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讨逆> 第1006章 第三位美人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6章 第三位美人儿(1 / 2)

讨逆长安的上弦月第1006章第三位美人儿罗才是什么?</p>

对于皇帝来说,罗才就是个顽固老臣。帝王威权来自于奖惩。</p>

奖是金钱美女,以及升迁。罚是生杀予夺,降职或免职。</p>

在这个过程中,吏部的作用巨大。</p>

皇帝要想威福自用,吏部尚必须是自己人。</p>

可罗才就像是个钉子般的,在吏部一坐十几年不挪窝。偏生当年武皇一番话,让皇帝没法动弹。</p>

忍啊忍!</p>

终于忍无可忍。</p>

于是,借着北疆危机,皇帝整合了杨松成等势力,开始发难。</p>

罗才退!</p>

兴许是失望了,兴许是知难而退。</p>

皇帝大喜过望,兴许还有些愕然,心想罗才怎么不抵抗就走了?</p>

罗才若是要抵抗,这事儿少说还得折腾一两个月。所以,皇帝很是高兴,大手一挥,赏赐罗才十万钱。</p>

但罗才走后,有人去收拾他的住所,发现那十万钱好好的搁在家中。</p>

原封不动。</p>

您的赏赐,老夫不要!</p>

武皇时期的老臣,不屑于这些。</p>

皇帝不以为意,仿佛是赶走了一只臭虫。此刻他到了北疆。</p>

杨玄率军亲自来迎,这不是保护,而是彰显罗才重要性的仪式。</p>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p>

一个人有才,他就渴望有人能尊重,赏识自己的才。宋震如此,罗才也是如此。</p>

皇帝不看重老夫,但北疆对老夫却求才若渴。</p>

看看杨玄,眼中的灼热,仿佛是干柴遇到了烈火,久旱的汉子遇到了美人儿.</p>

倒履相迎没有,但这个仪式,却令罗才动容了。“何须如此?”</p>

罗才谦逊的道,他觉得杨玄提前数日出迎,面子给的太大了。</p>

杨玄握着他的手,亲切的道:“我恨不能去长安迎接罗公。可罗公知晓的,我此刻若是出现在长安,无数人想要我的命。”</p>

“你可以带着大军去!”罗才开了个玩笑。</p>

老罗看来很放松,说明他已经喜欢上了北疆.杨玄笑道:“自然可以,不过,就怕北疆大军一至,长安震怖。到时候天下人会说我谋逆。”</p>

“这是个问题。”罗才不习惯被人握着手,干咳一声,“这一路行来,进了北疆后,老夫便放缓了速度,一路游山玩水。”</p>

“以后多的是机会。”</p>

杨国公厚颜无耻的说道,全然忘记了刘擎和宋震二人被他当做是牛马使唤,说好的出游,至今没影子。</p>

“哈哈哈哈!”罗才不禁笑了,借机把手抽出来,指着前方说道:“看,沃野千里,百姓勤劳,若是辅以官吏尽职尽责,人得其用,便是大治。</p>

其实杨玄也不习惯握着男人的手,他更喜欢握着美人儿的小手,一边摩挲着,一边漫不经心的说话。</p>

“罗公这话说到了点子上。上位者总是希望能维系百姓的好日子,为此愿意给出些好政策。譬如说我的施政宗旨是施政为民,听着有些响亮,可若吏治不清,这等宗旨最终难免会变成害民之举。一切的一切,吏治为先。”</p>

罗才仔细看着他,想看到他这番话的真假。</p>

很诚恳。</p>

这番话直接说清了吏治对于王朝的重要性。</p>

吏治第一。</p>

要想强盛,必须有好政策。</p>

而好政策需要一群尽心尽职的官吏去驱动,去行使。一切的一切在于人。</p>

杨玄能有如此认识,对于罗才而言,便是一种赏识。我知晓吏治的重要性,所以,对你的到来欢喜不已。</p>

这个认识,比什么倒履相迎更能打动罗才。</p>

杨玄很诚恳的道:“就说南周的新政。孙石等人的新政好不好?好!出发点没错。</p>

可我却不看好这个新政,甚至觉</p>

着新政将会葬送南周。”</p>

罗才在长安也琢磨过南周的新政,颇为好奇新政的走向,“哦!愿闻其详。”</p>

“走走!”</p>

杨玄指指前方,觉得自己此刻像是个渣男,家中有了老刘和老宋两个美人儿后,又来勾搭第三个。</p>

二人并肩而行,杨玄说道:“新政有些瑕疵,但瑕不掩瑜。且新政有帝王背,有孙石强硬推行,为此不惜与反对派翻脸。按理,应当没问题吧!</p>

可如今南周国中却乱作一团,朝中分为两派攻讦不休。户部看似收益不少,可代价太大了。”</p>

“嗯!如今算是党争了。”罗才点头。</p>

“在我看来,孙石名相之称有些名不符实。”</p>

“哦!”</p>

孙石可是南周名臣,在大唐也有不少粉丝。</p>

罗才本人就对孙石颇多好感,没事儿的时候,喝几杯酒,为孙石鸣不平。</p>

见罗才有些不满,杨玄心想,这是收服罗才最好的机会。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p>

罗才虽说来到了北疆,可若是他对杨玄这个老板不满意,随时都有可能离去。</p>

杨玄故意提及南周新政之事,便是想借此来彻底收服罗才。</p>

他说道:“我前面说过,一切的一切,吏治为先。</p>

南周新政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归根结底,是要重新布局,从赋税到朝堂,来一个大变局。</p>

这个想法没错。但他忘记了,人,才是政策的实行者。孙石只顾着朝堂之上,想着压制住了反对派,那么新政再无差池,自然能行之南周”</p>

他停顿了一下,“他忘记了那些官吏良莠不齐,更忘记了自己的新政是在割肉,割天下人的肉。</p>

百姓无可奈何,可那些既得利益者如何愿意?于是新政到了地方后,官吏与地方豪强勾结,从富国强兵的好政策,就变成了害民的坏政策。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就是吏治败坏而已!”</p>

这番话令罗才愣住了。</p>

他琢磨过南周新政,甚至和不少人辩论过新政具体政策的好坏。</p>

新政到了现在,实际上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算是进了个烂泥塘,步履维艰。</p>

为何会这样?</p>

长安各界给出的原因大多相似:有女干人作祟。</p>

所谓女干人,便是那些反对派。也就是说,他们把新政无功归咎于朝堂上那些新政的反对者。</p>

可杨玄却否定了这个看法,犀利的指出此事错在孙石等人。</p>

是啊!</p>

新政有没有问题?</p>

有!</p>

但正如杨玄所说,瑕不掩瑜。可这样的新政为何失败?</p>

杨玄给出了一个新思路,错在孙石。</p>

若是在新政推行之前,皇帝和孙石等人就先整顿吏治,调整各处官员,把支持新政的有识之士尽可能的提拔起来。</p>

那么,新政如何会变成害民的政策?</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