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覆殷商> 第501章微国疑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1章微国疑云(2 / 2)

有智叟见了,喜谓村人道,战止矣,新帝出矣。

……

聂伤占领微国之后,一直没有回国,留在微国等待世子受的消息。

使者来过一次,对他灭亡微国之事还是没有表态,只是要他看好微国,不要肆意屠杀民众,也不要掠夺过甚,更不能让他国趁机抢着微国领地。

聂伤听完就微笑了起来。他又一次猜中世子受的心思,就是不知这位大佬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连自己心腹都不能明白告知。

没有接到处置命令,他还得继续等下去。

在这期间,他派人接收了膏鱼国的领地、人口和船只。

膏鱼国主死了,青壮男人也在微城下被微军杀死大半,剩下的膏鱼国人都惊慌不已,急要寻找一个靠山。

于是,斗耆军来了。

膏鱼国平民不知上层的算计,一直都以为斗耆国是他们的友邦,热烈欢迎他们到来。

斗耆军顺利接收了膏鱼国,其他都不在意,主要还是船只。

他们迅速控制了船队,把一部分旧船分给渔民,少量好船开到斗耆国,其他船只全部集中起来,等待世子受派来的将领接手。

膏鱼国只剩下不多的成年男人了,国中全是老弱妇孺,根本开不动这么多船,对此都无异议,也不敢有异议。

过了几日,斗耆军船队从耿国返回了。船队中的膏鱼国水手看到自己国家变成了这般模样,国主死了,贵族也死的差不多了,都茫然不知所措。

膏鱼国人急着要拥立一位新的国主,只能从所剩不多的几个歪瓜裂枣的贵族和最精壮、最有威望的水手中挑选。

最后自然是势力最大的水手胜出,一个在斗耆水军中做到什长的敦实的青年被人推选了出来。

谁想这位青年渔民竟然在继位仪式上说,他不想做膏鱼国主,也不建议大伙再维持膏鱼国。

与其在小小的膏鱼国当渔民,不如去投斗耆国。在聂侯属下当一个领主、军官或者平民,不比在膏鱼国常年受穷,被人欺负好?

青年自己已经是斗耆国的水军军官了,不想放弃这个身份。如果大家愿都同意,他愿意和所有膏鱼国人一起去投斗耆国。如果不同意,他就带着自己家人走。

青年什长的话得到了水手们的支持,老弱妇孺只想求得强大势力的保护,也都同意了。只有几个贵族表示反对,但是没什么鸟用。

最后,青年代表全体膏鱼国人来见聂伤,表达的投奔之意。

聂伤自是欢迎之至,他正需要一支能在大河里活动的水上力量,于是欣然接受了膏鱼国人。

因为膏鱼国所属河段将来会被王室水军控制,所以聂伤便命他们迁到大河下游,靠近斗耆国的地方建立村落,安置所有膏鱼国人。

斗耆国官府也迅速在此处规划了一个新乡,叫做膏鱼乡。派驻了官吏,制定了优待移民政策,吸引移民迁入,并且投入了大量物资和奴隶予以支持。

另外还新建了一支规模很小的巡河水军,以期此乡能够成为斗耆国北部屏障和大河水军基地。

膏鱼国不过是个渔村而已,又被商人鄙弃,没人在意那群腥臭的渔民,斗耆国的吞并之举没有激起一点浪花。

只有顾无疾那厮对聂伤表达了抗议。

他也想着吞掉膏鱼国呢!在膏鱼国民呆在大河北岸的那段时间,他千方百计的拉拢对方,给膏鱼国人送去了不少生活物资。

结果却被聂伤一口全吃了,顾无疾能不生气吗?

聂伤也有些过意不去,便把自己寄存在顾国的战俘全部给了他。顾无疾这才转怒为喜,又对聂伤笑脸相待,说聂伤够意思。

其实那些历国和殷东之国的战俘对斗耆国来说个鸡肋。

一是斗耆国在汶北和微国捕获的人口已经有些吃撑了,再消化那么多人非常吃力。

二是历国和殷东已经倒向了世子受,将来肯定会向顾韦两国讨要俘虏。

虽然他们会付出一定代价,但聂伤需要的是能够消化的人口。既然早晚要走,还不如不要了,免得浪费精力。

顾无疾也不傻,他就是要靠这些俘虏换取利益。

他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没必要强行吞吃人口,只要国家富强,不再被欺负就很满意了。

战俘给了顾国,韦国也不能没有表示。

聂伤干脆也把一半俘虏白送给了刘谈,说是为了赞助韦国的神文普及事业。另外一半也低价甩卖给了刘谈和顾无疾,让他们用粮食、牛马和铜锡来换。

刘谈平白占了这么大的便宜,嘴都乐歪了,兴高采烈的答应了。顾无疾虽然也同意了,但却有些不爽,很是嫉妒刘谈,后悔自己没有兴办神文学堂。

二人一时拿不出那么一大笔财货来,说要等到殷东诸国交换俘虏以后才能偿付。聂伤也同意他们赊账,以后慢慢补齐就好。

把战俘甩掉之后,其他战利运输就方便了。

聂伤还是嫌累赘,又将其中的珠宝玉器等奢侈品全部打包送给了世子启,车辆旗帜衣帐猪羊等也都办卖半送给了顾韦两国。

最后只留下牛马畜力和铜器粮食,让斗耆水军驾着还未交付给王室的大船运了回来。

尽管一减再减,还是装了满满十几船。

运到正在筹建的膏鱼乡码头后,把一部分财货拨给了膏鱼乡官府,剩下的装车运往汶北和都城县。

膏鱼乡官府依照聂伤的指示,就地在码头上给移民们发放战利,膏鱼国人立下过战功,同样也有战利。

新老国民拿到财货之后,发现官府果然给新移民多发了一些,都欢呼起来,很多平民听闻之后,也纷纷往膏鱼乡迁移。

膏鱼国人一下也变富裕了,见官府对他们不但没有歧视,还一视同仁,民心很快安定下来。

在官府的安排下,一部分膏鱼国男人成了吃官粮的水兵,还有的跟着老国民学习种地,大部分渔民都被商队的聘去做了水手,最后只剩下少数人还继续着打渔生活。

曾经的膏鱼国人,迅速融入了斗耆国中,再也没人提起膏鱼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