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乱入都市> 第四十八章 据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据点(2 / 2)

春秋时期,孔子曾任鲁国的大司寇,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和谐安定,鲁国大治。齐国担心鲁国的强大会威胁到自己,就赠送给鲁定公八十位能歌善舞的女子,和三十匹骏马。鲁定公中了齐国的计,日夜沉迷于酒色之中。孔子不得已之下,只好辞职出走,开始了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生活。

到了卫国,孔子希望谋得一官半职,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卫灵公重色轻德,出游时他和夫人同坐在一辆车上,却让孔子坐在后面的车上跟随。孔子感慨地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怅然离开了卫国。鲁、卫两国也失去了大贤大德的孔子。故古人告诫我们,君子远色,可不慎乎!

沉迷色情,最能损伤人体的生机、生命力。**是养生之大忌。特别是有病的人,更要清心寡欲,节欲保精,以保存生机。中医认为,精气于人,如油养灯,如果不注意养护,最后身体被淘空了,油尽灯灭,不仅埋*弱多疾,未老先衰,晚景更是孱弱凄凉。**之危害,大矣!

中医认为肾是生命的根本,禀受先天父母的元气,即藏于肾。而肾虚的根本原因就是纵欲。《论语·季氏》云: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天生万物,赋予人们一股生机勃发的浩然正气,至真至纯至善至美。当年轻人若不慎过早陷入*欲的陷阱,则在发育尚未健全之时,过早地丧失了精气、元气这些生命的精华。于是他发育不良、体质羸弱、百病丛生,这是后天很难弥补回来的。古人认为,欲不可早,男子宜在三十岁才结婚,即是这个道理。

古人告诫我们,**之于人,就如同孩子贪图刀刃上的蜜一样,未能得到一时之美,却有着截舌之患。儒家在**的问题上,很重视防微杜渐,例如倡议: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别席,就是避免男女因过多接触而产生情愫;重视目不视*色,耳不听*声,即不因声色的引诱而燃起*念;重视着装,对于穿着强调严整大方,不允许袒胸露背,而引发邪念……这些都是礼教的体现,用以约束人的私心及**,防范于未然的生活教育,才能树立良善的风气,这对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的幸福和睦,甚至社会的安定和谐,都至关重要。

色字头上一把刀,古人造字用意极深,无不期望后人见字戒惕。况乎色不迷人人自迷。

康熙字典

未集下色字部

色康熙笔画:6〔古文〕??广韵所力切集韵韵会杀测切,$音啬。说文颜气也。人之忧喜,皆著於颜,故谓色为颜气。礼·玉藻色容庄。汲冢周书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厉然以侮,欲色妪然以愉,惧色薄然以下,忧悲之色瞿然以静。後汉·严光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注以形貌求之也。

又采色。书·臯陶谟以五采彰施于五色。注五色,靑黄赤白黑也。左传·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又**。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传色,女色。礼·坊记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

又物景亦曰色。庄子·盗跖篇车马有行色。潘岳·关中诗重围克解,危城载色。岂曰无过,功亦不测。注载色,犹言有生气起色也。

又公羊传·哀六年色然而骇。注惊貌。

又诗·鲁颂载色载笑。传色,温润也。

又战国策怒於室者色於市。注色,作色也。

又秘色。高斋漫录世言秘色,磁器。钱氏有国时,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

又博雅色,缝也。

说文解字

卷九色部

编号:5761色,[所力切],颜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属皆从色。

常用词组

1.色斑seban[patch]和周围颜色不同的斑点。

2.色标sebiao[lorde]为了标志的目的而使用的任一颜色系统(例如标志工厂的危险区域)。

3.色彩secai(1)[hue;loration;tinge](2)颜色(3)比喻某种情调或思想倾向。

他一点没有假慈悲的伪君子的色彩。

4.色胆sedan[lust]指人贪色重欲,无所顾忌。

色胆包天5.色胆如天sedan-rutian[bedrivenbypassion,risksexadventures]贪恋女色的胆量大如天,形容荒*无度。

6.色调sediao(1)[tone]∶指画面上表现情感的设色及其浓淡。

古老大理石的柔和色调。

(2)[huelorofmusic,painting,writing,etc。]∶比喻文艺作品中思想感情的色彩。

这篇小说色调明朗。

7.色度sedu[tone;chra]彩色或非彩色在明度和饱和度方面的变化。

8.色光seguang[thesevenlorsofthesun;lorfullight]呈现出有色彩的光。白色光通过棱镜能分解成七种色光。

9.色鬼segui[loungelizard;satyr]讥称好色的人。

10.色觉sejue[chraticvision]能辨认和分析色谱的正常视觉。

11.色拉sela[salad]凉拌生菜,莴苣、甘蓝、芹菜、洋葱等蔬菜与色拉酱或蛋黄酱搅拌而吃的生菜食品,有时也加些火腿、罐头鱼肉、水果、马铃薯等。也叫“沙拉”。

12.色狼selang[wolf;sexualmaniac]指狂暴袭击、*妇女的坏人。

13.色厉内荏seli-neiren[fierceofmienbutfaintofheart;beweakinsidethoughfierceinuntenance;appearseverebutweakinside]外强中干,外表强硬而内心怯弱。

此刻见了他的相貌,大约是色厉内荏的一流人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4.色盲semang[acratopsia;lorblindness;daltonism]不能或极难辨别颜色的病症,由视网膜的锥状细胞内缺少某些成分引起。

15.色迷semi[roue;sexmania;becrazyaboutwan]沉迷于女色的人。

16.色谱sepu[chratogram]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棱镜折射后所形成的一系列谱线。

17.色情seqing[aphrodisiac;obscene;pornographic;sexy]挑起或激发起*的。

色情影片18.色情狂seqingkuang(1)[erotania;nymphania;abnormalsexualdesires;sexmaniac]∶过度的*,尤指一种如精神失常似的过度的*。

(2)[lady-killer]∶专门勾引女人的男人。

19.色弱seruo[lorweakness]区别颜色能力差,但不如色盲明显。

20.色散sesan[opticaldispersion;chraticdispersion]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人另一种介质或者光线被衍射光栅反射时,不同颜色光线被分散开的现象。

21.色色俱全sesejuquan[allkindsareavailable]各式品种都齐全。

22.色授魂与seshou-hunyu[shopearanceandgivesoulto]彼此用眉目传情,神投意合。

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李善注引张揖曰:“彼色来授,我魂往与接也。”

23.色衰爱弛seshuai-aichi[losebeautyaswellasaffection;onesloveofthewandisappearsaftershehaspassedherprime]色:姿色。弛:减退。女子因姿色衰退而使受到的宠爱减退。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韩非子·说难》24.色素sesu(1)[pigment]∶使有机体具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物质。

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lor]∶用以显示颜色的物质。

食用色素25.色相sexiang(1)[lor]∶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

我们可以从这块玉的色相上断定它是块好料。

(2)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

(3)[appearance]∶佛教指事物的形状外貌。

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4)后来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

利用色相从事犯罪活动。

26.色夷seyi[withagenialsmile;withakindandpleasantuntenance]和颜悦色。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宋谦《送东阳马生序》27.色艺seyi[appearanceandskill]姿容和技艺。

色艺双全的美人28.色艺双绝seyi-shuangjue(1)[bothcharmandartareintheirlimit]姿色和技艺都绝无仅有,非常美妙。

为帝言陇西氏色艺双绝,帝艳心焉。——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2)亦作“色艺两绝”

王晋卿都尉既丧蜀国,贬均州,姬侍尽逐。有一歌者,号‘啭春莺’,色艺两绝。——宋·胡仔《啭春莺》29.色釉seyou[llaze]有色釉子30.**seyu[eroticsexualdesire]*;男女间的*。

一个**旺盛的人31.色晕seyun[tinge]指一种颜色对另一种通常构成背景的颜色的渗透、重叠、沾染,使之呈现斑纹或某种奇特影响的现象。

32.色泽seze[lorandlustre]颜色和光泽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33.色诊sezhen[inspectionoftheloroftheskin]诊疗内容之一。是观察颜面肤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2]3英文翻译编辑

1.英汉对照佛学词汇matter==色ortwhichhasresistence,orwhichchangesanddisappear,i.e.,thouterformsrepresentingtheansandobjectsofsenserxbahya-ayatannaorsixgunasandalsooneofthefiveskandhas.色《英汉对照佛学词汇》rupa==色seematterorf其他解释编辑

梵语ru^pa,巴利语同。ru^pa系自ru^p(造形)之动词语根变化而来,故含有‘有形状’之意。又谓ru^pa是由ru^(坏)之动词语根转变而来,有变坏、变化之意。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玆就广狭二义分述之:(一)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即五蕴中之色蕴,五位中之色法(与心法相对)。乃质碍(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经论中对于色有诸种分法,据俱舍论卷一载,色包含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无表色等十一种。唯识宗分色为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等十一种。其中,法处所摄色是意识之对境,包括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等。

于此诸色法中,又可依其一一法之性而归纳成下列数种分类:(1)内色(五根)与外色(五境)。

(2)细色(无表色,或指色界之色)与粗色(由极微所成之色,或指欲界之色)。

(3)定果色(由定所生之色)与业果色(由业所造之色)。

(4)可见有对色(指狭义之色,即色境)、不可见有对色(指声、香、味、触、五根)与不可见无对色(指无表色)等三种。[杂阿含经卷一、卷十三、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三十九、俱舍论卷二、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五境’1171、‘色蕴’2549、‘法处所摄色’3389)

(二)眼根所取之境。对于声、香等而言,色乃专指眼根所识别之对象,如青、黄等质碍之境。五境之一,六境之一,十二处之一,十八界之一。又作色境、色处、色界。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载,色大别有三种:(一)形色,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二)显色,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等十二种。

(三)表色,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盖此皆于五根、五境等色蕴中,特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识身足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七十五、顺正理论卷一、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二、俱舍论光记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有宗七十五法记卷一](参阅‘表色’3513、‘形色’3788、‘显色’692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解释(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夸克的色在量子色动力学中,夸克除了具有“味”的特性外,还具有三种“色”的特性,分别是红、绿和蓝。这里“色”并非指夸克真的具有颜色,而是借“色”这一词形象地比喻夸克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量子色动力学认为,一般物质是没有“色”的,组成重子的三种夸克的“颜色”分别为红、绿和蓝,因此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无色的。因此计入6种味和3种色的属性,共有18种夸克,另有它们对应的18种反夸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