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虎吼> 第一百七十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四章(2 / 2)

如今京师的势力,因为段虎的介入已经来了一次大洗牌,表面上太子的势力在其中占据最大,其次是忠皇派的势力,赵王的势力虽然后来居上,但还是有点差距。现在长乐长公主残留在京师的庞大势力,一部分投靠了太子,另外一部分投靠了赵王,自己麾下还掌握了一部分,剩下的都在张望。不过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孙文经觉得现在真正掌握朝局的是段虎,现在朝廷中掌权的势力中无论那一方都在看他的脸色行事,久安帝对他的宠信也是前所未有的,那些还在观望的势力最近也在往虎贲将军府那边靠拢,想来投入虎贲将军府的门下是迟早的事情。

“如此看来,若我在京师继续待下去只怕……”因为心力憔悴而须发苍白的孙文经听着屋外的鸡鸣声,长长的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还留恋干什么?先保住命再说。”

早朝之时,还没等段虎发难,孙文经便抢先请罪,声称自己只听信片面之词,便将并州三城的殉难将士定为投降之后才被杀的,使得那些国之勇士蒙尘受冤,罪无可恕,自愿辞去丞相一职。孙文经这手的确有点打乱了段虎的阵脚,但更加令视他为首的朝中势力感到惊异,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孙文经一大早会忽然演这么一出,而是事先都没有任何消息。

虽然孙文经主动退让,但是段虎并不准备将其放过,在久安帝开口之前,立刻站出来将那三人的供词提交出来,并且矛头直指孙文经和谭进,不过贪墨军资的那一部分被他隐去了。在他的暗示下,御使大夫苏钝也站出来发难,弹劾孙文经结党营私,紧跟着大雪崩似的,太子、太尉刘文瞻、忠国公陈统勋和兵部尚书张策等人纷纷站出来弹劾孙文经,在崇明殿上的朝臣一大半都站了出来指证孙文经,迫于行事最近与孙文经结交甚密的赵王也站了出来落井下石。

此时朝臣力数了他六大罪状;第一、玩忽职守,视功绩策为儿戏,凭借个人喜好串改功绩策。第二、结党营私,勾结朝中宵小,把持朝政,肆意揽权。第三、闭塞言路,每日从御史台传上去的折子都必须由他看过,所有弹劾他门下官员的折子一律退回。第四、收受贿赂,公然卖官。第五、霸占官田,扰民伤财。第六、陷害忠良,打压异己。

这六大罪状可是丁喜和陈统勋、苏钝等朝中老臣商议了一晚上才归纳出来的,每一条都有非常确凿的证据,根本无从狡辩。孙文经此时知道大势已去,再做辩驳也是无济于事,只能跪附在地上,大声叫着皇上恕罪,臣罪该万死。

看到这么多弹劾的证据,久安帝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撤去与孙文经关系密切的枢密院大詹事谭进、吏部尚书王章、兵部侍郎刘景素和户部尚书孟允等数十名朝中大员的职务,关入大理寺审讯。他们空出的职位则由其他官员展代或者接替,其中大部分的官位在各方势力的暗中推动下都由段虎暗中控制的官员接替,而张融则出人意料的接任了吏部尚书的位置。现在无论是谁,就连久安帝都没有想到,这名看似忠心且能力出众的人竟然是段虎的手下,此刻段虎才算真正的掌握的大秦的朝政。

此刻太子和赵王还沾沾自喜,都认为自己获得了最大的利益,都以为那些官员是他们的人,其实他们又何曾想到那些都是段虎隐藏的势力。这些势力除了他以外,只有三个人知道第一个就是这些势力之前效忠的人雷满,第二个就是丁喜,第三个就是将来要直接掌握这股势力的柳含嫣。对于孙文经的处理却出乎人们预料,只不过撤去了他大秦丞相一职,改为南燕州相国,便不再做任何责罚。

段虎感觉到久安帝这样安排是在针对他,于是不再出面改由其他人出面,继续要求严惩孙文经。久安帝没有再理会这些建言,而是宣布退朝,便转身离开,这一切举动都在段虎的预料之内,他明白久安帝已经对他起了戒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