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仙侠武侠>血色江山帝与皇> 老树寒鸦 古寺忽闻巨野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老树寒鸦 古寺忽闻巨野谋(2 / 2)

萧一想了想,说道:“照我看应该不会是明日,他们这么多人如果同时进城的话定会引起官府亦或范家的注意,所以应是分批潜入,再秘密集结,一天的时间怕是不够。”

“嗯,而且他们挑这个时候潜入,按理应是范家近些天有个什么特别的日子,会放松警惕,让他们有机可乘。”

萧一点头道:“你说的极有可能,反正明日一早我们便进城,通知范家让他们早作打算,只要不让巨野帮得逞,于我们便是有利。”

两人商议已定,便在祠庙里打坐练气,在静守的状态中,祠庙周围任何细小的声响都逃不过两人耳目。

次日清晨,两人从玄功深处醒来,顿感神清气和,精神百倍,三一真气又精进了不少,往北又走了一个时辰,终于来到定陶城外。

定陶城,城高墙厚,城下是宽两丈,深一丈的护城河环绕其间,城郭相连,城楼高耸,气势庄严肃穆。定陶城地处兖州以南,是兖、豫、徐三州的交界处,战国时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因其交通便利,四方纵横,往来商贾云集,历来便有天下之中的‘商都’美誉。城内分布六条大街、十二条小街、上百个闾里小巷,布局紧凑,经纬交错,宅楼连绵,实不愧‘商都’之名。

萧一与刘秀从南门入城,信步在宽广的大街上,街面青石所铺,街边遍植花树,繁华中又添雅致。因城南是货物集散地,两边商铺林立,货行并联,大大小小的仓库外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常。两人清早尚未进食,见到街边有卖馄饨的,便叫了两碗馄饨,须叟功夫,馄饨上桌,刘秀拦住须发皆白的馄饨老板问道:“老人家,知道范家的商号在何处吗?”

那老板答道:“两位是外乡来得吧,本地人没有不知道范家商行的,就在前面不远,大街街口最大的一家,叫‘四海商行’,你们是要去采办货物吗?”

萧一笑道:“我们兄弟俩想找个活计混口饭吃,听朋友说范家是一方巨贾,所以准备去看看他们那里有没有什么差事,不知这范家的声誉怎么样,您老知道吗?”

“这范家可不得了,乃是当今天下四大世家之一,范家先祖范蠡当年功成身退,为了躲避越王勾践的猜疑,便辞官卸相,说什么鸟藏什么的。”

刘秀微笑道:“飞鸟尽,良弓藏。”

“正是这句话,他后来带着族人来到这定陶城经商,化名陶朱公,因经营有道,十年功夫便富甲一方,更让定陶成为中原首屈一指的商都和货物集散地,中原各地的货物,都经定陶中转,运往四方。这定陶城的繁华,都是拜陶朱公所赐。”馄饨老板热心快肠,十分健谈,但显然还没说到正题。

萧一无奈,笑着又问道:“老人家,这范家的声誉如何?”

那老板又道:“当然是声誉极好了,跑货行商,最注重的就是声誉了,范家家业显赫,数百年传承,早已是定陶城实际的主人,但他们家训颇严,生意上从来都是童叟无欺,又根据布散在各地的族人那里所得的消息,规定货物贩卖的价格,公道合理,天下只要是做正当生意的无有不服的,范家势力在定陶根深蒂固,却从不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就比如我这小小的馄饨摊子,在任何一城里做生意不但要交纳官府的税收,还要应付地头蛇的讹诈,但定陶在范家的关照下,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没有谁敢在定陶城有欺行霸市之举,定陶城是有名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治安良好,这些都是范家的功劳啊。”

两人听罢更增义助范家之心,刘秀又问道:“老人家,听如此说,天下应该叫‘定陶范家,为何都叫’姑苏范家’呢?”

“你们外乡人当然不知,相传当年陶朱公功成身退,领着越国第一美女和功臣西施一起泛舟太湖,后来到定陶隐居,又在他的主持下,让西施嫁入范家,成为陶朱公第三子范疆的夫人,再后来陶朱公归西,范疆成为范家家主,尊陶朱公遗言,落叶归根,举家迁往吴越旧地姑苏城定居,让小部分族人留守定陶,所以世人多称为姑苏范家,定陶城便成为范家连贯南北,通衢货物的窗口。”

两人这时才恍然大悟,道了声谢后,匆忙吃完馄饨,依着老板所指去路,往街口的四海商行寻去。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