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北海孔融(2 / 2)

作为三皇界,自然希望人皇长长久久,这样人间界的权力便会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所以,在变革之前,天皇伏羲临凡,化身孔子,创建了这么一套儒家思想奴役凡人,也正是因此,历朝历代的封建制国家都采用儒家思想奴役凡人。

自汉代起,刘邦入三皇册入主三皇界,开始推行儒家思想,封孔子后人孔腾为奉祀君,为孔子嫡系世袭受封(也便是衍圣公的前身),所以封建制国家改朝换代丝毫无法撼动孔家人的地位,皆因人皇均要入三皇界所致。

孔融虽然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却并非世袭奉祀君,但孔融才华横溢,在孔家满门中极有地位。后来曹操杀了孔融,自有无数因果卷在其中,只是,此时尚未到言尽之时。

这孔融和陶谦,一个是儒家,一个是佛家,却相处的甚好,两人时常一起讲经论道,陶谦是须菩提,后来成为如来的弟子,有解空第一之说,可见其佛性深厚,而孔融则是先儒之后,两人一起论道,可谓相谈甚欢,一来二去,便成为了好朋友,而陶谦与孔融讲道之时,必带着糜竺,毕竟是佛家的人,关键时刻也能帮自己摇旗呐喊一下。显然,二人佛儒论道的结果,孔融对佛道一说开始有了一些倾向,后来孔融闻名一时的父母无恩论对于出身儒家起源的孔融来说(父母无恩论是指孔融曾言: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发耳!了之于母,亦夏奚为?譬如物寄缻中,出则离矣!说白了就是父母生你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原始**,就跟东西放在瓶子里一样,这说法出自于儒家的孔子二十世孙,不可以不说石破天惊,当然这其中大部分是曹操诬陷的,不过孔融也确实说过一些类似的话,只是没有这么明目张胆而已罢了),可以说是完全与儒家背道而驰,而这一理论与佛家的出家剃度,远离红尘,斩断情丝,颇有相似之处,虽然佛门的报恩孝亲经中也强调要孝顺父母等说,但显然,与孔融论道的是须菩提,须菩提初入佛门,思想有所偏颇是可以理解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