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2 / 2)

这样想的话,任务便很难了。

“李生,谢谢你的书。”

一个一身短打的青年快跑两步追上来,他的体格好,腿又长,竟是真的只用了两步便追了上来,憨笑着递过来一本手抄书,那书的封面都是自己做的,用线缝上的,很古典的线装书,价钱却是昂贵,至少是他买不起的,这也导致他拿着书就像是捧着烫手的金子,还回来的时候神情中也带着小心翼翼。

“无碍。”王平收回书,他对书本的珍贵程度虽然有所认识,但毕竟从未短缺过这些,所以举动中便有一种慨然无畏的洒脱自然,让那青年看得有些钦佩,能够上书院的学生,到底和自己这等猎户是不一样的。

想到这里,他眼睛一亮,“李生,你上次采的那种草我也见到了,你还要吗?我照你说的方法摘了一些。”说着他就卸下身上的背篓,直接连背篓都递过来,“这些都给你,你还要的话,我下次还去摘,山里头多着呐。”

看着那些并未经过妥善处理的药草,王平微微叹气,他已经不指望让这些人懂得“药草不是草”,所以也就无法讲究什么处理方法对不对了。

道了一声谢收下了背篓,转手就给了青年几个大钱,不容他推辞地说:“这是背篓的钱,我不好白要你的背篓,还要劳累你帮忙背到家中。”

这个时代秉持的是家族教育,书院是极少的。

所谓书本在纸张不能普及的情况下,那就是相当昂贵和烧钱的物什,能看得起书的世家大族都有自己培养子弟的一套教学方法,不会公开给外人看,也不需要自家的孩子去学外人的学问,免得与家族对立,所以书院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

好在牟阳城原先是黎国的都城,各方面条件都要好一些,有大家爱传道授业,便在清修之所建了书院。既然是清修之所,自然不会是在城中繁乱吵杂的宅门之中,而是在城外的一座山上。纵然路远些,但环境的确是好,也给了一些富户子弟投学的门路,所以还是很受欢迎的。

牟阳城被攻打的时候,战火并没有烧到书院,所以书院的保存还算完好,在牟阳城恢复安定之后,书院也重新开张,只不过换了先生。

因为换了先生的关系,门槛过高的书院也开始接纳一些仅仅是有钱的子弟了,这其中,王平就占了一个名额,因为李直给了足够多的钱财,书院破例招收了王平这等“平民”家的孩子。

这个在书院内部要被其他同窗排斥的原因在旁人看来,却是值得羡慕的,那么好的书,那么奥妙的学问,以后必然更好的“工作”,都是让人羡慕的理由。

青年就是羡慕者之一,不同的是他入了王平的眼,与之有了交集,见得对方不是那么讨厌“平民”,他才微微流露了一些羡慕,最终得到能够借书看的“恩赐”。

哪怕那本书不是精美的印刷本,而是一本简陋的手抄本,于青年眼中,也珍贵无比。

王平不是第一回投身古代,但这个“古”似乎有些过早,什么东西都没有,实在让他的生活很不方便。就拿盐来说,只有那等最顶级的人家才能够用上细细筛过毫无砂砾的“青盐”,所谓的“白如雪,细若尘”的盐他们从未见过,平常吃的都是粗盐,吃菜吃到石子,或者觉得味道苦涩什么的,实在是比较平常的事情。

而最让王平无法忍受的则是大家都没有刷牙的意识。也是,没盐,拿什么刷?细柳枝还是毛鬃刷?讲究些的嚼些薄荷叶之类的清新口气就不错了,不讲究的都忙着干活吃饭了,谁还顾得上计较口气清新,牙齿洁白。

再想到那些用石锅烹制的毫无特色的煮菜,并偶尔才有的除炖之外只会火烤的肉食,王平就想去死一死,他觉得古时候的人都想修仙,多半就是想着辟谷之后不用再吃这些糟心的食物。

就拿他现在来说,哪怕主线任务摆在那里,他想要做的还是弄一个适合本世界的修炼功法来,别的不说,先让自己修起来脱离凡尘才好。

想着杂七杂八的事情,王平也断断续续地跟青年说几句话,解答一下他在看书过程中发现的疑问,随着对方豁然开朗的表情,他抑郁的心情也稍微好转了一些,这可是自己看好的将才,需要好好培养。

乱世想要复国,首先要有什么?地盘?士兵?金钱?米粮?王平把人才排在第一位,有了人才,就会有人去解决上述问题,所以,必须先要有人,还不能是那种只懂得听指挥跟在屁股后面转的人,必须是人才!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