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游戏竞技>1845> 8 复兴社碎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 复兴社碎片(2 / 2)

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巴尔克什湖和特穆尔图卓尔(伊克塞湖)以西的地区,沙俄正在逐步消灭哈萨克、浩罕、布哈尔等汗国。新疆的局面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十分棘手的间题。

46年,沙俄在彻底灭亡哈萨克汗国的过程中,有意驱赶当地的汉族、蒙古族居民。负责对俄交涉的官文、崇厚等人做不理事,左宗棠以按察使的名义,在费尔干纳设立缉拿处,“捉拿不法商人”,保护当地的蒙古部落权益。

俄国人发行一种通商票,原为俄国商人来新疆经商时使用的一种贸易执照,和国籍证明书毫无关系但是,沙俄用公开“登记”和滥发“通商票”的手段来引诱中国居民改变国籍。依照崇厚所定的“地随人属”原则,沙俄逐渐在新疆内地形成了一些居民点。

对此,左宗棠多次通令全疆各道县官吏会同俄、英领事,清查国籍,订立册簿,经双方认可者始可发给国籍票与通一商票,无票根者一律视为华民。

左宗棠利用复兴社,每月都在喀什等地搜查、销毁通商票,这也引来了沙俄领事的抗议。但维护了祖国边疆的安全,其保境之功是不可抹煞的

左宗棠对内实行了一套“无为而治”的统治方案。他所谓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要以静制动,因时因势,以“无为,为“有为”,即“无为则无不为也”因此,在内政方面,杨既有“有为”的地方,又确实有“无为”的地方。

在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方面,左宗棠确实是“无为”了。为了‘生财”、‘弥乱”,他提倡“开渠垦荒”,但着眼于经济发展的建设事业却屈指可数工业方面,45年在独山子办了一个火药厂,所出火药仅能用来做礼花灯。同年,在吐鲁番创设模范纺织工厂,开办孚远水西沟铁矿,但因缺乏技术,出铁造炮极易炸膛,所造之炮无人敢用。

对哈萨克、维吾尔,回部等族,左宗棠采取了怀柔与牵制的政策。一是笼络各族封建上层王公他不仅在政治上予以支持,而且在物质上也给予优待

二是使一个民族内部各王公贵族集团相互牵制,各族之间相互牵制,,三是让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牵制。

左宗棠建议官文任命当地的旧土尔雇特南部落盟长布彦蒙库汗王为蒙古骑兵统带,又任命焉着蒙古和硕特部郡王为其中一营管带,以资互相制约。

在阿尔泰,左宗棠给哈萨克族郡王艾林、镇国公迈米分别赠以管带军衔,各自拥有一营部队,使其相互平行对立。他任命阿山蒙古乌梁海部左翼贝子太平为蒙古骑兵管带,使之同

哈萨克族王公们相互牵制

对于王公势力所不及的社会各阶层,

如南、北疆的大部分维吾尔人,杨则通过大地主、大商人来牵制,同时又利用当年存在于维吾尔人社会中的浓厚的同乡地域观念,使之相互牵制

46年,在吐鲁番等地爆发了反对上层巴依和宗教门宦的农民起义。左宗棠利用这次机会,一方面用农民起义恐吓当地大族和门宦,一方面选择勇悍的农民组成“回马队”。左宗棠虽然没有学过钧座的阶级分析法,但客观上利用革命的吐鲁番农民削弱了新疆的封建和神权统治。当地风传的流言:“巴依有门宦,苦头有回马”。

左宗棠在新疆的一系列政策,维护了边境的短暂安宁,也为后来的战争中坚持到共和大军的到来提供了条件。

莫辛纳干《复兴社碎片》节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