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二分之一剧透> 二分之一剧透 第8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分之一剧透 第84节(1 / 2)

收集柳树皮是为了得到粗制的水杨酸,而水杨酸的衍生物乙酰水杨酸也就是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它本身也有抗菌消炎的效果。

因为柳树皮中有效元素的含量并不算多,这也是一样耗费极大的工作,但胜在操作步骤简单。

温晏然微微颔首,又对之前的宫人嘱咐道:“将蒜露加热浓缩,注意火不要太大,一刻之后,带到边上的空屋中,不断扇风,直到变得干燥为止。”

她这样做,是为了得到干燥的大蒜素。

温晏然缺乏实验器材,所有步骤只能依靠人力进行,而大蒜素虽然是一种容易制取的天然抗菌药物,但性质不够稳定,难以保存,又不耐高温,自身结构很容易破坏……在大周落后的科技水平下,这些都是大问题。

想要得到干燥大蒜素还得有一段时间,温晏然腾出手来,先开始进行水杨酸的制取。

有了前者做对比,水杨酸就显得格外可爱。

想要得到粗制的水杨酸,只要将切碎的柳树皮放在水中煮沸就可以——这种物质易溶于沸水,所以不需要额外花精力去制取乙醇,又因为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比大蒜素好,不需要通过扇风的方式慢慢干燥,十分方便提纯。

温晏然一直煮了两刻功夫,等有效物质充分溶于水后,才动手将柳树皮汁中的杂质过滤了出去,然后继续加热所得到的液体,直到陶罐底部有晶体产生。

这些晶体,就是粗制的水杨酸。

身为天子,温晏然不用事事亲力亲为,在示范过后,其余宫人便按照她的步骤操作,很快得到了第一批粗制水杨酸,与此同时,大蒜素已经干燥完成,得到的那些小颗粒被宫人研磨成了粉末。

温晏然活动了下手腕:“现在去用蒸馏水把赤胶熬化。”

宫人们依言行事,他们虽然不完全理解蒸馏的含义,但非常理解应该尽可能听从皇帝的命令。

此处使用的赤胶又叫做紫胶、虫胶,在大周,这是南地所产的一种珍贵染料,此前赐给袁言时等重臣的棉衣,就是用赤胶染制的。

但对于温晏然而言,虫胶是一种天然的肠溶剂材料。

水杨酸跟大蒜素一样,都能对胃部产生强烈的刺激,不过水杨酸还好,直接吃也能起效,但大蒜素不行,这玩意跟青霉素一样脆弱,一旦吃进肚子里,它们的结构就会被胃液破坏,导致有效性大大降低。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有效的药物都是通过注射的方式生效,比如青霉素针剂,平常那些能直接吃的青霉素,像是青霉素v钾片,其实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保证了药物在胃液中的稳定性。

至于温晏然,考虑到当前时代还没法直接把针管弄出来,她的思路是制作肠溶胶囊——肠跟胃的酸碱度是不同的,所谓的肠溶胶囊,就是在酸性环境中不溶解,等到肠道中,才会崩解的那一类药物。

现代科学给了温晏然极大的灵感,虽然受限于古代技术水平,很多方法难以使用,但幸运的是,她的职业可以合理调用整个少府内的物资,尽可能找到实验中的替代用品。

把大蒜素粉末跟水杨酸晶体分别用虫胶包裹起来,就算是得到了成品药物,虽说这两样事物的制作工艺以及有效成分纯度肯定还是难以令人满意,但温晏然相信,有其他医生做对比,她此刻已然站在了大周制药水平的巅峰上。

殿宇内蒸汽升腾,杳杳若云霞,不考虑气味过于刺激的话,还真有几分超逸之姿。

宫人将炼出的丹药盛在玉碗中,用玉盘托起,呈至天子面前。

温晏然凝视着碗中赤色的丸装药物,心中微微感慨——这一次的支线任务果然没那么容易,要是当日她没及时开始思考抗菌药物的制作方法的话,如今以卢中茂为代表的许多老臣,恐怕难以熬过去。

当然,这也多亏系统消息给的及时。

就在此时,游戏面板极轻微地闪烁了几下,却奇怪地没有刷出任何讯息,反而很快便再度陷入了沉默……

第132章

制作大蒜素的耗费极高,哪怕不考虑失败损耗,小小一粒药丸,所费便不止万钱。

这种高昂的药价,反而让温晏然稍稍安心——受到造价、成品保存条件等等限制,大蒜素至多只能在朝中顶层要员中流传,无法对大周产生太大的影响。

就在此时,内侍过来禀报,说是建平城那边已经把今日的奏章送来,请天子过目,温晏然微微颔首,转身离开实验场地后,在偏殿内换下沾了各种气味的外裳,正在她准备去景苑内被充当日常起居处的桑柘宫时,蔡曲带着一众内侍上前,面色近乎悲痛地跪请天子沐浴更衣。

“……”

温晏然感受了下周围的气息,觉得这也算是正当要求了。

景苑既然是皇家游乐场所,肯定得到过前几代不太喜欢工作的皇帝们的精心维护,苑内造有汤波馆,当中引了温泉之水入内,供皇室中人沐浴用。

西雍宫内虽然也有洗浴用的偏殿,然而两厢对比,还是景苑这边更自在一些。

宫人们择取大量新鲜木槿叶,洗净后,混着少许如今还被称为茇葀的薄荷叶,一道碾碎,将滤过的汁水保存下来,用来给宫中贵人洗头。

为了避免秋冬季节时缺少草药使用,桂宫跟太启宫都建立了温室,里面栽种着不少反季节植物,其中就包括木槿。

——古代人并不知道木槿叶中有肥皂草素,却通过经验总结,了解到许多动植物的用途。

温晏然悠然地泡在温泉中的时候,蔡曲正隔门而立,在外面替天子念奏折。

“东边传来奏报,陶老将军大约下个月便会回京。”

陶驾除了自己回来之外,还会顺带负责降卒迁徙等事,等人到齐后,就可以准备运河修建事宜。

至于右营那边遗留的基建问题,则落在了主将师诸和跟褚馥的身上。

还有陈明,她本来是校尉,因为东地缺人,如今便留在右营当中为副将。

朝廷本来也给任飞鸿加了官,只是她对外放为官缺乏兴趣,便准备返回京城,继续在少府中做内廷待诏。

除了这些人之外,在东地平叛中冒出头的诸多精锐,则依照惯例,被点入朝中为官——为了培养官吏的归属感,大部分人真正走上仕途后,都得去建平待上一段时间,认识点同僚,然后才能外放。

蔡曲道:“左营钟将军,也上了折子。”

其实蔡曲说话的声音很正常,只是中间稍微停顿了一下,只是天子一向敏锐,当即有所察觉:“钟卿怎么了?”

蔡曲忙道:“钟将军举荐了西地的几个年轻人入朝。”

温晏然点点头:“这倒也是寻常之事。”

钟知微如今非但是将军,更深受天子信重,先封昌宁侯,后封曲安侯,封地一个比一个繁华,考虑到她现在年纪还不大,在仕途上基本已经算是走到了头,后面就是熬资历,除非有什么影响天下局势的大事,否则多半得等到四十岁之后,才有可能在太师、太傅、太保中混个一席之地。

以她如今的地位权势,举荐人是正常情况,不举荐才显得罕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