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历史军事>隐相> 一百六十章 太平来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六十章 太平来访(2 / 2)

听到“寒山寺”三字时,唐松当即便道:“就是这里”

那船娘看了看天色,浅笑着软语道:“这辰光若是去了寒山寺,只怕晚上便回不得了,若是夜泊,尊客可无碍?”

“夜泊最好”唐松轻挥袍袖,“速去,速去”

如此随意的唐松是太平从未见过的,也是她收集的那些资料中所没有的。看着随行的护卫上了另一艘乌篷船后,太平也就没多言什么,任唐松拿了主意。

寒山寺来回路远,再看两位客人的气度,这实是一桩难得的好生意,船娘自然欢喜。向船后招呼了一声后,便有浆声轻响,乌篷船带着圈圈涟漪向前行去。

坐着悠悠的乌篷船上,看着两边柳色红楼、斜街曲桥的美景,间或伸手下去掬一掬河中碧水,其间又有船娘呈来的春竹酒可为助兴,这滋味真是怎一个闲适惬意。

经阊门出苏州城,一路游玩,恰在向晚时分,乌篷船到了寒山寺下,泊在一处停有五六艘客船的小河港中。

船至寒山寺下,唐松却没有要上山访寺的意思,那船娘以为他二人是觉着此时太晚也就没在意,停好船后重整酒菜,且取来琵琶歌唱助兴,唱的恰是出自《珠玉集》的《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美酒美人,琵琶轻歌,一曲听罢唐松整个人都似融进了春日江南的无边美景之中,边侧身向外掬着水边懒洋洋道:“世人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浮生苦短,得享受时就该得意尽欢,又何必要争来斗去,奔走不歇,却将人生弄得个本末倒置”

太平眼神一亮,看去时唐松只是侧身向她,实难判断他这句是别有所指还是真的无心感慨。这时却听那刚收了琵琶的船娘笑着道:“这位小官人说的清爽,人生苦短又何必要争来争去?”

唐松回过身看着太平清淡一笑。

正是这一眼让太平确定下来,唐松刚才那番话分明就是暗指她的。

只是今天的心情实在是好,周围的景色也实在太美,太平心下也不愿坏了这一切,遂只是清冷而笑“不奔不走,不争不斗何得尽欢?譬如这位周大娘子,单是头上戴的这支簪子便不下三十贯钱,能戴的起这样的簪子也算小有身家,能在家享福尽欢了,又何必甘为船娘日日奔走河上。说清爽话谁不会?做到的又有几人?”

“这位尊客好眼力”船娘苦笑了一声后倒是叙起了自己的身世,她倒也不避讳,直言自己乃是青楼出身,当年也是做过镇楼大娘子的,二十年前与一年轻公子定情赎身,可惜欢聚太短,仅仅数月之后,那公子便要动身北赴长安,行前两人依依不舍,约定至多两年必回,届时依旧在那柳荫下的板桥相会,从此永无分离。

然而那年轻公子这一去就是二十年,至今仍不曾回来,“二十年来城中颇有变动,我住的也不是旧时地方,他若回来必定是寻不到了,但那板桥却依然是旧时模样,只要他回来必定就能见到”

二十年的时间太久,船娘再说起此事时已是语调平淡,但其间的执着深情却让人思之惊心,听完,唐松收了脸上的笑意起身向周大娘子拱手行了一礼。

船娘见状忙不迭的还礼,“当不起,小官人使不得”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唐松幽幽一叹,“单凭周大娘子这一份坚守,便是什么礼都尽受得起了”

太平也为船娘的故事与执着而色动,眉宇中神情渺远,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唐松问了那情郎的名字后极陌生,断不是他认识的人,遂就没再多说什么引人伤怀的话,只是在心底记住了这个名字。其时天色渐晚,船娘告退了去准备晚饭,一时前舱里变得非常安静。

安静了好一会儿后,太平转过身来似笑非笑的看着唐松,“刚才你向那船娘行礼时一脸与我心有戚戚焉的神情,莫非你也有那远方等待之人?”

唐松从远处青山上收回目光,迎着太平的眼神诚恳声道:“我知道你来寻我是为了什么。公主已是富贵之极,何不弃了争斗之心尊享人生之乐?”

这句话含含糊糊的似是刺中了太平心中从不曾对任何人显露过的野望,悠游山水中慵懒的眼神陡然凌厉起来,紧紧的盯住了唐松,想要看透他是否真的知道了自己现在最不愿让人知道的心思。

见她如此,唐松心底自嘲的一笑,想的太简单了,若是太平那么好劝,她也就不是太平了。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