆字,相传为诸葛武侯所制。病疟者枕之即愈。彼此转相借用,遂为邻人所匿。因讼于官,亦不能得。

历数

唐荆川历数之学,得箬溪顾尚书传其法,又得东皋周台官秘书即证。常云:知历理,又知历数,此吾之所以异于儒生;知死数,又知活数,此吾之所以异于历官所著《勾股测望论》、《勾股容方圆论》、《弧矢论》、《分法论》、《六分论》,发挥明白精透。周东皋称士大夫能历数之学者赵大洲,上不得筭盘。唐荆川上得筭盘,但荆川亦未到顶。能到其顶,则僧一行、郭守敬矣。东皋名相,万历乙未进士,周元之祖。

欣慕编

陈玉泉有《欣慕编》,纪一时名士。盛仲交刻于苍润轩中,寄一册与谢与槐大参。与槐答之以书,其略云:《欣慕编》中如王辣斋之风节,梅损斋之博雅,李饮虹之能谏,金赤松之文翰,似不可少。且去玉泉不远,从容与玉泉言之,如何?观谢此书,可补《欣慕编》之遗矣。

存本

王尚书石冈,秀才时有矮屋三间。贵显后移于园中,不加粉饰,题曰“存本堂”。

识诚意伯

诚意伯刘世延,童年袭爵。王石冈一见其面目,遂戒诸子云:“此人不可与之往来,乃多事人也,决不能善终。”诚意屡践危机,竟死刑部狱中。其言乃验。

识人

吴交石之于周约庵,李远庵之于郑淡泉,顾东桥之于张太岳,皆于童年识其贵显,且为名臣,可谓具眼。

秀才气味

谢与槐、张秋渠、陈玉泉,冬日拥炉。玉泉偶露布,与槐笑之曰:“穷相乃尔。”因出裤视之,与槐是绒,秋渠乃绫。玉泉曰:“也要存穷秀才气味。”

陈烈妇拒母

烈妇陈伯之妻,秀才黄心源之女,年十八岁嫁陈。嫁未三月,父心源病死。母氏欲改嫁,告之于女。女苦口谏之曰:“妇人不幸而寡,惟有守节与死而已。不可嫁也。”母笑谓女:“汝年幼不解世事,不近人情。”竟尔改嫁。一日,母氏念其女,来视之。女闭门不与相见,曰:“既适他人,非吾母也。”夫劝之,舅姑劝之,皆不开门。母惭而去。其夫染疾且笃,与之诀曰:“吾疾,决不能生。既无子女,又乏资财,幸早择良家,受金葬我。”妇曰:“我计已定,死即同死,决不后时也。”未几,见夫病势沉重,走灶下煮水,与夫沐浴。乃碎磁碗割颈,不利;取菜刀继之,先夫而死。时年二十有一。呜呼!烈哉妇也。前之拒母,岂得为过哉?司城张公起凤验其事,实感叹不已。率僚属为文祭之。时隆庆辛未夏五月也。

处盗

春庵周宾,医士也。寒夜见偷儿入室,呼家人执之,责以十板,赠钱二百文。次日,述之于友,友人曰:“此人何病,乃以人参、大黄医之?”

顾愚逸,东桥先生父也。除夜见偷儿伏灶下,呼出,分以鱼肉,赠钱五百文,劝以改行。遣之一年后,偷儿夜遇其门,见有缢死者,潜移他人屋下。次日,具礼到堂,自陈云云。语毕,遂遁去。

神龟呈露

颐庵邹公济诗集云:永乐二年冬十月,幕府山阳访碑石高广中。度寻于龙潭山麓,斫石求趺。既而,神龟呈露,昂首曳尾,介文玄苍,形质天成,匪由磨琢。乃于龟下遂得趺材,适与碑称。

更择何等婿

中山王继夫人谢氏,生四女。长即仁孝皇后,次代王安王妃。又次未聘。永乐丁亥仁孝皇后崩,长陵谕谢夫人:“朕欲得夫人季女,继中宫夫人。”曰:“妾女不堪上配圣躬。”长陵曰:“夫人女不归朕,更择何等婿耶?”季女竟不敢受人聘,从佛氏为尼,凤台门外有王姑庵是也。庵后有一种奇竹,最堪为杖。

二宗室

景泰五年,移齐宗室贤爀居南京,敕守备参赞防闲,勿令与亲王诸人往来交通。始贤爀三人来京,今三支之子孙极盛。

景泰五年,谷宗室赋焮与贤爀,同自庐州徙南京。来时七人,不久遂绝。

洪武二十六年,杀梁国公蓝玉。有蓝景昌者,赐与齐王为奴。今宗室府有蓝姓家人,乃景昌之后。余曾见其像,像亦甚伟。

异镜

驯象门外操军某,耕田得镜。半面能照地中物。持之,偷坟掘埋,大有所获。后事犯,镜入于应天府库中。

大中桥陈姓者,忘其名,新买一宅,修理墙垣,墙中得一木匣。匣藏长柄小镜,照面则头痛。遍与邻人照之,无有不痛者。惊异为妖物,举而碎之。

驸马提学

驸马梅公殷,太祖最钟爱之。鲁令提督山东学政称旨,今敕书尚藏于家。

占城议

惕庵张公琮,字廷献,中弘治庚戌进士,官礼部仪制郎中。时占城,国王请封制册,封夷王,给事中一人往,将命占城。在海外入惮于往,六科倡议止之,疏不绝上。尚书不能决,公曰:“封而告,不以封,天王之命讨去矣。礼先告哀,而后请封,国无讣命,将谁与?以是诘之,威信其庶几乎?”卒从公言。

箕仙诗句

友人请箕仙,仙降书是岳武穆。因问将军恨秦桧否?仙书诗一首中联,云:“出师未捷班师急,相国翻为敌国谋。”大似武穆口语。

神楼

神楼乃刘南坦尚书制为修炼者用。篾编成似陶,靖节之篮舆,悬之于梁。仅可弓卧其上,下收放之。机皆自握之,不用他人。文征仲写其图,诸词人多咏歌之,但诗尽皆不得其旨。

讲书

海刚峰巡抚下学,谒圣后,令府官坐于明伦堂左,县官、学官坐于明伦堂右。诸生讲书只讲孟子。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二节举动迥破常格,殊非俗吏所能。

曾子固(澹园先生云,子固墓志言,公卒于江宁府,岂即葬于此耶?)顾孝直云,成化间先高祖赠尚书公,诚为始祖处士。公海卜地樊家山,穴既定,葬且有期矣。夜梦朱衣象简者曰:“我故宅也,能相让五尺乎?”已赠,公穿穴下所定丈许,堪舆家执之,不听。葬后,复梦前人谢曰:“毋坏我宅,甚善。无以报德,当托生尔家,以亢尔宗。我有宋曾子固巩也。”越一年而尚书公伯祖璘生此。李广文元江蕃所传,李世代居先茔,左右当有据。

义激裂脑

成祖杀方孝孺,令人食其肉。食肉一块,银一两。有吏之仆,食肉得银。归家说其事,吏闻之大怒,喝仆一声,激裂其脑而死。义哉,吏也。惜不得其姓名,乡里顾孝直谈。

三丰蓑笠

张三丰留蓑笠二物,与岐阳王曰:“公家不出千日有横祸。绝粒当急难时,可披蓑顶笠,绕园而呼我也”。去二载,而大狱兴,遂全家幽于本府,不给以粮。粮垂绝,乃依所言呼之。俄前后圃中及隙地内,皆生谷米,不逾月而熟。因食,乃得不死。谷甫尽,而朝廷始议给米。其后呼之,不生矣。人有病,取棕煎服,病即愈。掌东厂一太监病痢,用势取去,煎棕服之,痢转甚而死。后蓑笠归于大内。

梦李太白

浙中山人陈鹤,号海樵。游金陵,将造尚书顾东桥公。东桥公先梦李太白来访,次日见所投诗卷,乃山人陈鹤。与之延誉,诗名遂振。

布鞋

李远庵居官极清苦,常俸之外,一毫不取。即门生故吏,不敢以一物馈之。郑澹泉,乃公得意门生也。宦南京数年,岁时只寒温而已。一日,侍坐最久,有一布鞋在袖,逡巡不敢出。远庵问袖中何物,郑曰:“晓之妻手制一布鞋,送老师。”远庵遂取而着之。生平受人物,仅此而已。

思屯乾道人

万镃,字乘时,号与石。家贫,发蒙、拆字度日。隆庆庚午,得末疾,以帛络臂于项,左手执杖而行,服药亦无效。忽十一月廿一早,过普德禅林,觅一舆往。既毕事,出寺下舆而便。见道人自对山直下,遥呼镃为老儿。镃以一〈纟蓝〉缕人,素未识面,今将来乞我,而乃轻我如是耶,故佯不应。道人又行又问,渐与敌面。镃乃曰:“我不幸得偏枯疾,乃如此。”道人厉声曰:“何为偏枯?偏枯者,树之荣悴相半也。树若此,即属于火,不得为木。人岂如是耶?”因问:“汝疾始何时?”曰:“今年七月廿一日。”曰:“此乃密云不雨,阴气上升,阳气下降,正欲交感,化生万物于时,或春夏有雷,秋冬有风,则遂不成。汝少饶,今涩怒盛于肝,以致生火。其如雷击风旋,二气不合。是以火不生土而土焦,土不生金而金铄,金不克火火反克之。子孙拂意,方致汝蹶血气停,滞于脉络,乃至如此。此非密云不雨之象耶。”因问道人以号,曰:“思屯。”又问姓,曰:“姓乾。”镃曰:“何谓屯,思之何也?屯于义为难,思屯者,常以难自思也。古者圣人列卦,首乾坤,次屯蒙,各有其义。且乾坤之后,胡不用震巽继之,而乃以屯蒙者?此乃朝廷定君臣之位也。帝王止传之子孙,蒙乃师生。师生既定,方有训诰五伦始明,庶无杀戮。”镃又曰:“出家人成仙,即如读书登第者。何有患难,而故思之耶?”曰:“读书者,登第固不易,出嫁人成仙尤难。而我之思屯者,正以人有正命,不当罹患难,如天灾世变,战斗盗寇,皆非正。我一遇此,即思避之,故号思屯。且汝欲知屯之义乎?气始交,未畅,曰:屯物钩萌,未舒,曰:‘屯’;世多难,未泰,曰:‘屯’。今汝乃以肝气致疾,即人之屯也。”言毕,因呼曰:“老儿,可往桥上一行。”镃不觉遂扶杖随出寺。是时日初升,见道人桥边对日而立,口喃喃诵而无声,因复问镃:“汝非江右人,能测字者耶?且汝既测字,则当知易。今于屯之义尚未明,何以测为?”镃曰:“我略知小数尔。”曰:“数岂有小耶?汝慎勿爱人一钱,因钱而断,此乃忿欲。伏羲皇帝曾向何人索钱耶?龙马负图,天公亦爱人钱耶?文王周公、孔子,亦何曾爱人钱耶?”因又呼曰:“老儿,再往前一行。”镃辞以不能。道人若略以手强拽者,遂自桥及雨花台之麓。倚树坐,以手于衣外扪镃腰臂,曰“酸乎?”曰:“不。”又再扪至膝,“酸乎?”曰:“酸矣。”曰:“此乃环跳穴所在。汝既知酸,他日将弃此杖矣。”又见镃手有悬帛,因将手向衣内上下扪者三,曰:“幸瘦,可愈。汝五脏俱火,不必饵药。惟武夷茶能解之。茶以东南枝者佳,采得烹以涧泉,则茶竖立。若以井水,即横。”镃至是始感其意,乃曰:“多慢先生,寓何处?”曰:“清元观。倘相寻,可问思屯乾道人。”镃既久与语,忽舆人来促,乃觅所乘舆还。居数曰,忽不知手举足步,循几而行。逾出限外,友人毛俦见之而惊。告以故,俦曰:“公遇仙矣。思者,丝也。以丝合屯者,纯也。乾,阳也。所遇乃吕祖纯阳也。”因同至清元观,则止塑像在堂。二人拜像而返。盛仲交有《与石老人遇吕祖传》。

画壁法被

灵谷寺经回禄后,尚有吴伟画壁三堵。严介溪诗回廊,古壁留名。画坠叶冷,风助梵音,盖指吴画今已不存。姚元白最好事,曾临三幅藏于家。

灵谷寺有宝志,公所遗法被四面,绣诸天神像。中绣三十三天、昆仑山、香水海,高一丈,二尺阔,如之真,齐、梁时物。

神示郭字

马汝蹊、潘鹄与同笔砚友六人,祈梦于城隍庙。神命判官引二人上殿,曰:“汝二人功名一亨。”又命小鬼,将蒲包挂于二人之右耳。二人惊觉,说梦,与二人闻见皆同。嘉靖丙子科郭朴主试,取潘鹄中试。嘉靖壬子科郭盘主试,取马汝蹊中试。因思“一亨”者,享字也;挂蒲包于耳者,大耳也,合之,成郭字。

牛首山吼

盛仲交作牛首志,亦载山吼之说。余每游牛首山,便寻老僧,焚香煮茗,谈因果,说山中故事。舍利塔下老僧明寿,号万延,出家弘觉寺中六十余年。曾云,正德十五年七月初三日,车驾驻跸牛首西峰祠堂中。说者谓江彬有异谋,山灵夜吼,兹事乃讹以传讹也。当时从驾数千人,僧房家家占满,殊无措足地。师兄明智,遂露宿于塔殿台基上。梦中翻身,尔坠地,不觉大叫,惊动三军,一夜传呼不息。江彬纽锁住持,及明智进城,欲加以惊驾之罪。赖乔司马诸公,权词山吼,以竦动军心,亦且解释僧罪,遂放住持与明智归山。江彬不轨之谋有无,难以悬断。但彬不据城中举谋,乃谋之于空山中,何所恃乎?必不然也。山灵夜吼,足以增重此山,老僧不附和众人已信之言,因身亲见其事,哪得诳山灵乎?此语朴实可信,足破群疑。

疏复漕运

倪文毅公尝疏乞复漕运,以足兵食而纾民力。略曰:今关陕所需,皆山西、河南所给。而二方之地,俱近黄河。其间虽有三门、析津、龙门之险,然昔汉唐粮饷,由此而通,即今盐船木筏往来无滞。今令户部所计,山西米豆必运贮榆林,及保德州县诸仓。河南米豆必运贮潼关卫,及陕州诸仓。其诸州卫地皆濒河,可通舟楫,踵往古故迹而行,免当今陆运之害。公私之利,奚啻万万。况今河道当潼关之北数十里,接连渭河,可通陕西及凤翔、巩昌。涓河西流数千里,接连洛河,可通延安及北,上源可通边堡。渭河西流三百余里,接连泾河,可通泾阳河,可通庆阳。又龙门之上,旧有小河径通延绥。傥加修浚,必可行舟。此宜简命水部之臣,示以必行之意,相度地形,按求古迹。某处避险,可以陆运,某处可以立仓倒运,某处可以造船,装运淤塞。悉加导涤,漕河务在疏通。毋惮一时之劳,而失永久之利。如是,则不但三方之困可纾,虽四方之物,无不可致矣。

识蕡字去官

姚湘幼攻举子业,不售,遂纳粟入太学,选河间卫经历。巡按李名,进士也,点名呼“王蕡”为“王贲”,秀才不应。姚禀云:“蕡”音“焚”,乃刘蕡下第之蕡。巡案依其音呼之,随呼而应。巡案曰:“好个经历,能识蕡字”。竟以此去其官。经历识蕡字而炫能,巡案不识蕡字而忌刻其失也,均矣。

五大部文章

太守李载贽,字宏甫,号卓吾,闽人。在刑部时已好为奇论,尚未甚怪僻。常云,宇宙内有五大部文章:汉有司马子长《史记》、唐有《杜子美集》、宋有《苏子瞻集》、元有施耐庵《水浒传》、明有《李献吉集》。余谓《弇州山人四部稿》更较弘博,卓吾曰:“不如戏吉之古。”

雅谑

友人沈生予云,张江陵钤束科道,两衙门官不敢扬眉吐舌,略陈异已之说。士人因编一谑语云:科道缺官,文选郎中请于张江陵。张谓科道官最难得其人,即如孔门四科十哲,未必人人可用。文选云:“德行如颜回,何如?”张曰:“回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说训言说下皆同),未可用也。”“文学如子夏,何如?”张曰:“子夏入闻圣道,而说出见,纷华美丽,而说未可用也。”“政事如冉求,何如?”张曰:“求也,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未可用也。”政事如子路,但恐其好勇耳。张曰:“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尽可用也,尽可用也。”文选唯唯而退。此可谓士林之雅谑。当时科道曾亦闻此谑语矣乎?

张江陵对句

东桥公填楚,张江陵仅十余岁,应童生试。东桥曰:“童子能属对乎?”因曰:“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张即曰:“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东桥大喜,解腰间金带赠之曰:“他日贵过我也。”

失金杯

橙墩武晌,富而好学,且好客。有爱妾苏氏,善持家。一日宴客,失金杯,诸仆皆啧啧四觅之。苏氏遂诳之曰:“金杯已收在内,不须寻矣。”及客散,对橙墩云:“杯实失去,寻亦不得。公平日好客任侠,岂可以一杯之故,令座上名流不欢乎?”橙墩颇善其言。近有监生宴客,失物,百遍搜座客者,较之苏氏可愧死矣。

黄鹤楼知己

休斋沈公钟,督学湖南时,笑指黄鹤楼曰:“此余之知己也。”士林传以为故事。

空中鬼斗

周蒙泉县令、沈顺贞举人,俱在北门桥,相邻而住。周之内人忽梦空中两鬼相斗,胜者落沈家,负者落本家。次日,两家各生一子,特时不同耳。周之子名应魁,袭千户职。沈之子名凤翔,中万历壬辰进士,官至给事中。夫武之不能胜文也,在鬼已然,况于人间乎?

东桥见王梦泽

顾东桥巡抚湖广时,在黄州要见王梦泽。与知府言之,知府云:“王是发配士,夫凡府县与过客,皆不得一识其面。”东桥知为俗吏,不足与言,乃嘱通判云:“我定要见王梦泽,勿如知府云云也。”通判访王狎游之人,一善讴者,一蹴球者,呼二人至,喻之曰:“抚台要见王乡官,你二人设一谋见之。见则有赏,不然且有责也。”二人领命去。梦泽一日出门,至园中,二人传一消息,通判报之。抚台拥门而入,梦泽方欲走避,一人拽其左,一人拽其右,且陈抚台之意云。梦泽身不得脱,东桥方得与之相见。

高风

湛甘泉、霍渭崖在南部尚书,同时府学。训导邓德昌,字顺之,广东顺德人,乃二公同社友。相见只论齿,不论爵。或途中相遇,亦不回避,且策一蹇驴与之并行。后邓死,府学二公制朋友之服,经纪其丧。京中文武官无有不吊者。如此高风,古人也,非今人也。三公均之不可及。

两次还金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曾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畏斋即观察何矩所之曾祖。

双芝轩

万历四年丙子,天界寺僧圆慧,号秀峰,庵中忽生二芝,喜为文明之瑞。因以双芝颜其轩,请盛仲交、盛伯年父子,读书其中,以应其瑞。时盛最有声文场也。八月尽,将揭晓前一日,盛携酒至双芝轩候榜。日晡时何公露、何仲雅昆玉,敲门而入。仲交赋一诗云:“街鼓喧阗榜欲开,敲门何事有人来。韦颛自是科名客,何必鸮鸣混俗猜。”天明榜开,公露、昆玉高中矣。公露名湛之,仲雅名淳之。盛诗寓二何字,二芝寓二之字,鬼神之泄其机也,微而巧如此。

正杨

封部黄蛰南云:“我朝学问渊博,著述最富者,莫过杨公用修。”用修摇笔著书,直写胸中之闻见,定不屑屑。更检书册误处,自不能免。若予同年陈晦伯之正杨一书,乃就用修之引用者,从而考证之,即所正皆当已落第二义矣。

采石吊太白

黄蛰南云:“余同年宗子相集中,有采石吊李太白七言十绝,当为压卷。但十首内用月字云:‘忆君乘月下金陵,千帆明月大江涛。醉来江底抱明月,独留明月照江南。明月窥人恐是君,可怜一片寒江月。’何其重见叠出也。不如少作数首,少用月字,亦可名世。”

世宗记注二臣

东桥与罗印冈书,其略云:不肖治陵之命,发自渊衷,直以抚楚微劳。不知何缘,遂蒙记注,谕诸臣曰:“顾璘在楚,尽心肯任事,以此委之。”夏曰:“已交代”。上曰:“赶回”。或曰,彼入京在途,可遇。严曰:渠南京人,水路去矣。上又曰:“但委之,不患不来。”夏曰:吏部缺当补。上曰:“以工左升吏右,迹如左迁,彼必不乐,仍留原缺待之。”璘未至之先,数问之,众大为恐。至宜城,见璘疏谕。诸臣曰:“璘至矣。”故事陵寝,仍当用礼部侍郎一人。昨奏,乃又曰:不必差,再添一人,则不专矣。前有传帖,谕内阁勿称工部侍郎,恐其动心。但云说与侍郎璘,皆殊眷也。璘不肖,何以承此?故虽劳且远,更不敢辞。唯仗至爱,敢告,幸不他闻也。又俭庵公昨驾发时,欲取公居守,以道远期近而止。

谕诸臣曰:“梁材执法甚固,虽应变非其所长,守法有余也。”众云:俭翁之召非久矣。观东桥此书,世宗之记注二臣也如此。

志公谶

何元朗丛说解宝志公谶云,杖上悬尺者,梁也。拂者,陈也。剪者,齐也。镜者,大明也。其谶甚明,其说最确,但中间尚有隋唐宋元,何不一谶之乎?志公生于金陵鹰巢,朱姓者探于巢而养之。志公葬于钟山,太祖迁其地而葬之。此更是一大谶也。志公真神僧哉。

死为神

陈矩庵钦广东提学,死于任,即为广东城隍。周蒙泉珊,永定知县,死于任,即为永定城隍。山人金鱼,能写赵承旨字,死为判官。

御史迎举人

嘉靖七年,张公廷献以右都御史掌南都察院。子恕适中乡试榜一百二十名,属官十三道。御史同具鼓乐彩旗迎之,最是胜事。

兵书报捷

正德六年,石冈王公以旗中杨慎榜进士,同乡竹堂王公任兵部尚书。揭晓日,竹堂五鼓早朝过其寓,叫开其门,对使云:“你相公已高中。我是头一报。相公官只做兵部尚书。”罢后,石冈官果至兵部尚书。王凤塘谈。

薝卜花

白云寺一名永宁寺,在凤台门外与牛首山相近。太监郑强葬地,坟旁多名花异卉。有薝卜花一丛,乃三宝太监西洋取来者,中国无其种。余曾三见其开花,花瓣似莲而稍瘦,外紫内淡黄色,与佛经云薝卜花金色者同。花心嗅之,辛辣触鼻。远远闻之,微有一种清香。杨用修、胡元瑞皆云,薝卜花即栀子花者。非也,栀子花瓣极俗,色极白,香极浓,品极贱,处处有之。若以为即薝卜花,恐栀子不敢当也。杨胡二公特未见薝卜花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