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海不扬波> 第四章 出尽洋相,邵钧穿拖鞋走队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出尽洋相,邵钧穿拖鞋走队列(2 / 2)

队列里鸦雀无声。

“我在问大家呢,有没有信心?”

“有。”

回答声七零八落、有气无力。

“看看,这哪像是军人的样子,大点声,有没有信心?”

“有。”

这回差不多了,耿队长满意地点点头。当他的目光不经意地在队列中扫视时,不禁大吃一惊。

“咦,你怎么又穿着拖鞋出来了。”

邵钧挠挠头:“我忘记了,无所谓吧,下不为例。”

“什么有所谓、无所谓的,马上去换,快去快回。”

邵钧连忙跑开,脚底下噼里啪啦响了一路。

饭桌上,辛瑞发现顾震有时不时在看着自己。他没好气地说道:“不好好吃饭,老是看着我干什么?我脸上有肉啊。”

顾震有憨厚的脸上浮出几分狡黠:“有啊。谁脸上没肉?”

“你脸上就没什么肉,一脸菜色,多吃点吧。”

“辛瑞,我想问你个私人问题。”

“什么公啊、私啊的,有话就说。”

“你吃米饭怎么都不嚼呀?”

“哦?我有吗?”

“真的,你这样子,实在是太奇怪了。”

“有什么奇怪的,这米也是太难吃了,没什么嚼头。”

“啊!这么好的米,你还说难吃?”

“怎么了,你不会说我是忘本吧?”

“有点儿。在我们那儿,过去的地主也吃不到这样的大米呀。”

“兄弟,你确定这叫大米吗?”

“我当然确定了,而且很好吃。”

辛瑞认真看了看顾震有,发现他的态度很诚恳,不像是言不由衷的样子。于是说道:“我看你是玉米面吃多了。”

顾震有无语。他不想再说下去了。辛瑞是部队干部子弟,听说爸爸还是个师长,肯定是没经过苦日子。在胶东农村,玉米面已经算是绝对的稀罕物了,只有家境好的才吃得上。纯玉米面的饼子,看上去黄澄澄的,那是富裕家庭吃的;贫穷家庭吃的饼子是用地瓜粉做的,偶尔能掺一点玉米面,掺多掺少,饼子的颜色会不同,一点都不掺,那饼子就是黑色的,所以从饼子的颜色上就能分出穷富来。来军校很久了,顾震有时常还会梦到自己在高中时背着同学吃黑饼子的情景。一觉醒来,恍如隔世。

顾震有自小生长在胶东农村,村子离海边不到五十里地。爬到村东头的小山顶,隐隐约约就能看到南边的海,可他从来就没到过海边。除了村长,他也没见过更大的官。

高考一举夺得镇高级中学的头名,着实让他美美地骄傲了一阵子。老师积极帮他选择填报志愿,根据他的考分,推荐了山东大学等几所国内重点大学。顾震有可怜兮兮地对老师说:“不用了,我还是上军校吧。”

海军军事工程学院的“海报式”招生简章,从格式上看和其它大学的没什么不同,却传递出两个重要信息:其一,这是一所海军军事院校、全国重点大学;其二,大学生入学即入伍,四年本科学习中享受义务兵同等待遇。招生的人讲得很详细,进了学校以后,吃住不花钱,穿军装自然是不花钱的,连学习用品也不花钱。除此之外,每月还有津贴费。顾震有太看重这些了。

顾震有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从记事起,他就没见父亲笑过。一家人被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父亲有技术,在村里当电工,工分拿的是最高的,可一家六口靠一个劳力挣钱,也只能是过着勉强糊口的日子。顾震有的一条裤子是姐姐穿小了的,在前面开个口子,一穿就是两年。实在是穿不下了,又传给了弟弟。母亲本来是城里人,不大会干农活,连养鸡、种菜这样的事儿都弄不好。整日里忧心忡忡的,总惦记着什么时候才能还上欠村里的两千多元钱。

顾震有的父亲以前念过几年私塾。1941年许世友带领清河独立团挺进胶东时入伍,1943年入党。抗日战争胜利后随胶东军区主力部队从海路挺进东北,被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立大功、小功各一次,荣获两枚勇敢奖章和一枚******勋章。辽沈战役中,所在部队担任塔山阻击任务,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新中国成立后被安排到辽宁省瓦房店轴承厂工作,担任副厂长职务。1958年,因在反右运动中说了句“家乡现在比解放前还苦”而被打成****。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三天两头开会批斗,身心饱受折磨。城里也实在待不下去了,便带着老婆和不满一周岁的女儿悄悄地回到了山东老家。

家乡人厚道啊,没有人问他离家十几年出去闹革命,怎么又灰头土脸地回来了。战争年月出去当兵打仗的有很多人,多数都送了命,没死的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全无音讯。回来的就是这么一个。回来就好啊,村里垫些钱,乡亲们一起动手,在原来顾家的旧宅基地上盖起了三间土坯房,算是安顿下来。

过上了安稳日子,又接连生了几个小子,这在农村可是喜事。只是添了人口以后,日子过得越来越拮据。大姐初中没读完,就到乡里当广播员了,只为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到顾震有上中学的时候,生活更是困难,可父亲说,不读书就永远没有出路,你们兄弟几个要好好上学,我砸锅卖铁都要供你们。

父亲说到做到,顾震有上高中的时候,大弟弟也上了中学。兄弟都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只是家里的压力太大了,欠的债越来越多。父亲的身体本来就不好,才五十岁不到的人,腰已经明显地直不起来了。

顾震有本来可以在镇高中住校,为了省钱,他宁愿每天往返十几里地。学校也有食堂,可他一次都没进去过。中午吃饭的时候,怕同学笑话,他都是一个人远远地躲在一边,用从家里带来的地瓜饼子就着咸菜填饱肚子,有时候连咸菜都吃不上。放学后,他抢着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还要帮助弟弟辅导功课,等坐下来学习的时候,别人都已经上床睡觉了。他一熬就是到后半夜,母亲心疼儿子,有时候会悄悄煮两个鸡蛋拿过来,可顾震有从不舍得吃,到了早上,又悄悄地放进父亲和弟弟的碗里。

考上了大学让全家欢喜,全村人也都跟着高兴。录取通知书和入伍通知书同时到手后,村里为此做出了一项重大拥军举措,把家里欠的两千元债务一笔勾销了。忠孝两全,顾震有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还有就是,父亲脱下的军装又将穿在他的身上,这是政治生命的延续呀,个中含义对他们这个家庭实在是太重要了。

离家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大清早起来,顾震有打扫完院子,见母亲正张罗着要给自己做床新被子,他连忙阻止:“不用做,部队都会发的。”

母亲说道:“也不知江城那地方冷不冷,万一发的被子太薄,睡觉冻着了可不得了。”

“不会的,江城再怎么说也是南方,冷不到哪儿去。要做就给俺爹做吧,他那条旧军被都旧的没个样了。”

母亲连连点头:“嗯,你爹那床被也是该换换了,上秋了,再给他添件新衣裳。对了,那个老家伙昨晚上有点喝多了,还写了一首诗,我拿给你看。”

父亲的诗是这样写的:

吾儿十八正年华,

一颗红心保国家。

今日考上海军工,

理想志气真远大。

上路前,父亲还送给儿子两句话,一是“少说话,不说话”;二是“多做事,做实事”。

刚到军校那天,看到饭桌上摆着四个菜,两荤两素,顾震有以为这是部队为了欢迎他们而特意准备的呢。可几天过去了,“欢迎”仪式也没有结束的意思。大米饭、馒头管够吃,汤随便喝,真的可以敞开肚皮吃个痛快了。听说军校学员的伙食标准是每天一元零四分,算起来,一个月要三十多块钱啊。这么些钱,够他们全家吃上大半年的了。看来读军校是对了,要是跟他那些高中同学说,他每顿饭都有肉吃,人家绝对不会相信。其实还有鱼虾呢,那就更不能提了,人家还不说你把牛都吹到天上去了?

烈日下的操场,新学员正在集中进行队列训练,这是新训的第一个科目。大多数时间,都是以班为单位进行。所有的学员都高高地卷起裤腿,膝盖以下部分裸露。

九班队列排尾,顾震有突然笑出了声。前面不远处是八班的队列,从后面看过去,密密麻麻的一排小腿,长的长、短的短,直的直、弯的弯,白的白、黑的黑……,让人忍俊不禁。

“第九名!”

“到。”

“出列。”

由高年级同学担任的新训班长把顾震有叫出了队列。

“你笑什么?”

“没,没什么。”

“你还是副班长呢?队列里要严肃。听我口令,齐步走。”

顾震有撒开双腿就走了出去。

“注意动作要领,双臂向内摆动,脚尖指向正前方,挺胸抬头。立定。向后转。”

顾震有转过来,身子不由自主地摇晃了两下。

“听口令,齐步走。”

新训班长回头对大家说道:“你们看好了,动作上所有的毛病都在这位同学身上集中体现出来了。

只见顾震有两臂松垮,双脚成外八字,活灵活现的一个鸭子,划拉着一撇一捺就走过来了。他走得很认真,很努力,只是还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己已经成为了反面教员。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女婿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