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玩唐> 第七十一章 雨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雨云(2 / 2)

“玉禹山”永远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和国之瑰宝。

雕刻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国的国之瑰宝。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

新疆和田青玉制。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古木苍松。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背面上部阴刻乾隆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在山巅浮云处,还雕成一个金神带着几个雷公模样的鬼怪,彷佛在开山爆破,使这件描写现实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玉山底座为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此玉山由当时两淮盐政所辖的扬州工匠雕凿制成。大块玉料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运到北京后,乾隆皇帝钦定用内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由清宫造办处画出大禹治水纸样,由画匠贾全在大玉上临画,再做成木样发往扬州雕刻。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发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玉山雕成,共用6年时间。乾隆五十三年乾隆帝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乾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

刻文从刻文可知,此器材料系新疆和田一带的密勒塔山玉雕琢。图景稿本系根据清宫旧藏宋或宋以前的画轴摹绘修改而成的。乾隆帝制此器的目的是通过颂扬大禹治水的功绩,表白自己师法古代圣王之心,博取明君的声名,并以此显示国力的强盛。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和田距京师何止万里,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运输的艰难可想而知。据估算,行程竟耗去

清大禹治水图玉山

三四年时间。玉料到达京师后,经设计、绘图、制蜡样、制木样,然后发运江苏扬州,由匠师施工,再运回北京,择地安置,刻字钤印,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大功告成,又花去八年时间。前后共费时十余年,总工程量达15万工作日,用去白银万余两,才制成这一件中国玉器史乃至世界玉器史上最大的玉雕作品。

大禹治水题材取自我国上古传说,当时整个中华大地洪水泛滥,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这件事应有事实根据的,而且具有积极意义。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表现出他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表现出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公共事业之中,这是禅让时代所特别需要、也为后世学者所推崇的一种精神。大禹因治水成功,成了民众心目中的英雄。舜在挑选继承人时,自然就选中了禹。经舜举荐,禹成了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可贵之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没有率民逃避、消极逃亡的内容,而是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精神是感人的,也是很伟大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制作这样一个巨型玉雕,既有乾隆千古圣君自居也有其以大禹的事迹自勉的含义。

乾隆以爱玉藏玉著称,他还亲自过问宫廷造办处工作的诸项事宜,督导了多次大型玉雕的琢制工程。在乾隆三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三年短短二十来年中就制造“秋山行旅”玉山、“南山积翠”玉山、云龙玉瓮、大玉瓮、“大禹治水图”玉山等数件千斤以上的大型玉雕。这无疑标志着清代玉雕的高峰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