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仙侠武侠>乾心论道> 第二十九节 奏表章太守济志(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节 奏表章太守济志(4)(2 / 2)

苏元明话虽这么说着,脸上表情却愈发不屑。</p>

“但身为府衙吏员,明知耻辱,却仍旧那么做了,可见不是什么好人,平日里还辱骂邻里,口口声声骂我们贱民,我真该像师父你消灭都尉、郡丞那些人一样,把他们也都斩除了!”</p>

陈仲微微摇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虽是儒家之说,与为师所持不同,却也有可取之处,你当下心斋的修为境界,正可以揣摩、参照,免得失于偏激。”</p>

苏元明挠头,虽然知道陈仲不赞成他的想法,却也老老实实答应下来。</p>

就站在原地,苏元明直接思考起自己哪里错了,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全然不再将其它事情放在心上。</p>

陈仲见状微微颔首。</p>

他二十二岁时,遇到钓叟,得到《剑术》和《玉清三十六箓》。</p>

从那之后,他自己的修行法门,便从蓬莱道洲前汉大贤扬子所传《太玄》,全面改换。</p>

《太玄》本出于孔子所著《易术》,结合前汉出世的上古仙人伏生带来的“五行说”,固然与流行两汉的显学不完全一致,但也算是其中一支。</p>

因扬子曾在新昌郡外,昌山檀德台讲学数十年,广收弟子,有教无类,故而《太玄》法门在蓬莱道洲传播极广。</p>

而钓叟授予陈仲的《剑术》中,却多是引用《庄子》。</p>

陈仲在钻研与重重境界体悟的过程中,对《庄子》也逐渐有了深刻理解,最终选择脱离先师孔子的儒家学说,投入道家。</p>

只是体悟越深,陈仲便越觉得《庄子》表面上都是荒诞不经的故事,夸张而无稽,但实质上是其所表达的境界过于高深,常人无法理解。</p>

修行之始,境界不足,并不适合以《庄子》启蒙。</p>

至于道家本经,先师老子的《道德》,更加玄妙,可谓不解之经,因为一解便错!</p>

祖州道高平郡王氏,出过一名神童王弼,三岁能文,五岁感应,十四岁时为《易术》做注,占据了祖、炎、长、元四道洲的魏武王曹操赞其“标老易之先”!</p>

盖因王弼是以《道德》章句,注解《易术》,而且颇有建树。</p>

随后,他又为《道德》做注。</p>

陈仲闻其大名,拜读著作,最终认为王氏《道德注》仅有一语可取——得意忘言。</p>

《道德》所蕴含的玄妙实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如果谁能体悟到其中真意,那么一定已经忘记了该怎样描述。</p>

所以,《道德》虽是道家本经,却更不能用来做为修行的入门之法。</p>

偏偏,道家仅有这两部经典,其它著述,要么沦为杂家,要么就是阴阳家之流托名而作。</p>

陈仲如今收徒传道,也是不得不杂用百家语言。</p>

又过片刻,有户曹书吏,举着图册出来,请陈仲指点具体要买什么地方。</p>

待陈仲说了。</p>

书吏暗舒一口气。</p>

果然是城外。</p>

而且还是靠近仙门山的一处小丘。</p>

仙门山中有妖,山丘坡地难以引水灌溉,这些都使陈仲看上的位置价格低贱,也不引人关注。</p>

这就好办了,他只求快快应付过去,把陈仲这样的凶人送走,别给自己招惹祸事就好!</p>

书吏立刻核对,小丘不是私产,可以由郡守府直接发卖。</p>

“啊,还未敢请教,先、先生高姓大名?”</p>

书吏准备契约时,才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如何下笔。</p>

“老朽陈仲。”</p>

陈仲话音落下。</p>

那书吏客套着便要下笔,却忽然僵住:“原来是陈、陈陈陈……仲公爷爷!?”</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