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兴唐>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决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决心(2 / 2)

陕州的刘刺史低声道:“臣也觉得境内百姓之苦,可是有漕运,陕州还会继续苦下去。”

说到这里,连眼睛都皱上去了。其实如果不是漕运,离东都又近,夹在两京之间,不全是山区的,除了中条山与崤山外,也有许多地方是平原地带,又有许多河流入黄,便于耕作。不算是贫瘠的州府。

可有了漕运陕州只能苦下去,一年来往的粮食加上盐以及其他物资,达上几百万石,也就是说过往的船舶一年几千艘,运粮的高峰期,一天有上百艘的船舶来往。还不算客船与其他的小型船舶。最高峰的时候,仅拉纤的百姓就必须要有一两千人之众。

李威没有说话,默默听完后,来到鬼门半岛,然后盯着那个砥柱。上面还有几行大字,是李世民经过这里写下的,当时漕运不多,民众不以为苦,李世民惊于这等景象,写下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十六个大字,命魏征勒夫刻于砥柱之上。

站在这里,更看得清晰,三门水流汇合之后,因为急涌,带着一道道浪花,正对着砥柱冲去。三门峡前世也没有去过,又有三门峡水库,大约看不出来了,现在有三四丈高,估计宇文恺多少凿去一些,不然更高。围也有数丈,很象一颗獠牙,半月形立于黄河当中。

而且十分陡峭。

不说没有这个技术,就是有,想在上面站多少工匠操作都是不能。即使能操作,站在上面都十分危险。再说,即便能将上部分凿去,在河面下的石柱依然不好凿除。不凿成了险礁,又正对着河流的中心地带,没有了座标,触礁的船只会更多。

韦弘机说道:“殿下,这是顽石,不可根除。想治,只有两条办法,一还是另寻他路,从岸上转运。臣可在此细察几天,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以开凿的道路。然后在两端设置两仓转运。”

这也不好找的,三门峡两端水流依然很急,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停泊船只的。只能象人门半岛或者鬼门半岛这样,伸出一个平台供船舶停靠。这个平台位置水流还不能太急。就是平台能找到,如果背后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还会汪洋兴叹。所以当年褚朗之举失败。

李威也摇了摇头:“泊靠的地方不好选,能选到,在这段河流之中,搬运损耗无法估量。又需建仓,然后又用力夫。本来陕州百姓为此疾苦,如果以徭役征之,会更苦。不以徭役征之,每年国家将需大笔开支。终不是长久之计。又,三门漕运数量巨大,单是建造仓窖,开支有可能非常之巨。(注)”

李威之言,韦弘机不能驳。想了想,又说道:“要么只有另一个办法,从人门岛开挖新河。”

重新将黄河截走,从他处避开这一处险峻,是不可能的,两边皆是大山,中条山连绵到太行,崤山连绵到熊耳山,就是杨广这个败家子在世,也不敢作此想。

因此,韦弘机第二条建议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人门半岛过去,就是三山,除了砥柱外,还有两山,皆在北面,最北的一座山象一个“l”形,l点很高。仅挨着的第二座山没有那么高,高低不平,象一把镰刀。船撞上去,同样不会有好的下场。不过因为河流折向东南,皆不在主流之上。如果从人门岛上挖一条新河,按照水流的冲性,正好绕过砥柱。只要不想死得快,有意将船舶向南航行,十有***自己会绕过砥柱。危机立除。

李威说道:“过去看看。”

当然,不可能从鬼门半岛渡过去的,就是李威想,前来的陕州官员拼命鸡翘帽不要了,也会将他抱住不放。

绕了绕,从上游渡了过去,来到人门半岛上。上面长着许多苔藓,下面同样露出青褐色的石头。韦弘机让石匠拿出斧凿锤子出来,凿了凿。冒了一下火星,石头纹丝不动。

韦弘机又摇了摇头道:“殿下,还是不可。想到打通,最少有一千来尺长度,开小了开浅了,皆不行。想要挖得既深又广,在枯季也能航行,以这个石头的坚硬度,施工不宜。”

几个纤夫立即跪下,说道:“太子仁爱,救救我们吧。”

一直不敢吭声,但听出来了,太子前来,是想寻找治理三门河道的良策,因此十分高兴,在前面带路都兴高采烈,喜形于色。可是韦弘机这句话又让他们喜悦之心打入谷底。

看着这几个凄苦的纤夫,沉船不知道飘到何处了,八月末航运还是很紧张的,又开始有纤夫木然地喊着号子,开始拉纤。粗劣的麻衣,随着河风飘展,纤夫大多营养不良,瘦骨嶙峋,目光呆滞,悲壮无比。李威忽然咬了咬牙说道:“还是要治!”

***:后来裴耀卿用此法,奏曰天下四百万丁,每丁出钱百文,五十文营窖,也就是建仓就得花费二十万缗钱。又,刻意选了韦弘机这个人,在这时候论土木造诣,韦弘机当为第一,隐隐在阎立本之上,与阎立德相仿佛。

买了某人几本书,全是正版的,花了一百多大洋。对错不谈了,看到书中一副满清嘴脸,心中很是愤慨。唠叨了两段。特别是朱元璋进化图进化二字,只能抚胸,还好,某姓王,不姓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