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宅男的一亩二分地> 第一四二章 made in 老家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四二章 made in 老家村(2 / 2)

自从他接了这护林员的工作,林场到是省了不少的事,补给直接送到老家村就行了,至于休息吗,反正老家村离九号站不算太远,所以阎二狗一周回家待一天林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陪着阎二狗待了两天,看看没什么事刘晓宇又窜回老家村,村子里的那帮小家伙们早就等他等的望眼欲穿了。

拿出这次带回来的本子和铅笔分发了下去,刘晓宇继续开始他那伟大的教育工作。

为了方便空间小诺亚的成长,他把教学的地点改在了有电信信号的村头,花了点时间,在那帮小家伙打下手的协助下把村头一间废弃的旧房了修缮了后,改成了教室。

上课用的桌椅板凳什么,在姜老太爷的安排下,由村里的杨木匠负责制作,至于材料来源,自有小家伙的家长来负责去伐木。

虽说教育大刘晓宇责无旁贷,但他却没有因为这个而耽误自己悠闲的生活时光。

每天只有早上九点到十一点间~个小时的课,其它时间,他照样过的逍遥自在。

这不,在四处串门的时候,晓宇突然发现一个好玩的东西,村里的那些婆娘们没事的时候就会摆弄着明显陈旧的织布机。

好下他去问了下已经升级成为狗婶的狗蛋妈。

来这种织布机,村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村子的地里每年都种有棉花,等到收获后村里的那些婆娘就会组织到一起脱棉籽、纺绵线,然后再通过这种织布机织成布。

不但如此,这些婆娘还懂得利用米酒、树皮和野生植物作为颜料调色染线,织成五颜六色的布匹来,最终心灵手巧的裁剪制作成村里人身上穿着的衣裤。

听了这话刘晓宇才恍然大悟,难怪这村里人的衣着样式他怎么看都觉得差不多呢,原来全是madein老家村啊。

嘿。。。。正好老家村的养殖业已经开始慢慢地上了正轨,刘晓宇的日子过的有些无聊,要不然也不会教子们学习了。

所以这织布机的出现,让他有了新的折腾对象,你说他要干吗?学纺织呗。

在跟狗婶聊完后,他立马跑到杨森家,请这个全村最好的木匠(其实全村就他这一个木匠)帮忙给自己也整一台织布机。

这个要求被杨木匠很容易的就给满足了,原来以前的那些村民离开老家村时除了些细软之外什么也没带走,所以留下了不少的东西。

而这纺纱机与织布机也是留下来不少,杨木匠再接到刘晓宇的请求后,立马找了一台成色较好的机器花了点功夫修缮一下就能用了。

可有了设备还不够,还得去学会怎么用才行,所以刘晓宇又拎着自己打回来的野味做学费,跑到村子里织布手艺有口皆碑的陆婶陆巧巧的家里拜了师,开始了自己的纺织之路。

这大老爷们学纺织,让老家村的村民们都觉得非常的新奇,不过刘晓宇可不管这么多,反正空间里的小诺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个文明的资料更不知道何时才能分析出点头绪来,有点事做打发时间总是好的。

连续几天从基础学起,让刘晓宇深深地体会到了看着易做起来难这句话的含义。

不说这技术方面的复杂,纺织这玩意必须得有耐心,耐的住寂寞才能学好这门手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没有男人去学纺织的原因所在吧。

在学习期间,刘晓宇跟陆婶闲聊的时候得知,这陆婶祖籍原在苏州,祖上迁移到南京定居后一直就从事着纺织方面的生意,当时也算是南京的一个大户人家。

后来战乱了,陆家的家业也就败了,为了避难陆婶的爷爷奶奶带着她的母亲就躲进了老山,后来成为这老家村的纺织专业户了,最终这手艺就传到陆婶的手上。

而且让刘晓宇意外的是,这除了纺织外居然还会苏绣,苏绣啊,从古至今都是享誉海内外的极品刺绣,居然在这深山老林里还有人会。

这到是让刘晓宇的心里就产生了一丝丝地想法。

。。。。。。

ps:求推荐票。。。月票。。。尘埃拜谢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