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四十六章 陈子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六章 陈子壮(2 / 2)

“王爷可否听草民几句肺腑之言?”

“呵呵,秋涛先生虽无官身,可总侍奉过先帝,不必太自谦,本藩洗耳恭听。”

陈子壮悄悄扫了朱慈煃一眼,见他面无表情,也就没有顾忌的开始说了:“当今朝政,糜烂矣。若无雄主改制,大明前途堪忧啊。”

朱慈煃的眉头一紧,这家伙,这不是在试探自己嘛。雄主改制,这可是牵扯到皇帝的事情,这家伙还真有胆子,敢直接说现在的弘光皇帝不是雄主,也不怕被找麻烦。而这雄主改制,难道是指自己?我可没有表现出一点对皇位感兴趣的意思,这家伙,到底是傻大胆啊还是另有意思?

“噢,请指教。”

“当今朝局,历承先帝,几无变动。但情势已然不同,京畿失陷,西北丧失,中原糜烂。朝廷依然没有作为,先不说这举兵北上收复失地。就说这赋税,依然是老规矩,百姓如何会一心向着朝廷?”

“唉…………”朱慈煃假意一叹:“朝廷之事,自有圣上做主。只可惜现在…………”

陈子壮却是不慌不忙的说了起来:“王爷,现在国难当头,朝廷之人却只顾相互倾轧,无人主持中兴。王爷难道不认为自己该做些什么?”

“我一镇藩王,能做什么?敢做什么?”朱慈煃厉声反问了起来,这家伙胆子还真够肥的。我是闷声大发财,什么事情都是只做不说,他是相反,说的这么直接,那不是自找麻烦嘛,这被罢官罢的,太正常了:“罢了,还是说说这赋税的问题吧。秋涛先生,这朝廷征发三饷,也是无奈之举,无钱粮何以剿贼寇呢?”

“王爷此言差矣。”陈子壮脸一转却好像啥也没说过一样:“三饷需废,若不废百姓造反愈烈。朝廷不是没钱,而是钱不在国库。闯贼攻陷北京,拿住官员索要银钱,得银两千余万两。其时国库存银多少?不过三百万。”

“你的意思是停征三饷便可消除?”太简单了吧,若你真是这么浅薄,我就该请你回家了。不过是一大明时代愤青……啊,不是,中年而已。

陈子壮面色一肃:“当然不止如此,停三饷不过是第一步。真正的根子还在与我朝的税赋,若不改革,是无法杜绝的。”

“说说。”

“王爷,朝廷的税赋根本来自与田税,其后有商税、番舶抽分、钞关税、竹木抽分、盐课、酒醋税、僧道度碟银、户口食盐钞、渔课等等,可根子却在这田税之上,可以说,我朝的田税十分需要完善。”

听着这一大串税收,朱慈煃也是一惊。有这么细致吗?这税种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啊。只是大明使用数百年的田税他居然说不健全,有点意思:“你的看法?”

“当今田税收取,太过于繁杂,此弊端一;地方税收实施者无监督,此弊端二;田赋折算各地不同,或折银、或折布、或折铜钱,此弊端三;田税收取者无定员,此弊端四。”

“具体。”朱慈煃对于大明的税收还真没有研究过,反正萧无也在一边,这小子是不是胡说八道也有人分辨。

陈子壮古怪的看了朱慈煃一眼,在联想到这位王爷的名声,只好耐心说到:“我朝征收田赋,却分上田、次田、山田等类,每类税收不同,这样不但繁杂,也容易给人机会偷梁换柱。种上田而以次田收税,易让人逃税。而我朝地方官吏稀少,田赋皆由各县办理,而一县之中,自县令以下,仅有县丞、主簿、典史三位正官。一县之地,人丁上万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仅以如此少的官员去管理这税收,难免会有缺失。甚至被地方豪强买通,更容易让人逃税。”

这也太夸张了吧,一个县就有四个正职,那还不累死?朱慈煃心中也是腹诽,怪不得大明的官员要贪污呢,四个人管这么大一摊子,却没有多少钱拿,这在不贪污一点对的起自己当牛做马的干活吗?是我的话我也贪污…………

他可是知道,很多朝廷官员的俸禄是以实物的形势发放的,而且就大明官员的工资水平,那里够做官,只够一家人吃饭而已。这样在不贪污,那里来的钱接待宾客?那里来的钱讨好上司?不贪污才怪。

却听陈子壮继续说到:“而田税的收取没有监督机制,全由地方官掌握。什么样的田,缴什么样的税赋全由他们掌握。而同时,上缴的形势也全由地方官掌握,有的直接收取粮食,有的折合为棉布,有的折合为银两。这个问题开国之时倒是有一定的应对,以大明宝钞的形势弥补,可惜大明宝钞的信誉度…………唉,不提也罢。”

这下朱慈煃也来了兴趣,他倒想了解一下这位大明的经济学家的本事:“先说田赋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