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节(1 / 2)

金花婶毫不犹豫:“只要能赚钱,累点算什么,再说厂里还能比种地累吗?”

许顺也迫不及待的表态:“姐,我不怕吃苦的。”

许昕华对这个许顺有印象,原来的许昕华去镇上读初中的时候,许顺也去读了两年,只是许顺比她小一届,但许昕华也知道些,他妈说的没错,在村里上房揭瓦的臭小子,到了镇上别提多老实了。

所以说带上他也不是问题,虽然许顺还没成年,但是现在《劳动法》也没出来,既然她都能找到工作,许顺当然也没问题。

许昕华就“勉为其然”的同意了,“行,顺子我先记下了,过几天打电话问问老板。”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金花婶母子,许昕华好奇的问许母:“你们怎么跟他们说的?”

许昕华以为照村里之前的态度,她带人出去是“举手之劳”,帮了才是本分,要出去打工的人最多过来和她说一声,表示一下感谢,像金花婶这样诚惶诚恐、生怕她不答应的模样,许昕华是始料未及,想来是和许父许母传达的方式有关了。

许母十分自然的道:“不是你说的大厂规矩严吗?我就和他们说,人家厂里要听话懂事,调皮捣蛋的你也不敢带出去,带出去反而是害他们。你们老板是有钱人,有头有脸,还认识外国人,要是在他手上惹了事,直接送进去吃牢饭,谁说情都没用。”

许昕华十分惊讶,居然还可以这样?

许母紧接着又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咱们村的风气还是不错的,再穷也是本本分分的种地,没人去偷鸡摸狗。带出去也惹不了大麻烦,就是让他们知道大城市不像老家,做什么事都可以讲人情,他们在外面犯了事没人说得了情,出去就得夹紧尾巴做人。”

许昕华狂点头,心想许父许母看着憨厚老实,毕竟是有生活阅历的人,考虑得还是很周到。先把狠话放出去了,后面真出了事也不用撕破脸。

就是这话放得太狠了,许昕华估计接下来还会有一波接一波、像金花婶这样恨不得写保证书的人。

年前,村里哪些人要跟许昕华出去的,名单已经定下来了,许昕华还没有跟老板“汇报”,她刚到家的那天给郁白文家打电话报了个平安,顺便通了个气,郁白文是很大气,厂里常年缺人,反正是普通工人,他说许昕华带多少人过去厂里都要了。

不过许母觉得等人数真正确定下来,再跟老板说一声比较安心,而且多打几通电话,也让村里人知道她为大家做了多少努力,以后再想托她帮忙的,就该掂量掂量自己到底能不能开口。

许昕华也是最怕麻烦,许母的建议正合她意,她现在带一大批人出去,已经仁至义尽了,以后再有人想出去,找他们这些先出去的人帮忙就行,逮着她一个不放就没道理了。

所以许昕华决定年后再给郁白文打几个电话。

村里的人确定了,她们家那些外地的亲戚却还有要统计的,外公那边舅舅姨妈的儿女,爷爷那边几个出嫁的姑姑,过年都要回娘家,指不定也要找许昕华,许昕华就等着年后一起统计了。

过年走亲戚好像都一个样,许昕华长得好,走到哪家都被人捧着,现在有多了能“带亲朋好友发家致富”的光环,就更加人见人爱了。

可惜许昕华在家待不了多久,还没出正月就要回羊城——当然感到可惜的是亲朋好友,许昕华本人早就迫不及待要回到工作岗位了,亲戚太多了也很头痛啊!

许昕华是正月初十的车票,回来的时候郁白文一起给她搞定的,依然是卧铺。进城的大部队并没有和她一起,一个是因为现在春运难买票,然后欣荣服装厂也还没有开始招工,据郁白文说同样要等到元宵以后,厂里才会安排招工。

店里也是元宵后才开始营业的,许昕华提前去是为了拍新款,羊城的冬天短,过完年没多久就该换春装换夏装了,服装店至少要赶在换季之前上新。

许昕华目测回到羊城,又该马不停蹄的忙碌了。

春运还没结束,许昕华可以直接在临阴站上车,照例是许家兄弟送她去的县里。等火车的时候,许二哥还拍着胸脯保证,下个月他一定把进城的大部队平安带到羊城。

许大哥和许二哥是许昕华准备离开这几天,才知道原来父母和妹妹已经同意了带他们去羊城,兴奋过度的许二哥最近积极性高涨,在许昕华面前已经不只一次大包大揽了。

让许昕华比较惊讶的是,许二哥激动成这样,可见是真的期待已久了,怎么就没有提前给她敲敲边鼓呢?

当然把这件事交给许大哥和许二哥,许昕华还是放心的,火车是直达的,到时候她会去火车站接人,他们兄弟俩只要带人去市里上车,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任务,要是连这个都办不成,许昕华也该考虑一下还有没有必要带他们发家致富了。

许昕华返程买的是下铺,几十个小时的行程,枯坐在车上实在太无聊,又没有手机和电脑消磨时间,许昕华就提前准备了书在车上看。

其实也没有特意准备,她在原来的许昕华房间里翻了一阵,就找到这一本勉强还能看下去的书——《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高中生必读名著之一,她上学的时候也在语文老师的建议下买了来看,但那个时候她真正感兴趣的是各种校园小说,青春疼痛文学,《平凡的世界》完全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读了一遍,读完基本上就忘光了。

现在换了一个身份,许昕华再翻开这本书的第一章,忽然就有点儿“感同身受”,换句话说,她现在是有代入感了,被曾经的自己和同学开玩笑说是“乡村爱情故事”的书,她也能看得津津有味了。

可惜这一本书并不能撑到许昕华下车,事实上列车经过江南省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无所事事了。

听到广播报的下一个站名太熟悉,在车厢里散步的许昕华又回到铺位上,拿起书准备再看一遍,不找点事做,她怕自己等下又“睹物伤情”。

列车停靠到站,下车的人准备下车,上车的急着上来,大家都一副行程匆匆的样子,连相对安静的卧铺厢都开始嘈杂了,许昕华仍然全程低着头,一副全然被书里的精彩世界所吸引的模样。

其实许昕华的思绪早就不知道飘哪里去了,书页停留了许久都没有再翻过。直到眼前掠过一道阴影,她才下意识的抬头,发现自从上一个乘客下车后、对面就空了几个站的下铺,又有乘客上来了。

卧铺只是相对而言舒服一点,空间依然还是很狭窄,甚至连座位厢都有的行李箱,卧铺车厢却没有。对面的下铺看背影应该是个年轻的男生,他正半蹲着身子,弯腰在床铺底下塞行李,许昕华看过去的时候,男生好像背后长了眼睛一样,突然回过头,朝她露出了一个笑容。

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还是一枚活色生香的小鲜肉。鲜肉小哥哥这么热情,许昕华也跟着客气的笑了笑,没想到对方就顺势坐在她对面,搭起了话:“好巧啊,你这趟去哪里?”

许昕华心想小哥哥看起来眉眼温润,居然还是个自来熟的性子,搭讪都搭得这么自然,看来是行家啊!不过火车上这么多铺位,偏偏他们俩成了对面的邻居,确实有点巧,许昕华便回答了:“东省。”

“我也是去东省。”

许昕华点点头,也学他说了句“好巧”当作回应。

男生却没再说话了,而是不错眼地盯着许昕华打量。许昕华虽然变成了大美女,但也很少遇见这么直勾勾盯着自己不放的人,难免有些尴尬,正想开口问他看什么,就见男生莞尔一笑,耳朵微红的道:“那个……我说的好巧,是指年前从东省回来的时候,我们也一个车厢,你下车的时候我就在你后面。还有那天在新岚,你差点被车撞,也是我拉住了你。都没印象了吗?”

差点被车撞的事许昕华肯定记得,那天她再不在状态,也能意识到周围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对于那个很热心的帮助过她的男生,许昕华确实没什么印象。

现在听对方提起,许昕华不免抬头打量着他,记忆中那个好心男生的声音很温柔,眼神也很温暖。好像也能对得上号?

男生看许昕华仔细打量自己,便微笑道:“认识一下吧,我叫沈知年,老家是江南省新岚市,去年从中大毕业后也留在羊城工作,目前是中大一附院的外科医生。”

这个时候的名牌大学生,看来小哥哥还是天之骄子啊,颜值与能力成正比,难得的是心地善良,许昕华在心里给小哥哥点了个赞,大大方方的介绍道:“我叫许昕华,老家是皖北的,也在羊城上班,卖衣服。”

沈知年难掩惊讶的看了她一眼:“我看你年纪也不大,就出来工作了?”

许昕华想估计是她的穿着打扮给了小哥哥错误的信号,但也不介意多解释一句,毕竟是上辈子的“老乡”,她对沈知年还是很有亲切感的,“家里穷,初中念完就没读了。我们村比我还小的都出来打工了。”

沈知年也没有看不起她的样子,反而不断的夸许昕华懂事能干,“我刚来羊城上学的时候,也就你这么大,只知道花父母的,一分钱也没有赚过。”

他们俩这么有缘分,在茫茫人海中还能遇上三回,也是难得了,目前又都在羊城生活,有了共同的话题,便打开了话匣子,旅途中也一点都不无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