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 第二百零七章 故宫博物院,央视记者采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七章 故宫博物院,央视记者采访!(1 / 2)

,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p>

故宫博物院。</p>

故宫博物院院长吴为民,华夏国画大师黄勇玉、杨武龙在待客厅迎接赵辰。</p>

吴为民很是高兴。</p>

“赵大师,您看《山河图》成绩这么好,你有没有想过再画一幅出来。”吴为民直接问道。</p>

自从赵辰的山河图在故宫博物院展览后,展厅就异常火爆。</p>

华夏山水画领域的大师、学院老师、民间国画爱好者,几乎都过来欣赏过这幅当代最顶尖的山水画。</p>

而且,欣赏过后,大家的评价都非常高。</p>

所以,《山河图》已经隐约成为华夏现代山水画的代表之作。</p>

“院长,我现在没有准备好,再画一幅的话,不可能画出这样的神韵,可能还需要些灵感才行。”赵辰直接回道。</p>

其他几人都是点点头。</p>

大家心里都清楚,艺术创作有时候是惊鸿一瞥,在某个特定时间、特定情况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作品。</p>

想要再复制这样的成功,很难。</p>

不过,赵辰已经达到另一个境界,那就是他如果想画的话,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个状态的。</p>

不过,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对现在的赵辰来说,有些漫长。</p>

“确实,听说为了这幅画,你从材料,再到逛山,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确实不容易。”</p>

“当年王希孟创作出《千里江山图》之后,再创作第二幅画也花了半年以上的时间。”</p>

吴为民点点头。</p>

接着,吴为民又向赵辰说了另外一件事。</p>

对吴为民来说,赵辰这样的大师来故宫一趟实属难得,能用上自然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p>

吴为民又道:“赵大师,还有一件事,我听说最近传统手工艺协会批了你的国家级官窑瓷艺术大师的身份,恭喜啊!”</p>

“谢谢。”赵辰客气回道。</p>

“正好,我这里有一套南宋官窑瓷瓷器,有两件瓷器稍有磕碰,你看能不能修缮一下,正好央视3套最近想来这里拍修复文物专题,事情刚好凑一起了。”</p>

听到这话,赵辰顿时来了兴致。</p>

“南宋官窑瓷文物?产地是哪?我能先看看是什么吗?”</p>

吴为民回答道:“正统修内司官窑出品,是一个葵瓣洗,还有一个旋纹瓶,还有一个盏托。”</p>

“葵瓣洗?是八瓣葵花式的笔洗吧,片纹交织如网,足底边没有釉,露出黑色的铁胎。”</p>

“旋纹瓶,瓶子颈部到腹部应该有7道旋纹,釉层比较肥厚。”</p>

“盏托一定是冰裂纹片,釉色比较莹润。”</p>

赵辰如数家珍,直接回道。</p>

吴为民神色一惊,道:“呼,厉害啊!有两件展品可从未展出过,这你都知道。”</p>

闻言,赵辰只是笑道:“见过图片,所以了解。”</p>

“那赵大师,过去看看能不能修?”</p>

“没问题,我研究一下。”</p>

接着,吴为民带着赵辰来到储存瓷器的地方。</p>

瓷器都是在恒温的密闭房间保存,规格很高。</p>

看到这些熟悉却又饱经沧桑的瓷器,赵辰心里一阵激动。</p>

这些古董瓷器,确实出自修内司官窑。</p>

官窑的作品几乎都是制式生产,所以,细节他都非常的了解。</p>

眼前这几件南宋官窑瓷器,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价值数亿甚至以上。</p>

这都是真正的好宝贝。</p>

赵辰戴上无菌手套,捧起一件瓷器,小心翼翼的打量着。</p>

博物馆负责修缮、维护官窑瓷的研究员在旁边看着,他们既崇拜又兴奋。</p>

赵辰可是唯一的国家级官窑瓷艺术大师啊!</p>

若论对官窑瓷的了解,华夏恐怕没人比他更强!</p>

就这样,赵辰小心翼翼的打量了大约二十分钟,才把瓷器放下。</p>

“可以修,不过要做充足的准备工作。”</p>

赵辰回过头,对大家说道。</p>

“真的吗?”一位官窑瓷研究员兴奋地说道。</p>

“我们之前都不敢修,生怕弄坏了。”另一位研究员补充道。</p>

院长吴为民也满脸激动,“这样太好了,那我就联系央视三套的记者了。”</p>

“他们早就想拍一期文物修缮的专题。”</p>

“这次刚刚好。”</p>

赵辰又看了一眼这些瓷器,心里盘算了一下成功率,没有任何问题。</p>

他对这些瓷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p>

对他来说,修复一点瑕疵并不困难。</p>

“我尽量。”赵辰点点头。</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