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甲申风云> 第三卷 逐鹿 第六十一章 济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逐鹿 第六十一章 济度(2 / 2)

见多尔衮不住地点头,济度兴奋的脸有些发红,“小侄们这几ri揣摩,陈泰远在福建没法脱身,顺承郡王带着大军也去了湖南,江南空虚,目前只有何洛会的几万败军,周蛮子一定会借此时机,顺江而下,袭取江宁,皇父摄政王不得不防啊!”

多尔衮哼了一声,瞟了一眼济度,自己十三四就跟着父兄征战了,这些子侄们岁数不小,可惜缺少磨练,稚嫩得让人觉得可笑。但,不是什么话,都要和他们讲明白的。于是,多尔衮含糊地笑道:“那个周明磊很知道审时度势,厉害啊!事情怎会象尔等想的那么简单?”

接着,就将话题岔开了。“对此人,孤有些大意了!”多尔衮若有所思地盯着济度,“他起家时间太短,军队是新组建的,骗来大批憨直的农民和文弱的书生替贼卖命,很少有身经百战的宿将。这些贼人训练时ri不长,更不要说什么实战经验了,与久经战阵的我军根本无法相比。

但此人早早看出这一点,避开他们不擅长的野战肉搏,竟然选择了以火器为主的建军之道,很是厉害啊!

粤军的火器对野外的目标杀伤力很大,这个优势对防守是比较有利的。所以粤军借助火力较强而采用防守战术、让‘贼来扑我’,的确是个扬长避短的好方法。

此人作战非常讲究主客之道(防御为主、进攻为客)。粤军作战,每到一地,必先深沟高垒,严密布防,然后再思作战。而且进攻的时候也尽可能反客为主,让对方来采取攻势。

至于贤侄的那所谓专打头目,不过是东施效颦,学我太祖之法。”

见下面的济度有些不信,“怎么?孤还会哄骗尔不成?回去翻翻《太祖实录》第二卷,‘敌人头目很多,杂乱不一,乌合之众,退缩不前,领军前进者,一定是头目,我兵见之即打,伤敌一二头目,敌兵自己会败走。’这段,好好看看!”

“是!小侄知错了!”

多尔衮摆摆手,“算了!今ri和你说这么多的话,无他!实话告诉你,孤推算,那个周明磊一定不会兵出九江,反而会从赣州往西入湖南。今ri所谈的这些粤军作战之法的话,贤侄是亲自去湖南也好,写信也罢,一定要详细告知你阿玛。

孤与郑亲王有些过节,但都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在此时局动荡之时,还是一力对外为上,你说是也不是?”

直到此时,济度才知道多尔衮召见自己的真意。满人刚刚入关,还保留着祖先重信守义、残忍好杀的本xing,所以,济度对多尔衮一心为国家的苦心很是感动,有些哽咽地说道:“叔王放心!小侄这就连夜出京,一定将叔王的苦心一字不拉地转告阿玛。让阿玛想尽办法,也要逼着周蛮子和我军野外对决,以血前耻!”

多尔衮点点头,“贤侄能明白孤的苦心很好!转告汝父,千万不要让孤失望,全国上下都看着你们父子呢!”

而就在济度离开beijing,向湖南飞奔而来的同时,南昌府衙的议事厅里,明磊可没有满洲亲贵们想象中的神气,此时,眼看着群情激份的众将,明磊觉得如同是在给自己开批斗会般浑身不自在!

刘六等人的意思,“根本不必理会躲在黄梅的何洛会军,只要咱们手中有足够多的船只,从九江至南京,顺流而下,只要数ri就可到达,定能收迅雷不及掩耳之效。”

而金声恒等人的胆量可没有刘六那么大,觉得去金陵太过风险,眼下湖北空虚,正是逆江而上,趁虚而入的好时机。“大帅,紧挨着江西西面的这一带,群山峻岭,更南的崇阳和通城县也还处于幕阜山区里,只有武汉、赤壁一带有平原,利于大军通过,故此历来进兵湖南都是走赤壁-咸宁一线。

而且,武汉虎踞长江上游,济尔哈朗必不敢有失,就算咱们一时不能轻取武汉府,也可围城打援,在汀泗桥一带设伏!”

“汀泗桥!”随着一声惊叹,一个身穿蟒袍腰系玉带,容貌清瘦的小老头气宇轩昂地迈着大步闯了进来。

一见此人到来,明磊的眉头不禁皱在了一起,轻轻叹了口气,示意跟在其身后进退不得的许忠可以离开了,自己起身离座,抢先拱手行礼。“阁老不是奉诏要去桂林吗?怎么还有工夫到我的议事厅来?”

来人名叫姜曰广,字居之,新建人。万历末,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天启六年奉使朝鲜,不携中国一物往,不取朝鲜一钱归,朝鲜人为立怀洁之碑。

“璞麟!”说着话,姜曰广倨傲地紧,只是冲着金声恒、王得仁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余下众人根本理都不理。“没记错的话,汀泗桥在武昌府以南啊!”

“正是!自古以来,汀泗桥以地势险要而为兵家用武之地。它东靠群山,西临太湖,一桥飞渡,构成天险。”一旁的金声恒客气地答道。

“金军门对湖北的地形好熟悉啊!”明磊说着,伸手请姜曰广左首落座。

“那是!老金在左良玉手下当差多年,对湖北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明磊瞪了一眼乱插话的刘六,冲金声恒点点头,“计是好计!可汀泗桥如此险要,就算济尔哈朗回师,岂能没有防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