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极品人生[快穿]> 极品人生[快穿] 第6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极品人生[快穿] 第67节(2 / 2)

陆子瑜点点头:“这样倒也容易。”说到这,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立刻从兜里找出一张叠好的纸给了舒遥。

“这是什么?”舒遥接过一看,视线扫到末尾的一行字时,不由地瞳孔一缩,“怎么可能!”

纸上清清楚楚写着,比对的双方,存在着血缘上的亲缘关系。

陆子瑜叹了口气,说:“我想,他们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你,就顺便也做了一份比对,好在和他们兄弟俩没有关系。”

舒遥忍住不横了他一眼,道:“这算什么好事,难不成我还是他们的妹妹?”

“呃,这……”陆子瑜还真没想过这一茬,他愣了一会,迟疑着说道,“或许是外嫁女的孩子呢,我再去查一查好了。”

舒遥“哼”了一声,说:“怎么可能,外嫁女也轮不到孙家来主张!”

陆子瑜见她一副气闷的模样,赶紧安慰说:“只要不是孙老大和孙老二的孩子就好办,孙老头更不可能,他落脚的地方离着榆田村十万八千里呢!而且你和孙家那几个长得都不像,说不定只是旁系的亲戚,被他们拿来做文章了!”

舒遥这才好受一些,她看向陆子瑜说:“等双胞胎的结果出来后,我觉得有必要将真相公之于众,你说呢?”

陆子瑜自然没有意见,不管是窦建还是孙家,都是打扰他们太平日子的元凶,等两边狗咬狗斗起来,也就没心思给他俩添堵了。

…………

不久之后,双胞胎的鉴定结果出来,正如两人预料的那样,她们和孙家确实有亲缘关系。相比孙老大,双胞胎和孙老二的血缘还要更近一些,这也侧面验证了她们母亲的出身。

陆子瑜对着结果意味深长地说:“果然是一脉相承。”

舒遥愣了愣,就听他笑着说道,“有一种叫做寄生鸟的鸟类,它们就喜欢把蛋下在别的鸟窝里,甚至把那些鸟的幼崽杀死,让自己的孩子独享最好的抚育。从她们的父母亲,再到上一代的人,不都做着同样的事情吗?”

舒遥顿时恍然,好像还真是这样。按他这么说的话,孙家祖上指不定是什么样呢!

在做出反击之前,舒遥先确认了几件事,窦建国确实和梁艳秋领了证,两人住在窦建国分配的房子里,而窦父窦母则带着孩子住在店里,到目前为止,双方相处的还算融洽。

另外窦母每个月都会寄出一笔汇款,只不过这数额却是越来越小,从当初的二十到如今的十块,相较于现在的购买力,这待遇下降了何止一倍。而老两口早就把店铺的收入握在了手上,十块钱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没有利用价值了,自然也就没必要养着。”陆子瑜说着,露出了一丝的不怀好意的笑容,“你看,要不要把这边的事告诉她呢?窦家人拿着她当跳板,在这里吃香喝辣的,而她只能啃着窝窝头独守空房,是不是太凄凉了一点?”

舒遥见他一脸的幸灾乐祸,突然生出一种两人在狼狈为奸的感觉。她弯了弯嘴角,戏谑着说道:“指不定人家早知道了,还想着自欺欺人呢,就被你这么挑明了,那不是更可怜?”

陆子瑜一愣,看见了舒遥脸上的揶揄,才笑着说道:“那岂不更好,越可怜,孙家才会越愤怒,这把火才能烧得更旺!”

舒遥可不认为孙家会心疼一个没什么助力的女孩,但陆子瑜说得也没错,越是自命不凡的人,越是不能忍受欺骗,窦家人从头骗到尾,孙家会善罢甘休才怪。

这么一想,她都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那一群人乱斗的场景了。

等到把信寄出,舒遥立刻就把之前准备好的稿件投了出去。

当初那篇《双胞胎的身世之疑》曾引起过不少争议,有人认为那位母亲脑子有问题,连自己的孩子都怀疑;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母子天性,母亲的怀疑未必是无的放矢,说不定是孩子抱错了。但问题是,抱错一个容易,抱错一对就不太正常了,因此双方谁也没能说服谁。

后来没见下文,还有人特地去报社问的,那会舒遥觉得时机不够成熟,就没把真相曝出来,而现在有了孙家一起,足够让窦建国跟着“风光”一阵了。

为免意外,舒遥给好几个报社投了稿,其中一家不负所望,一字不落地将稿件登了出来。

不久后,曾关注过前情的人,很容易将这件事和一年前的双胞胎故事联系到了一起,再仔细一比对,发现除了诉说的口吻不同,两者说的根本就是一件事。

这会还不是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对各种奇闻异事往往兴趣浓厚又印象深刻,等到茶余饭后一传播,这件事很快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说起来,舒遥还要感谢对方的提醒,她当时还没想起来这会是纸媒的天下,而且人们对上面刊登的事往往深信不疑,哪怕是故事也会当作是现实改编的,再没有比报纸更具传播性和影响力的了。

相比较之前对孩子母亲的攻击,这会的读者要更加客观一些,他们普遍认为这个故事应该是虚构的,除非正好也有一对双胞胎同时段出生,才有不小心抱错的可能,但这种巧合就跟天上下红雨一样,明显就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也有少数人觉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或许就那么巧,两个产妇一起生的孩子,接生的护士一开始就把孩子给错了家属,产妇自己迷迷糊糊根本不知道,自然也不晓得抱错的事了。

其实他们已经说对了一半,产妇确实不知道,接生的护士也的确把孩子“给错”了,唯独有一点——家属是知情的。

作为目击这一切的人,舒遥知道很多本不该为外人道的“细节”。

上一次,文章是站在母亲的角度,讲述了对双胞胎身世的怀疑,而这一回舒遥用了旁观者的口吻,更加细致地添补了一些充满矛盾的细节,譬如:

明明预产期还没有到,生下来的孩子却比足月的还要白白胖胖;孩子的父亲终年不在家,却准确无误地赶在孩子生产的那一日到达医院——并且还特意跑去了产房的后门,送了一包东西进去,完了才假装刚回来的样子和众人叙话。另外,就在同一天下午,一个刚出生的婴孩被丢弃在了无人的角落,若不是一位好心的大婶看见,婴儿差点就一命呜呼,后来检查下来,婴儿身上并没有疾病,只是看上去并不足月的样子……

这些线索单独看都没什么大不了,现在把它们联系到了一起,似乎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一个家庭故事,分分钟变成了探案悬疑。尤其是谈到弃婴的时候,文章还特意提了捡到孩子的日期和地点,有心人不难联想到一年前的那封求助信。

文章的最后,还揭露了那位母亲的悲惨结局——被夫家设计赶出了家门,而丈夫转身就娶了更漂亮更有钱的女人,一家四口过上了和和美美的日子。

看似大圆满的结局,却是建立在一个女人的悲剧上,这让很多心性正直的人难以接受,特别是文末还加了一句,故事以真人真事改编。

舒遥原本想等舆论发酵到一定程度,再把最后的真相揭露出来,谁知道没多久就有以前的老街坊过来打听了。

正应了那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街坊一下就把秦圆圆、梁艳秋和窦建国三人联系在了一起,加上那一对存在感十足的双胞胎,怎么看都觉得和故事的人一模一样。

“你看像不像?”街坊大姐指着报纸上的文章让舒遥看,“他们也是那个县里出来,双胞胎的年纪正好对得上,三个人的关系也一点没差,我瞧着肯定没错!”

舒遥暗暗惊讶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这位大姐的火眼金睛,她故作迟疑地说:“就算像也不一定是啊,一个县里有几对双胞胎也正常,碰巧都离婚了吧!”

大姐睨了她一眼,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说:“你年纪轻,经过的事情少,这世上哪来那么多巧合。我和你讲啊,那姓窦的两口子蔫坏蔫坏的,特别是那老婆子,噢哟,不要太会算计,水电费都要儿媳妇出,店里赚的钱却都塞在了自己口袋里,这算盘打得精哦!那什么,上梁不正下梁歪,我瞧着那一家子都挺晦气的,以前小梁也还不错,和他们沾到一起后……”大姐扁着嘴摇了摇头,一副很不看好的样子。

同来的一位大婶附和道:“可不是嘛,亏她还和前头的媳妇那么要好,居然偷人家的男人!”

舒遥张了张口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大姐就不屑地撇了撇嘴,说:“什么要好啊,我看是当面一套背地一套才是,真要好能干得出这种事?指不定那两个孩子就是她的呢,让人家给她养孩子,到头来还把人给逼走了!”

几人又说了一会话,对方才结伴离开。

舒遥见她们一边走还不忘交头接耳,不由笑着摇了摇头,说是来向她求证,其实对方心里已经有了定论,不过是想找个熟人一起吐槽一下罢了。而听她们话里的意思,其他街坊不少也是这么想的,只要和窦家有些熟悉的人,很容易就从双胞胎联想到他们一家。

这样的结果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世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些时候明眼人只是看破不戳破,但这并不妨碍她们拿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