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七百三十章 姓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百三十章 姓李(2 / 2)

这就是一姓之别。

就是到了这地步,赵祯智慧仍不能小视的。

“替朕传口旨,让苗贵妃进来。”

“喏。”郑朗到殿外对小黄门传达赵祯口旨。

一会儿苗贵妃被两个小黄门带进来,赵祯仍挥手,让小黄门出去,至今,宫中许多太监,包括曹皇后都不知道赵祯已能开口说话。

赵祯道:“郑卿,你再对苗贵妃将事情经过说一遍吧。”

“陛下,你能说话哪,”苗贵妃欣喜地道。

“刚才……”赵祯未做解释。

郑朗又冲苗贵妃施一个大礼,无奈,自己算是小半个女婿,不得不行大礼。

“郑相公,何敢当,”苗贵妃连忙虚扶,她非是曹皇后,郑朗身份非同小可的,又道:“而且郑相公一回京城,陛下病情就好转了,我还要谢过郑相公呢。”

“苗贵妃,不用对他客气,这个礼你当受。”赵祯闷哼一声。

苗贵妃莫明其妙。

郑朗捏着鼻子说道:“贵妃,请听臣将话说完,贵妃就知道了。”

然后又一五一十地将真相复述一遍。

苗贵妃一听大惊失色,扑到赵祯面前跪下道:“陛下,原谅奴奴吧。”

自己女儿捅破天了,不去南方,郑朗未必能遇险,就不会进山洞,也不会形成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

“你不要闹了,朕传你来,一是为让你心中放心,二是对你说一句话,此事绝不可泄露出去。否则到时候朕保不住郑卿,也因为士大夫的弹劾,保不住奴奴。”

“陛下,臣妾知道了。”

“你下去吧。”

“喏。”

苗贵妃离开,赵祯忽然愤怒地说:“郑朗,你认为我朝有没有力量平灭西夏。”

不能对女儿发怒,不能向郑朗发怒,赵祯将怒火一起集中在西夏身上。

“能平,现在平代价太大,若契丹同时插手,就无法平灭西夏,”郑朗说道,眼中略有些遗憾。本来计划里将两荆开发出来,再略略整顿夔峡四路,并且因为自己的农田水利法,京西路也比以前情况好,各路并进,然后再挟数年下放的政绩,再度进入中书,兴修黄河,顺便将三冗进一步地治理,暗暗的备武练兵,北宋就能比文景之治留下的底子好上数倍,也可以用许多种方法歼灭西夏。几年消化后,再调头北上,对付契丹,收复幽云十六州不是梦想了。

时间会很长,可想歼灭西夏,收回幽云十六州,有那么容易吗?

但出了这档子事,朝廷又无能相,郑朗有些犯难了。

“朕要对西夏采取一些惩罚!”赵祯又气愤又不甘心地说道。太过份了,虽说宋朝也未安什么好心,可这些年来,若不是宋朝在暗中支持,西夏如何与契丹抗衡?

“臣也以为是,不过臣久离中枢,对一些情况不了解,不能立即做判断,不如等臣与枢密院数臣商议后,再给陛下一个答复。”郑朗道。若如此就轻易地放过西夏,西夏立即蹬鼻子上脸。历史上多次发生类似的情况,因为想以和为贵,在宋朝交趾大肆入侵,后世周边诸国。那怕是一个蛋大的小国家也过来打脸。以和为贵,固然重视民生,可不能过于软弱,若此,反而战争脚步更近。

“来人,”赵祯突然喝道。

反正已经准备开口说话,索姓不装,传呼太监。

两个小黄门匆匆忙忙跑进来,痛哭流啼,道:“陛下,你终于能开口说话哪。”

有故作的成份,不过惦挂与欣喜也发自内心。

“去传诸相进宫。”

“喏。”两个小黄门连蹦带跳地出去。

“说一说南方的事,”赵祯道。

“好,正好臣也有一个想法要说出来,是在山洞里冥想出来的。”

“何?”

郑朗将改土归流的想法说出。

“会不会引起乱子?”

“现在执行,会引起乱子。得慢慢来,一让蛮官习惯在各州县流动为官,让蛮人习惯一些汉人流官前来治理他们,形成水到渠成之势。二就是增加厚执,南方熟蛮问题不大,就怕生蛮,迁移的汉户多了,蛮人化汉也得当了,推行汉人流官治理就会变得容易。这得慢一点,不能急。”

“是啊,稳妥为主。”赵祯说道。这种温和为主的变革,还是让赵祯很喜欢的。

赵祯又说道:“朕还担心,我看你写的仁义与中庸,主要是平衡之术,恐非一般大臣所能掌握。”

“范希文也隐约地察觉出来,故他在临终时带了一封信给臣。”

“哦,说说。”

郑朗将经过说出来,在北宋不是忌讳,后来王安石还将自己新学当成科举的学问,宋神宗无奈,他的种种变革也是一种制度。不过王安石做得过火了,宋神宗心中多少有了些忌惮,之所以变法失败,也是宋神宗最后不想支持有关系,不仅是反对派力量强大,同样也有这种忌惮。

但无论范仲淹所说的出路,或者郑朗所说的治世准则,只要注意分寸,皆不会引起太大的麻烦,顶多争议罢了。可是任何事不做没有关系,一做必有争议。

“你的中庸不好?”

“不是,中庸还是好的,臣并没有认为臣那种中庸有多少失误,只是不易执行,故臣反思必须想出一条更简洁的治世法则。”郑朗又摇头,说人,自己得有资格。因此后世朱熹创出他的理学,多遭后人嘲笑之,三从四德就是从他理学里创建的,然而他自己呢。

现在不要说朱熹,自己同样面监着这种困境。

太监已将两府大臣带进来,其实文彦博心里有些忌妒,郑朗进宫多久啦?在说什么呀?并且皇上又不能开口,郑朗又非是宰执,要禀报朝中大事,为何呆了这么长时间?

诸相参见,赵祯忽然说道:“灭掉西夏!”

几个宰相当场全部傻眼,一是惊奇皇上终于能开口说话,二是怀疑皇上又发疯了。

全部伏下说道:“陛下,不可啊。”

西夏人虽可恶,可国家现在是一副烂摊子,六塔河,荆湖南路,还有赵祯的病。

征讨西夏是有了道义与借口,可不能在这时候发起战争。

就连狄青也说道:“陛下,且听臣一言,兵者,国家大事也,谋定而后动,匆匆忙忙征伐一国,臣以为不妥。胜未必对我朝有利,败庆历之事又会发生,请陛下三思。”

说完后,看着郑朗,眼中闪过喜悦之情,郑朗一来京城去了中书,他与狄青还未见面。不过郑朗平安回来了,狄青心中很高兴的。然后又使了一个眼色,意思你劝一劝陛下吧。

还有一些人心中想法是两样的,可见郑朗在皇上心中地位,因为郑朗,皇上都想发起战争。

但不知道赵祯愤怒的不仅是西夏的举动,还有郑朗面临的局面。是要一个郑朗,还是要平灭西夏,若让赵祯选择,多半选择前者。有一个能臣在朝中,不仅是西夏,国泰民安,甚至会是将来的幽云十六州。那一个更重要?

可这次他不是发疯,是有心这样说的,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怒。听着大臣们的劝,然后说道:“但朕要对西夏人进行惩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