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帝国猛将> 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国四大名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国四大名将(2 / 2)

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佑四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被追赠围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名臣。

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赠太傅。

绍圣元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武将十人当中,有六人是宗师级别的猛将,剩余四人则是大宗师级别的猛将。

六名宗师级别的猛将,分别是华雄、魏延、文聘、高顺、于禁和乐进。

华雄,东汉末年董卓部下的大将,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华雄被孙坚一军所杀。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

文聘,字仲业,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

高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中郎将。

史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好饮酒,所统率的部队精锐非常,号称“陷阵营”。

于禁,字文则,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是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

乐进,字文谦,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南征北讨,数有军功,迁右将军。

四名大宗师级别的猛将,分别是白起、王翦、李牧和廉颇,他们四人也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

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

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

担任秦军主将三十多年,攻城七十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后因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赐死于杜邮。

王翦,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

王翦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

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功绩卓著,拜太师,封为武成侯。

李牧,是战国末期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可惜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廉颇,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

周赧王三十二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

廉颇长平之战前期,采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军进攻,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

九年后,廉颇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

赵悼襄王即位后,廉颇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老死于楚地。

连续召唤出来了两名文臣、六名宗师级别的猛将和四名大宗师级别的猛将,李斌却并没有多开心。

当昨夜最后一次召唤,把范仲淹和王安石召唤出来之后。

太极八卦图告诉李斌,由于太极八卦图吸收的暗物质过量,以后太极八卦图吸收日月精华的速度又将减半。

如果让太极八卦图的八个卦位自主吸收日月精华,以前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让太极八卦图八个卦位充满一次能量,以后将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同样李斌亲手杀人快速吸收日月精华的途径,效果也将减弱一半。

以前李斌需要亲手杀掉三百六十名明劲武者,才能换来一次让太极八卦图召唤的机会,那么以后就得需要亲手杀掉七百二十名明劲武者。

另外太极八卦图还提醒李斌,如果太极八卦图继续再吸收大量的暗物质,太极八卦图很可能会进入休眠,一点点去消化那些吸收到的暗物质。

而休眠的时间,将会以万年来计。

让李斌稍微安心的是,太极八卦图进入休眠之后,并不会影响到已经被召唤出来的华夏历史人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