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大画师> 《大画师》的设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画师》的设定(1 / 2)

最近以及整个网络上,描写明末清初的书有很多本,对当时时代背景的描述,有较大的差异。这样难免会让读者感觉到困惑,造成阅读上的困难。自由与荣耀为了方便书友们阅读《大画师》,了解本书侧面反映的江南士林,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特将一些相关设定公布如下。

一,货币金融。

历史资料记载中的真实银价。

在崇祯元年为:一两白银=一千六百钱=两石大米。

在崇祯十四年为:一两白银=一千八百钱=零点五石大米。

在崇祯十七年为:一两白银=两千钱=零点二五石大米。

相对以上时期,黄金与白银的比价为:一比八,一比十,一比十二。

影响货币金融的因素主要有三点:1,长年灾荒造成主消费品大米价格爆涨;2,长年战争造成国家经济整体滑坡;3,明朝末年政府对海外白银流入的控制力降低,造成白银对黄金的比价大跌。

而事实上,当时黄金和白银都禁止流通,真正允许流通的是纸币和铜钱,只是明朝末年政府对金融控制能力减弱,才开始默许流通黄金和白银。普通老百姓一辈子没看见过白银的大有人在,以崇祯元年的生活水平和物价为例:一两白银够一个人过一年的基本生活(吃饭);七品官员的月俸不过七石半,即三两三钱白银;军队中军饷最高的九边士兵,月饷不过一两三钱二分(两,钱,分)。

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作为以白银为基准货币的金融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物价飞涨、白银贬值,人民生活相当困苦。

本书的设定,基本按照历史资料所载,只是在小说架构的需要下,描写了关于金融投机的情节。主角因为显然不是普通百姓,其收入和消费也没有出现最普遍的铜钱和纸币,而是使用白银和黄金。

二,社会奢侈消费。

明末,社会贫富分化极其严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已经不能形容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崇祯二年的陕西为例,农民大起义兴起的直接因素就是农民无法生存,陕北饿死者成千上万、不可计数。同期的江南,则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这是地域因素,带有普遍性。

以皇室成员中的亲王为例:亲王年俸为两万石,在崇祯元年相当于一万两白银;亲王都有封田,每每都以万顷计算,这些田地的产出不用缴税,都归皇家亲王。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中尉,公主、郡主、县主……这些人相当于中国的寄生阶级,zhan有全国大多数的生产资料,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这是阶级因素,为特例,也是老百姓最为愤恨的方面。

与此相对应的是朝廷财政日益困难,甚至连边关守军的军饷都发不起,造成边军频频兵变,战斗力大降。百姓生活水平下降到生死线上,一旦遭遇灾荒,只能沦为流民。如河南一地,就有七个藩王,一千多位亲王以下的朱姓皇亲,占据了全省百分之七十的耕地。这也是崇祯十五年,李自成能够以几十人出商洛到河南,几个月就召集百万起义军的直接原因。

江南,一直是中国的富庶之地,两极分化现象也相当严重。富裕阶层的生活水平和奢侈消费,已经难以让普通百姓理解。例如:秦淮河上的知名青楼,一人一天的消费最低为三十两白银,这等于三十个人一年的基本生活费用。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