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天蜗传> 第十二回2 三王成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回2 三王成年(2 / 2)

这一天晚上,宋启愚把余允文叫到住所,笑呵呵地问:“余先生可知此地隐居着一位大儒?”余允文心情激动地说:“宣道说的是程熹先生,那是全天下读书人崇敬的圣人。”宋启愚起身说:“那好,余先生回去准备一下,明天随我去拜见这位大贤。”</p>

第二天早晨,宋启愚自己骑马,命余天锡驾着马车载着余允文,在洛阳府同知绳鑫的指引下,出定鼎门往南去拜访程熹先生。宋启愚心情大好,一边提马向前,一边对绳鑫说:“绳大人,尊师是当今的圣人,宋某和余先生早想前往聆听教诲,今日有缘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在此,宋某还要多谢绳大人的费心引荐。”绳同知摆摆手,说道:“宣道大人客气了。咱们共事时间虽然不长,但宋大人为人坦荡,文章锦绣,做事亲力亲为,雷厉风行,绳某很是佩服。前些日子,与家师论及大人,家师甚为欣赏,故而绳某才敢将大人引见给家师。”余允文有些急切地说:“二位大人恕我无理。我们还是加快速度,早些去见程先生的好。绳大人请坐稳了。”余允文对前面的余天锡说:“锡儿,快些打马,去拜会圣人大驾。”余天锡答应一声,扬起鞭子,赶着马车绝尘向前。宋启愚笑着摇摇头,高喊道:“求学问道的心情,余先生比我还迫切呢。”说着,宋启愚催动坐骑追了上去。</p>

四个人一车一骑向南行进,过了关林又折向西来到了一汪碧水近旁。绳鑫遥指水畔的一处幽静院落说道:“家师喜竹,故在这东接关林、西望龙门的兴洛湖边遍植绿竹,又建起了这座兴洛学斋。家师每日以授馆、听琴、观竹、著书为乐。现在,估计正在给学生传授课业。”余允文羡慕又恭敬地说:“真是个涤心治学的好地方啊!绳大人,不要打扰圣人,您带我们轻轻地进去,让我们也听听尊师的教化,如何?”绳鑫见宋启愚并不反对,于是让大伙在学斋前下了车马。在绳鑫的引领下,宋启愚和余允文进门过厅,又转过了一道矮墙,眼前出现了一片空场。空场一边,七八个年龄不同的学生手捧书本席地而坐,空场的另一边,一位五六十岁的老者声音洪亮地讲解道:“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凡事都要讲究根本。根本牢固了,要走什么道路自然就明白了。正如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讲孝悌讲仁爱的人,内心必然和顺,不喜欢抵触他人,更不会作乱,又怎么会做违背天理、扰乱纲常的事呢?”绳鑫带着宋、余二人悄悄地在空地上坐下,开始聆听程熹先生讲课。程熹先生也不理几人,继续讲道:“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就存在一个天理,这个理是万古不变的。我们学习圣人之言,就是要读出其中的理,并严格要求自己向这个理靠近,很多时候还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虽然有时难以忍受,但必须这样做,否则便成不了君子。”这时,有个青年学生举手问道:“老师,我母亲近日总想吃肉,昨日我拗不过便将家里的鸡杀了炖给母亲吃,我这样做对不对呢?是否应该劝我母亲克制一下呢?”程熹先生微微一笑说:“子刚的做法没错,而且是孝顺的表现。为师所说的克制,是那些过分的欲望,比如欺压别人、贪念等等。一个人有欲望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不超出一定的范围,是不应被指责的,也不必克制。”又有学生举手问:“老师,我们村的里正见人总是笑呵呵的,说话很和气,而您却说这个人内心险恶,这是为什么呢?”程先生点点头说:“九都问的好。那个人表面上很和善但从来不做善事,征粮征役穷凶极恶,与人交易不讲诚信。他这是伪善,是装出好的外表取悦别人,而内里只是为了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是丧失德性的表现。”这时,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举手问道:“老师,您讲的君子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是否忠、是否信、是否讲理。这些都是自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若一个人不愿苛责自己,又会如何呢?”程熹先生沉默了片刻,说道:“明渊,人生来就有一股向上的精神,若没了这样的意识,人就不称其为人。我们读书人,志向君子,又怎么会不讲理守理呢?”那少年接着举手问:“老师,您说的固然有理,但象晋惠帝那样的傻子皇帝就不知向上,晋朝的大臣又能如何呢?”程熹紧锁眉头,想了想,说:“明渊,天理是用来规范普通人的,而天子本就是天道中人,是不可以约束的。臣下只能尽量引导皇帝走正道,却不可以强迫皇帝,否则便会造成秩序混乱,篡权夺位,对百姓更无好处。”大家原以为那少年已被说服,可没想到,少年竟然又举手说:“老师,如果皇帝失德,国家走错了方向,读书人的引导又不起作用,那百姓岂不是万劫不复了吗?我们难道不应该有一套约束皇权的体系吗?”程熹有些生气地说:“唐明渊,你这娃娃思想总是偏激。天道轮回自有定数,不应由小民改变。千年以来,说出‘食肉糜’的皇帝也不过一位,绝大多数君子还是要以修身为根本,学习绝不能抓小放大。看来你还是没有读通《论语》,今日课后就罚你抄录圣人之言。好了,时已近午,散课。”学生们向程熹行礼后,埋怨着唐明渊不懂事,纷纷退了下去。</p>

绳鑫抢步上前,将宋、余二人引见给了程先生。程先生也很客气,邀请众人入室欢谈,又摆下素宴,与大家共饮。直至申末,宋启愚等人才起身离座,与先生作歌而别。</p>

当夜,宋启愚心满意足地沉沉睡去,其间还做了几个稀奇古怪的梦。四更时分,宋启愚突然惊醒。他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起身倒了一杯茶缓缓喝下。他喃喃自语道:“唐明渊,唐明渊,若有这样的纠错体系,真是天下人之福呀!”他举头望向窗外,漆黑的天河上没有一颗星斗。</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