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女婿小说>都市言情>海不扬波> 第二十一章 面临分配,小道消息满天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面临分配,小道消息满天飞(1 / 2)

在返回浦西的轮渡上,邵钧手里拿着笔记本,在和袁天华热烈地交谈。辛瑞凑了过去,拿过邵钧的笔记本看了起来。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下了不少问题,在重要的地方还做出了标记,诸如“编制300多人的舰上没有餐厅,舰员只能在甲板上吃饭”;“卫浴设施严重不足”;“居住舱室拥挤,通风条件差”等等,记得还蛮详细的。

“邵钧,你怎么挑的都是居住性方面的问题?”

邵钧说道:“我认为居住性很重要,吃不好、睡不好,哪来的战斗力?”

“嗯,你这个观点很好,有创新。不过,肯定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中国国情是什么?现在不是爬雪山过草地那个年代了。”

“大庆石油工人早先提过一个口号,叫做先生产、后生活。这个观点决定了在以往的军舰设计中,居住性是放在最后一位考虑的。”

“我和你没有共同语言,你们是搞轻型护卫舰的,是小船;我们要设计的是5000吨的大舰。”

辛瑞转身问袁天华:“你也是这样想的吗?”

袁天华点点头:“居住性当然要改善,不然怎么称得上一个‘新’字。不过,军舰的设计重点还是要围绕完成使命任务的,如何有效地发挥武器装备的效能才是关键。这是出发点上本质的不同。我觉得这条舰的适航性还是不够好,五级以上海情时,舰炮和导弹的命中率都要大打折扣,还有就是舰上的电子设备、雷达天线分布不合理,同时开机使用时会产生互相干扰现象。”

辛瑞马上对邵钧说:“你看看人家,这才叫抓到点子上了。”

邵钧一脸不高兴,把头扭到了一边。

“哎,你等等,我正想问你。”袁天华拉住本来要走开的辛瑞,低声说道:“那天你说我们当中很多人要改行,不是真的吧?”

辛瑞看看四周,发现没人注意到这边,这才严肃地说道:“看来是真的了。”

“那改行做什么呢?”袁天华问道。

辛瑞摊开双手,做了个西方式的缩脖耸肩。

就在这次出来实习前不久,辛瑞接到了一个从青岛海军潜艇学院打来的军内长途电话。打电话的人是辛瑞姐夫的舅舅,在潜院政治部工作。以前也没什么联系,所以接到他的电话时,辛瑞还感到有些奇怪。他在电话中透露的消息让辛瑞大吃一惊,说潜院刚刚成立了一个防险救生系,计划九月份开课,先是办一个半年期的进修班,以满足舰艇部队急需。第一批学员要从海军军事工程学院造船系毕业生中挑选十个人,这也就意味着有十个同学四年本科毕业后还要再进潜院学习半年。辛瑞还特意问了一句: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才想起来急需?他舅舅的回答是:急需是一方面,可能更主要的原因是,海军未来十年没有更大规模的造舰计划,造船系毕业的学员明显已经过剩。

辛瑞放下电话就立即找到了沈海平,把这个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可沈海平只是稍稍愣了一下,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辛瑞很奇怪地问道:“这么大的事你都无动于衷?你是不相信吗?”

“我信。对我来说,干什么都一样。”

“那可不一样!招生时讲得好好的,怎么能说变就变呢?”

“就变了,你又能怎么样?”

尽管辛瑞没有说出消息的来源,可袁天华还是相信这是事实了。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突然又追问了一句:“防险救生?海军有这样的部队吗?那是干什么的呀?”

“从来没听说过,谁知道呢。”

“和造船有什么关系吗?”

“和船有关系,和造船肯定是不沾边的。”

两个人正说着,就听着汽笛拉响了,渡船缓缓地靠向了浮动码头。

上了岸,只见潘队长拖着疲惫的步子走在前面,袁天华拉着辛瑞追赶上去,扯住他的胳膊问道:“队长,有什么毕业去向的消息没有?”

“有啊。”队长有些无精打采,他仰脸指指天,又低头指指地,然后蹒跚而去。

辛瑞和袁天华对视了一眼:什么意思?

海军防险救生部队是人民海军序列中一支特殊的部队,最初是为了保障潜艇的航行安全而设立的。成军几十年以来,先后圆满完成了珍宝岛打捞苏军沉江坦克、台湾海峡打捞日本沉船阿波丸、南太平洋运载火箭数据舱回收等一系列重大任务,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和集体。海军三个舰队共部署了六个防险救生船大队,担负着辖区内潜艇救生、海上舰船援救和沉船打捞使命任务,是舰艇海上航行安全的专业保障队伍。

1982年,海军进行潜艇弹道导弹水下发射试验,这是“两弹一星”成果的延续,对捍卫国防、威慑敌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试验最终取得了成功,但具体过程却鲜为人知。海司航海保障部在上报的材料中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防险救生部队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意见,得到了海军和总部批准。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就有一项,从海军军事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中抽调十名思想好、作风硬、身体强的学员,充实到最基层的防险救生船大队。

毕业分配的初步方案是由学员队制定的。分配计划下达后,潘队长立时感觉头都大了:“窝心!这怎么搞?”总共36个毕业学员,除去十个“防救部队”的名额不说,还有一些士官学校教员、后勤装备研究所、舰队修理所的名额,除去考研、留校任教的,真正的专业对口可以到造船厂从事专业的名额竟只有五个,还不到毕业学员总数的六分之一。何主任也很恼火:“我们造船系的毕业生都是拥有本科学历、工学士学位的,还要到潜院去进修,潜院有什么资格教他们?这不是乱弹琴吗?”

政委笑呵呵地说道:“是有点不对头。不过,还是要顾全大局,也是为了防救部队建设的需要嘛。”

“什么防救部队,不就是过去的打捞队嘛。我们培养的学生可都是造船工程师呀。”

尽管系里、队里都有些抵触,可军令如山,还是要照办。因为最初的分配方案要由队里定,为了早摸底、早做工作,政委先把分配计划中有十个打捞队名额的事情先跟队里的领导谈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首先是要求党员同学带头响应组织号召,为全体同学做好表率;其次要照顾到身体情况,毕竟基层部队比较艰苦;再就是要考虑到学习成绩,这是个硬指标,把成绩排在后面的同学分到打捞队应该是不会有什么争议。

潘队长首先找辛瑞谈话,透露了想让他带头去打捞队的意思。辛瑞的学习成绩算是中等,可他是最早的一批党员,潘队长想的是,只要他带头,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辛瑞一脸茫然,也说不清心里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党员同学中,被队长找去谈话的还有顾震有,也是一样的意思,希望他能带头服从分配,到打捞队去。顾震有只是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党员中还有谁去?当听说辛瑞也要去的时候,他不再说什么了,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老革命”都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了,他这个新党员还有什么话说。

答应归答应,心里并不是很痛快。在上海的最后几天实习中,一直闷闷不乐,恍恍惚惚,一个人的时候也会胡思乱想,不知道这打捞队到底是什么样的部队,驻地在哪里呢?

在上海的实习活动圆满结束,中午时分,全体人员登上了去宁波的火车。开车不久,广播里就传来了餐厅开始供应午餐的消息。

出来之前,学员们按照每天一块多钱的标准发放了一个月的伙食费,由个人自行安排。这笔钱不多不少的,在内部招待所吃个简餐有富余,在旅途中也就只够买盒饭或面包了。所以大家都对广播里的声音无动于衷,辛瑞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径直走到顾震有的身边,拉着他一同向餐车走去。

顾震有糊里糊涂地跟着,直到走进了餐车才明白辛瑞的意图。他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餐牌,低声说道:“太贵了,回去吧!“

“没关系,我请你。”辛瑞很大度地说道。

“谁请谁都要花钱呐,没必要吧?”顾震有还在退缩。

两个人站在那里嘀嘀咕咕,惹得卖餐票的女列车员不高兴了:“你们买不买?不买把地方让开。”

辛瑞一肚子的火气直往上涌,正想和她理论理论,就见不远处一个身着海魂衫的人从餐桌旁站了起来,热情地说道:“兄弟,过这边来坐。”

辛瑞和顾震有面面相觑,眼神里满是疑惑:这是叫谁呢?不认识呀。

“海魂衫”笑盈盈地走了过来,先是对女列车员说:“再帮我加两个最贵的菜。”然后一手拉住一个,把两个人拉到了餐桌前坐下。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朱建军,海军潜水员。你们两个也真是的,不就是吃顿饭吗,还贵了贱了的,哪像个干部样子。”

顾震有连忙解释说:“我们还不是干部,是海校的学员。”

“哦,怪不得。”朱建军眯着眼睛看着他们两个。

辛瑞感觉有些不舒服,他追问了一句:“怪不得什么?”

“怪不得……。嗯,怪不得看上去这么年轻。好啊,能请两位海校的大学生吃饭是我的荣幸啊。”

辛瑞暗暗佩服这家伙的机智,心中也生出一些好感来。

顾震有好奇地问道:“你说你是潜水员,那你是干部还是战士?”

“我既不是干部,也不同于一般战士。”朱建军故作神秘兮兮,小声说道:“我是志愿兵。”

顾震有几乎是脱口而出:“那你怎么还有钱请我们吃饭?”

辛瑞连忙阻止他:“志愿兵是拿工资的。”

“也不光如此。”朱建军脸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因为对我们潜水员的身体条件要求高,所以伙食标准也定的高。”

三个海军军人边吃边聊,在不知情的人看来,他们就像是老战友、老熟人一样。

朱建军很随便地问道:“你们是哪所军校的,学什么专业?”

辛瑞答道:“海军军事工程学院,造船专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女婿小说